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鄭錦文
學前期的幼兒身心發展往往比較孱弱,大部分時間都與家長一起。繪本往往內容簡單明了,家長能夠快速掌握并教授給幼兒。同時,繪本中擬兒童化的表述方式、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能夠幫助家長回歸童年,感受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每個成年人都經歷過精彩紛呈的童年時光,然而長大后,無論成人如何努力地去追憶那段時光,都無法再次感受那樣簡單而純粹的好奇和悸動,這也是家長無法理解童年、感受幼兒樂趣的原因。繪本給予了家長再一次感受和理解幼兒的機會,是加深幼兒與家長間親子關系的重要方式。
隨著科學育兒理念的發展和對繪本價值的認可,繪本逐漸成為親子閱讀的主要內容,然而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家長在繪本的選擇和運用時仍面臨諸多問題,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進一步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親子閱讀中繪本的種類和數量十分有限,通常是幾本或十幾本繪本反復進行閱讀。走訪書店可以看到薄薄幾頁、十幾頁的繪本普遍要30-40元,比普通的文字書貴上兩三成。[1]昂貴的價格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其一,我國繪本發展的比較晚,對繪本研究的不夠深入、原創繪本的稀缺,都導致國內繪本主要以引進為主,因此市面上售賣的繪本普遍昂貴。其二,由于家長對繪本缺乏了解,大多數家長在購買時更多關注繪本的材料和包裝,出版商利用家長的心理將重點放在印刷材料的安全、精美、高端上,這也導致繪本價格居高不下。
繪本閱讀的價值和教育性雖已得到大眾的認可,但仍有部分家長由于本身兒童觀、教育觀的偏差,往往不能清晰地認識繪本閱讀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獨特作用。繪本閱讀真正的價值在于幫助幼兒自我感知與理解,發揮無限的想象和創造,主動去探尋繪本中奇妙有趣的故事世界。然而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很多家長對繪本閱讀存在功利性的目的和心態,他們希望通過繪本閱讀幫助幼兒認識漢字,快速認數。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幼兒通過繪本掌握所謂知識,而不是通過繪本去感受情感。家長的這種功利性思想會增加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壓力和負擔,導致幼兒無法輕松地感受故事,體驗新奇的故事所帶來的有趣和滿足。
處于學前期的幼兒身心正在快速發展,認知、理解、表達、想象等能力亦在快速進步。因此,為幼兒選擇適宜的繪本要緊跟幼兒的發展及時更新。然而在實際的親子閱讀中,很多家庭的繪本總在重復使用,從小班一直用到大班,忽視了不同年齡段幼兒發展水平的差異,以及幼兒對新的繪本的需要。同時,很多家長由于自身知識和辨別能力的缺乏,在選擇繪本時常常盲目地聽從教育家或鄰居的推薦,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未得到重視。幼兒是不斷發展的個體,這要求家長必須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興趣和真實需要提供動態的教育環境,及時更新繪本的種類和數量,提高幼兒閱讀積極性。
毋庸諱言,親子繪本閱讀存在的問題與家長的認識、選擇、運用息息相關?;诖?,家長要樹立對繪本閱讀的正確認識,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和興趣選擇適宜的繪本進行指導,同時,親子閱讀可以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發揮出最大效用。
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閱讀觀,在重視繪本閱讀的同時,切記不要讓幼兒的閱讀背負太大的壓力,重在讓幼兒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
1.正確認識繪本閱讀的價值
每一本繪本都經歷從故事的精雕細琢到語言的擬兒童化再到畫面的精彩呈現,是創作者的思想結晶。家長應肯定繪本的獨特價值,同時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將幼兒看作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認同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在幼兒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繪本閱讀進行科學指導,在理解繪本故事內容的同時,讓幼兒感受繪本的藝術美,增強審美意識。
