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君,唐 強
(贛中南地質礦產勘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1)
由于我國地質情況較為復雜,且大部分地區(qū)的地勢活動頻分,所以金屬礦的分布并不是十分均勻。這種情況就導致了金屬礦的開采難度要遠遠高于其他種類的礦產資源。為了能夠充分了解我國金屬礦的賦存情況以及有效提升金屬礦產的開采技術水平,對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并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就顯得尤為重要[1]。
目前我國常用的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眾多,但地質填圖法仍為較常使用的方法[2]。
勘查人員針對調查區(qū)域成礦地質條件進行全面、系統(tǒng)、綜合的研究與分析,并通過地層、巖石礦產等不同角度方面的地質信息進行研究和調查,獲得調查區(qū)域的地質信息,并根據調查獲得的數據,將數據與信息以一定比例尺繪制在圖紙上的勘查形式叫做地質填圖法。地質天突發(fā)可以有效得知調查區(qū)域的成礦地質的演示、底層、礦產等基本的地質數據與地質信息[3]。在金屬礦勘查時,地質填圖法是最基本的勘查手段。適用于任何成礦地質和任何礦種的開采是地質填圖法的特點。對于礦山后期開展金屬礦開采工作中,需要在金屬礦開采之前按照地質填圖法對當地地質進行詳細系統(tǒng)的調查與分析,否則會直接降低施工效率并拖慢施工進度。最嚴重的情況是會影響礦山開采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顯而易見,地質填圖工作的順利進行是金屬礦開采的必要前提。
礦床周圍也一定會有大量的礦礫存在。相比其他找礦方式而言,礫石找礦法的準確率十分高,并且在實際礦山找礦過程中也是十分便利的方法之一。所以,很多礦山都選擇這種方法來尋找金屬礦床。通過礦礫隨著地質活動進行搬運的方式來看,山地森林區(qū)和高山冰川區(qū)是較長使用礫石找礦法的地貌區(qū)域。而本身礫石找礦法有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河流碎屑法,二是冰川漂礫法。河流碎屑發(fā)是在河流等地表水體中對礦礫進行查找與最終,并通過觀察礦礫的表面情況分析其漂流的方向,從而找到礦床所在位置。而冰川漂礫法則是通過研究冰川內包裹的礦礫,與河流碎屑法相同,冰川漂礫法也要觀察礦礫表面情況同時分析冰川的走向從而找到礦床的所在位置。冰川漂礫法與河流碎屑法的不同主要是環(huán)境上的差異。
淘金時代就出現了重砂找礦法,所以這種找礦方法具有悠久的歷史。重砂找礦方法實際的操作十分簡單,并具有超高的性價比。所以目前仍然有很多企業(yè)選用這種選礦方法。并且通過對現有重砂找礦法運用范圍的調查可知,大多數的貴金屬礦的發(fā)現與開采都是采用重砂找礦法。自然重砂法和人工重砂法是目前你常用的兩種重砂找礦法的分支。各種疏松的自然沉積物中含有的自然重砂礦物是重砂找礦法的研究對象。勘探人員通過篩選出的重砂礦物進行相應的調查、實驗、分析、研究等工作,并結合較差區(qū)域具有成礦地質特點的實際位置情況例如地質活動、地形地貌、氣候環(huán)境等方面分析出自然重砂礦物的產生來源從而勘查出礦床所在的位置。
地質填圖法可以對地質基本信息進行地圖繪制,并通過圖紙的形式將調查了解到的地質信息清晰地表現出來。另外,根據勘查所得到了信息,開采人員可以對調查區(qū)域的礦產資源富集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與了解,并可以根據勘查所得到的信息制定相應的金屬礦產開采計劃。這也能夠保證現有的金屬礦開采技術得到充分的運用,從而提升開采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同時突進我國礦產行業(yè)的有序穩(wěn)定發(fā)展。
勘測人員一但發(fā)現有磁場異常的情況,就要第一時間圈定其磁場異常的范圍,并確定磁場異常的影響與規(guī)模,為以后開展金屬礦開采工作提供有利的資料信息。
對調查區(qū)域內的成礦地質條件進行詳細的分析在金屬礦勘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體的分析內容包括地質斷層的結構、層次結構、巖漿入侵途徑等各個地池層次的不同情況。只有充分了解以上信息才能有效確定調查區(qū)域內成礦條件,并準確判定當地的礦產分布情況,從側面保證后期礦產開采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勘測人員需要對成礦地質勘測所得到的信息在勘測結束后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與研究。調查數據的詳盡與準確固然重要,但是對數據科學合理的分析計算對后期開展金屬礦開采工作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勘測過程中,所得到鍛煉成礦地質數據一般包括地質結構、礦體深度、地質層次等信息。勘測人員通過內頁計算您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可以判定出調查區(qū)域所賦存的礦體的性質、規(guī)模、形狀、質量等礦產資源信息,并為制定開采計劃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金屬礦勘查技中地質找礦技術逐漸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相融合。并且由于我國礦產資源的不斷消耗,我國礦產開采的難度也越來越高。目前現金的衛(wèi)星等無線電信息傳輸技術以及GPS感應技術為礦體的確定與開采均節(jié)省了大量的資源,同時也為我國找礦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思路,也豐富了現有的找礦技術。很多礦山在進行金屬礦勘查是會采用“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的技術方法。這種技術方法進行有區(qū)別性的互補與選擇。相對來說,這種技術在老礦山的地質勘查上有更為優(yōu)秀的表現。這種技術方法通過觀察礦區(qū)相應的巖石。磁場等方面的異常,可以有效發(fā)現老礦區(qū)的礦床存在情況。但是準確性并不是十分理想,很難確定礦床的準確位置。這種技術手段還需要不斷你的完善。
綜上,我國金屬礦勘查的主要技術手段仍然是地質找礦技術。但是隨著社會與科學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以及礦產富集形式的不斷變化,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也應該逐步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適應礦產行業(yè)的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