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柯橋區(qū)柯巖中心幼兒園 李利萍
今天是酷玩游戲場的第三次工作日,小家伙們興匆匆地來到木工坊,像往常那樣簽好名,穿好工作服,來到操作臺前,用期盼的眼神問老師:“李老師,今天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做瓢蟲了?”前兩次小家伙們對鋸木工作非常賣力:第一次好多孩子完成了鋸5塊小木片的任務,第二次鋸1塊大木片任務,兩次都出色完成。老師覺得簡單的鋸木工作已能熟練上手,是該挑戰(zhàn)一下難一點的工作,于是就同意他們的請求,同時也達成了第三天預設目標,開始了小家伙們期待已久的瓢蟲的加工制作。
在工作過程中,因為孩子們動機明確,所以二話沒說拼命地鋸木。這一次,鋸一顆大木片和兩顆小木片,對于他們來說得心應手,尤其是對于原本工作經(jīng)驗豐富些的彤彤來說。她在最短的時間里鋸下瓢蟲的身體(大木片)和兩只眼睛(小木片),隨后著急著去熱熔槍操作臺組裝裝瓢蟲需要用的熱熔槍。可能因為初次使用熱熔槍,忘了前一天老師的注意事項——熱熔膠要打在盡可能大的木頭上,彤彤在安裝瓢蟲的眼睛時,熱熔膠沒有打在瓢蟲的頭頂大木頭上,打在了眼睛(小木片)上,以致熱熔膠流向她原本帶著紗手套的左手食指上。只聽“哎呦”一聲,老師一下意識到燙到了。孩子委屈地點點頭,并脫出手套看著自己的小手,眼淚忍不住要落下來。老師立馬帶著她到水龍頭下用冷水沖洗并安慰說:“沒事,彤彤很勇敢的,水里沖沖就不疼了。”經(jīng)過三四分鐘的沖洗降溫,孩子疼痛減少了,沒起很大的泡,但離開了水龍頭,孩子還是微微感受到疼痛,即使老師給抹了燙傷藥膏,孩子還是一臉愁眉苦臉。
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老師順勢問道:“彤彤,下次還用熱熔槍嗎?”孩子傷心地說:“不敢了。”“那還做木工嗎?”孩子輕輕地搖了搖頭。為了不給她留下此刻的陰影,改變她的委屈和失落,老師幫她分析了此次事故的原因,老師對彤彤說:“彤彤你覺得是熱熔槍太可怕呢?還是你自己的操作不當呢?”孩子支吾著似乎有些說不上來,老師緊接著又說:“那你想完成你的瓢蟲嗎?”彤彤點點頭。“那你受傷的手還能干嗎?”“不能。”于是老師讓她做觀眾,拿她完成了一半工作的瓢蟲進行了演示,并要求她觀看老師是怎么組裝的,為什么老師不會燙到。帶著問題,彤彤看得特別仔細。當老師在安裝眼睛時,她好像突然醒悟似的說:“李老師,我知道了。我剛才是把熱熔膠打在眼睛上,你是打在頭上的。”“這有關系嗎?”“頭上就不會燙到。”彤彤說。“為什么?”老師追問道。“因為頭大,眼睛太小了。”彤彤回答。老師立馬肯定了她:“對呀,熱熔膠會流動,小小的眼睛不能容納太多的熱熔膠。”當我裝觸角和腳時,為了讓位置更準確些,我輕輕觸碰了熱熔膠,彤彤好奇地問:“李老師,為什么你不會被燙到?”“老師是在熱熔膠稍稍冷卻一會后才碰的,而且碰到的是一丁點,你剛剛碰到的是剛從槍里流出來的滾燙滾燙的熱熔膠且你小手的皮比老師手的皮要嫩得多了。”這時的彤彤聽得別提有多認真。彤彤看著自己的作品在老師手中初具雛形,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開心地說:“老師,我燙了一個愛心。”“愛心?”我驚訝道。“嗯,燙到的地方白白的,有些像愛心。”老師仔細一看:“哦,確實挺像的,那你與愛心拍照留念吧!”孩子伸出食指拍下了難忘的瞬間,小臉上洋溢著甜甜的笑容。
經(jīng)過此事,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無處不在,關鍵看你如何把握教育的價值和教育的契機。本次案例成功將孩子的心理轉危為安,讓孩子在親身體驗、實踐操作中感悟自己的對與錯,重新建立學習的自信,真正讓孩子在做中學,學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