2.重視繪本閱讀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對于幼兒而言,通過親子繪本閱讀,認識周邊世界,加深與父母的情感聯系,領悟人情交往,獲得豐富的情緒情感體驗,滿足自身的情感需要,尋求思維的發展是繪本閱讀的價值所在。家長應將親子繪本閱讀看成是與幼兒共同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讓幼兒在快樂的閱讀時光中積累感性經驗,對這個精彩有趣的世界產生美好的期待,同時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適宜的繪本閱讀材料是高質量親子閱讀的前提。家長應充分考量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同時結合繪本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做出選擇。
1.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
對于3-4歲幼兒來說,此時他們剛剛步入幼兒園,隨著生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他們嘗試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解決自己的疑惑。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提供貼近幼兒日常生活的繪本,注重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對于4-6歲的幼兒而言,此時他們對形狀各異的漢字充滿好奇心,并在生活中無意識地認識和積累了一些較為簡單的常見漢字。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為幼兒選擇故事情節較為復雜,風格多樣的繪本,鼓勵幼兒主動思考、積極探索,提升閱讀能力。[2]
2.充分考慮自家幼兒的個性
幼兒的發展具備一定的年齡特征,同時也具備較大的個體差異性。有的幼兒性格活潑、調皮、常常闖禍,在選擇繪本時就可以挑選故事情節跳躍、偏向教育性的繪本,如《湯姆挨罰》;有的幼兒性格敏感、內向,就可以選擇抒情、節奏緩慢的繪本,如《你很特別》。尊重每一個幼兒的個體差異,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速度才能使每個幼兒在自身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因此,在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征后,家長應扮演好觀察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細心了解自家幼兒的學習規律和興趣,為其選擇最適合的繪本。
選擇適宜的繪本后,為了保證發揮繪本的最大價值,如何對幼兒進行科學有效的閱讀指導是家長面臨的另一個挑戰。
1.置身其中,真切感受
眾所周知,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才能產生最大的情感共鳴,但繪本中的故事往往腦洞大開、富有想象力,這就需要家長在指導幼兒前置故事真切感受。家長需要拋棄現有的邏輯和慣性思維,將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步步遵循情節發展,感受主人公一路的喜怒哀樂,情緒轉化。只有這樣,在向幼兒進行故事講解時才能貼合情節發展,讓幼兒把握住故事的情感波動。
2.循序漸進,整體欣賞
家長在陪同幼兒閱讀時,要注意節奏,仔細感受故事的每一步發展,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適當地向幼兒拋出問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比如在閱讀《我想去看?!窌r,首先帶領幼兒觀察封面,看看封面上有什么?她的表情是怎樣的?她可能要做什么?然后讓幼兒帶著自己的想象和問題開始閱讀。這不僅會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更能幫助幼兒與主人公之間產生共鳴。當讀完整本繪本后,家長要重視幼兒對繪本整體的把握,幫助幼兒反復進行閱讀,欣賞、體會,獲得不同的體驗。
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在幼兒的健康成長均不可或缺,幼兒習得的知識經驗,良好的習慣需要同時在家庭和學校中得到統一才能鞏固發展,否則一切將歸結于空。
1.積極營造親子閱讀氛圍
一個寬松、自由、溫馨的閱讀環境可以讓幼兒愛上閱讀。家長可以在家中為幼兒專門建立親子閱讀區,放置各種不同種類的繪本,鋪放柔軟的地毯,裝飾一些自家孩子喜歡的玩偶,讓幼兒在喜歡的、舒適的閱讀區,度過輕松的時光。此外,家長應每日設置閱讀時間,堅持每日與幼兒一同看,一同分享,一同討論,共同感受繪本帶來的樂趣,絕不找理由隨意更改時間或取消。
2.鼓勵分享,共同成長
繪本不僅是親子閱讀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園教育的內容之一。可以在班級設立繪本交流日,鼓勵每位幼兒將家中的書帶去幼兒園與同伴一起分享[3],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也可以節約購買繪本的昂貴支出。同時,教師和其他家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幼兒和家長的表現作出評價,提出建議,提高親子繪本閱讀的價值,幫助幼兒和家長更好地進步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