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金燦燦的稻穗……在金秋九月這個收獲的時節,在晝夜平分、秋高氣爽的秋分之日,億萬中國農民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對農民的褒獎,是對勞動的頌揚。
農產品采摘、民俗表演、特色農產品展示、農民體育賽事……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從巍巍高原到渤海之濱,從塞上江南到北國邊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如火如荼。這是華夏兒女喜悅、自豪之情的集中表達,是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盛世禮贊。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豐收,一直是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心中最質樸也最熾熱的企盼。而從今年開始,因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中華傳統農耕文化得以充分彰顯,廣大農民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尊敬,農民的“豐收”里更是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意涵。
這“豐收”里,有深切的關懷與厚愛。從連年的“一號文件”關注“三農”問題,到“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從建設美麗鄉村改善人居環境,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直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黨中央和國家對農民群眾的關懷和厚愛不但一脈相承,而且越來越深切、越來越濃重。而從國家層面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則無疑再一次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情感糧倉”,讓他們普遍感受到了深切的關懷與厚愛。有了這樣的“豐收”,億萬農民必將進一步煥發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這“豐收”里,有滿滿的榮譽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正如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等起到的作用一樣,“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必將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對廣大農民的尊重,樹立起“我是農民我光榮、為農村農業奮斗我幸福、農村農業發展我自豪”的價值導向,進而激發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內生動力。
年年秋季話豐收,今年的“豐收”不一般。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民對“豐收”也寄予了更多的期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豐收,不再僅僅代表五谷豐登,還包括優美的居住環境、高質量的教育醫療、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全社會要做的,就是以“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為新的契機和起點,盡心盡力、竭盡全力,讓農民群眾的各種“糧倉”都越來越充實,讓自己手里的“飯碗”越端越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