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酒泉735000)
工程的開發是一個大工程,或多或少都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當前又由于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單位為了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從而導致環境保護問題上受到極大的威脅。地質災害對環境的影響不可小覷,環境遭受迫害對人們的生活更會帶來極大的不便與不利,因此在巖土工程開發的過程中,重視環境治理和加強工程的管理對災害防治至關重要、不容忽視,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巖土工程事業的發展和造福人類。
(1)滑坡。滑坡形成的原因眾多,主要是由于河流沖刷、地震、地下水活動和人為因素等原因造成從而使斜坡上的土體巖石順坡度滑下的一種現象,在巖土工程開挖過程中,如果挖破腳和蓄水排水工作落實不到位也會造成滑坡。在大多數情況下,滑坡一般在江、河、地勢高的峽谷地區、山區公鐵路邊坡較為常見,這些會嚴重影響周邊環境的安全和治理。
(2)崩塌。崩塌是由于陡坡上的巖土體有裂縫分割,導致土體根部是空的,這樣便會由于失去穩定性而使部分土體發生折斷或者局部移滑從而脫離母體,出現向下傾倒、翻滾和堆積的現象。而造成崩塌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挖掘礦產資源、開鑿道路、修建水渠等強烈震動的情況發生。
(3)泥石流。這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類型之一,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長期降水沖刷導致山坡上的泥土發生松動,從而導致夾帶大量泥沙、石塊等物質的洪流洶涌而下,這是一種具有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開挖、棄土、棄渣、棄石和對森林樹木亂砍濫伐等導致的。
(4)地面變形。地面變形主要有三種,即地面沉降、塌陷和出現裂縫。當前我國發生地面變形的城鎮很多,而引起地面變形的因素主要可以歸結為三種:第一是對地下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采所導致的;第二是表面巖溶活動導致的;第三是對地下水大量抽取所導致的。
(1)地形地貌因素。在影響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縱多因素中,地形地貌因素的影響可見一斑。根據專家的有關數據表明,地形地貌對巖土工程地質危害的影響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而且我國的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因此相關的施工人員和設計人員在進行巖土工程時要綜合考慮該地的地形地貌是否符合施工標準,如果不符合標準又強制進行巖土工程施工,那么最終必將會導致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發生。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可以說是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潛在影響因素,其有著很大的不可估算性,但是其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在考慮巖石工程對地質災害的影響時不能將自然因素忽略掉。同時,由于我國科技時代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近年來天氣情況越來越不穩定,而天氣氣候作為巖石工程地質災害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對環境問題而言關系重大,更應該加以重視[1]。
(3)人為因素。人為因素是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影響可控制的因素,但同時對災害的形成又有極強的推動作用。日常生活中,影響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形成的人為因素主要有過度開礦、過度開采地下水等,這些行為都會使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環境受到損害,而且巖石本身是有一定壓力的,這樣無疑推動了巖石原有狀態的打破速度,進一步增大巖石工程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地質災害如果在自然條件下沒有外在推動因素是很少會發生的,因此發生地質災害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們的不合理施工和過度開采所導致,人為因素可以說是巖土工程中地質災害發生的直接影響因素。
(1)加強巖土工程的地質勘查工作。加強巖土工程的地質勘查工作不僅是降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關鍵,同時也是巖土工程能夠得以正常開展的固本之基。因此為了做好巖土工程的地質勘查工作,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了解水在自然狀態下的分布情況。這時要求在進行巖土工程設計和施工前,對地下水的狀態分布要做一個全面而仔細的調查,從而保證地下水的分布情況不影響工程的基礎部位,確保施工的正常性和建筑物能夠處于正常的環境狀態下[2]。②了解地層結構和巖土成分情況。這時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對地下水位的特點變化、特性和活動情況做一個全面的調查,并對這些調查所得出的結果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應急處理方案,以免突發狀況的發生。③查找相關資料。要想做好巖土工程的地質勘查工作,除了實地調查以外,為了排除意外因素的影響,因此還需要去查詢有關地質環境的書籍資料,從而分析實地考察中沒有發現的又可能會產生的潛在災害隱患,進而得出一個全面的地質勘查報告。
(2)加強對先進科學新技術的有效運用。當前我國在各方領域的科學技術都已經有了明顯程度的提高和矚目的成就,因此,在進行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更應該學會利用身邊的現有技術資源。所以有關部門應該聯合起來,集合地質環境影響的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和研究關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止的先進科學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手段,同時還可以利用當代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和設備,對巖土工程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控制,進而減輕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對人們生活的不利影響[3]。
(3)加強生物防治工作的開展。為了解決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問題,除了在技術上和施工時要有所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重視預防保護工作。因此為了做好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可以選擇在生物防治上重點進行,其主要措施有: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種草護坡等。加強生物防治工作應該作為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對策之一,相關部門應該對生物防治策略給予高度重視,并且真正落實到位,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生物防治的優勢。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處理好的,因此為了更好的完善防治工作,有關部門應該對此問題提高重視度,不斷探索防治的新技術和方法,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保證災害防治工作的可執行性和有效性。綜上,相信通過努力,不僅巖土工程能夠高質量快速的發展,環境問題也能得到很好改善,從而真正實現經濟和環境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