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宜昌地區磷礦石限采計劃1000萬噸的消息年初在業內不斷醞釀擴散,加上宜昌政府對推動黃柏河生態保護向縱深發展的重大決策,磷礦市場嘩然一片。時至金秋,宜昌地區磷礦石市場到底是什么情況?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2017年底的磷礦石漲價直接導火索是主要產地云南、貴州、四川、湖北四省因為環保壓力、自然保護區、減產限產等原因帶來的供需缺口,我國磷礦石年產量也于2017年首次出現拐點,實現同比下降。隨著環保高壓和磷礦限產減產深入,磷礦石行情于當年11月啟動,第一輪漲價從貴州地區調價50元/噸開始,接著湖北宜昌地區發起了第二輪漲價50元/噸。磷礦價格上漲最直接的推動因素是供給側的顯著收縮,而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磷礦的稀缺屬性正逐漸價值回歸。磷礦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其未來稀缺性不弱于稀土,在供給側趨嚴的背景下,磷礦價格將有可能進一步上漲。湖北宜昌已出臺磷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關停15萬噸/年以下的磷礦山,50萬噸以下的礦將到期不再續,并連續三年對磷礦石限產。2017年10月份以來宜昌地區磷礦石礦山大面積停產,較上年度下降100萬噸,2018年再減產300萬噸,總產量控制在1000萬噸(注:2016年為1400萬噸,2017年為1300萬噸,2018年為1000萬噸)。目前除湖北宜昌外,其他省市未制定量化的減產目標。
8月份湖北地區磷礦石整個市場處于高位盤整運行。從理論上來看,2018年各礦山開采計劃指標基本接近尾聲,預計10月份將停止開采,磷礦石將會在次年3月底陸續恢復開采,這意味著湖北地區磷礦石供應將會出現5-6個月的空檔期。磷礦石依據其資源優勢價高難跌,場內看漲情緒高漲,報盤維穩;加上環保影響,部分中小礦企關停,部分地區限采,場內供應量減少,致使礦企挺價。
一方面,隨著環保和供給側改革的逐步推進以及磷礦石被國務院批復為成為戰略性礦產,國家對磷礦石開采管制將可能是長期的。推行集約開采利用,實現提質增效,將使磷礦石供應緊張變為常態。另一方面,由于下游肥料市場低迷、疲軟,支撐原料價格上漲仍是變數。但市場對原料需求相應增加,將會推升供應緊張的磷礦石市場上行。目前導致磷礦石價格上行的利好因素有二:
利好一:8月22日上午遠安縣磷礦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辦公室召開了“關于重新核定后期產銷對接合同的通知”。會議根據市磷化辦通知,自8月15日起暫停發放磷礦石準運票證,要求磷礦開采企業、對接的磷化工企業同時到市磷化辦對后期產銷對接合同重新核定簽字認可,或者重新簽訂對接合同,方能繼續發放準運票證。產銷對接要求:磷礦開采企業只能與宜昌市內的磷化工企業對接,遠安縣內的磷礦企業要優先與縣內的磷化工企業對接。這也意味著外省磷化工企業要么提前進入“冬季”,要么被動接受漲價。
利好二:隨著城鎮化建設和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宜昌地區道路建設和“治超”力度加大。神農架地區的磷礦石貨運車輛由原先的雙橋核定載重22噸,調整為核定載重18噸;三橋核定載重28噸,調整為核定載重25噸;四橋核定載重38噸,調整為核定載重31噸。油價的上漲,限載量的減少,導致貨運司機紛紛罷工,要求提高運費價格。有消息稱,興山、遠安、夷陵區也將實現此項“治超”措施,提高道路安全。目前神農架至峽口磷礦石運費已上調17元/噸。這也意味著這部分費用最終由下游磷化工企業買單!也就是說此輪磷礦石漲價或從運費開始……
誠然,下半年磷礦石市場供需缺口增大,價格上行或是必然,但還應綜合考慮市場各方面制約因素才能定論。以上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