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柳塔煤礦,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9)
礦井生產工作的危險程度較高,對廣大礦井生產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為了保證礦井生產工作的安全性,礦井生產單位必須做好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工程質量及安全技術的管理[1]。
為了提高傳統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的質量,礦井生產單位必須轉變傳統的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理念。首先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的領導班子要帶頭組織工作人員學習最新的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理念和施工技術,并鼓勵員工在進行施工是應用這些最新的施工技術,從而提高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的質量。其次,礦井生產單位要積極的組織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人員學習工程的施工細則,明確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礦井施工單位可以聘請專業且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帶領自己單位的施工員工進行作業,提升礦井掘進工程施工人員的操作水平,從而保障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的質量。
對象巷道工程質量的標準包括:在巷道掘進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地測站放偏中線進行施工;巷道掘進施工要緊沿煤層進行掘進,保證煤幫平整;要對巷道的驗收及標識做好噴涂工作,對巷道的底板、正幫等進行噴涂施工時要嚴格按照噴涂工作的標準進行噴涂,采用統一的特質標識版進行噴涂,噴涂的內容要符合格式標準,噴涂數據要確保真實準確。對錨桿支護質量的標準包括:錨桿放置要整齊劃一,托盤緊貼底板,較少間排距誤差;對于錨桿設備的選擇要選擇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和尾部螺紋承載力都達標的錨桿設備;要杜絕失效錨桿出現在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環境中。對錨索支護工程的質量標準包括:對錨索設備的選擇,要選擇性能合格,有足夠承載力和適用性的錨索設備;對錨索設備的安裝方式必須要依據現實的承載、頂板巖性來決定;對錨索設備的鋼制托班規格和錨索外露長度都要嚴格按照相關工程規定設置;錨索固段長度必須足夠,且配套的錨索鎖具能夠自鎖,避免在錨索工作的過程中出現滑脫現象。
為了保證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的工作質量,礦井掘進工程施工單位可以建立如下考核機制:將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工程的驗收小組和工程施工小組的負責人工資的20%設置為工程質量安全獎金,根據對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的工作質量考核得分來決定獎金的發放與否。如果在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過程中出現了人員重傷、死亡等重大安全事故,要直接否決工程的驗收小組和工程施工小組的負責人,扣除工資的50%、取消獎金,并做降職處理。同樣的,對于掘進工程工作面工程的其他施工小組也可以采用同樣的獎罰機制,促進各施工小組的負責人帶頭注重工程質量。
對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水災的安全技術管理手段體現在:若在礦井掘進工程施工過程中,掘進工作面出現了煤壁掛紅、掛汗、出現霧氣,聽到水聲等情況,礦井掘進工程施工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將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出現的問題匯報到掘進工程調度中心。其他具體手段包括:如果情況緊急時,要第一時間撤離礦井掘進工作面內的施工人員。如此掘進工作面發生跑水現象,在情況并不十分緊急的情況下,要先撤離工作面的電機設備,并對現有設備進行排水,避免出現水淹施工。除此之外,掘進工程的施工單位要提前做好水災疏散線路設計,設計好排水系統,確保掘進工作面發生水災時人員能夠快速撤離,機電能夠避免水淹。
對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水災的安全技術管理手段主要表現在:在進行礦井掘進工程之前,礦井掘進工程施工單位必須對火災的出現進行預防,防止充滿易燃易爆物的礦井發生火災事故。具體的管理手段有:首先,對于掘進工作面內的配電點和油脂存放點燈高危場所,要按照規定配備滅火設備,保證這些區域發生火災時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控制。其次,掘進工程施工單位要加強對膠帶輸送機的消防意識,為膠帶輸送機配備火災報警器、保護器等裝置,并定期對這些裝置進行維護,保證發生火災事故時這些裝置可以第一時間控制火災現場。在礦井內任何的焊接工作,必須嚴格執行“一焊一審批”,避免因擅自進行焊接施工造成的火災問題,對焊接結束后的工作地點要灑水降溫,避免出現火災。最后,對于礦井掘進工程中使用的電纜和電機設備要進行及時的檢查,選用合格的產品,避免因為電纜、電機設備采用了不合格原料或老化等問題導致礦井掘進工作面發生火災。
對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瓦斯、煤塵事故的安全技術管理手段具體表現在: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單位要配備相應的檢查人員每天對井下情況進行檢查,從而避免礦井掘進工作面內出現瓦斯、煤塵事故。每班的檢查人員要堅持井下通風情況是否正常,是否有瓦斯、煤塵等安全隱患,出現問題要及時匯報上級解決,必要時撤離掘進工程工作面進行施工的所有員工,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對于瓦斯災害的防治,要做到對所有超過六米的獨頭巷道全面排查,防止出現瓦斯聚集;對于掘進工作面的電焊、氣焊作業要嚴格監督,審批合格后才能進行施工作業。對于煤塵災害的防治,必須保證井下巷道定期沖洗,煤塵厚度不能超過規定的標準;運輸梭車運行的過程要平穩,不能超載,減少灑煤的情況,對于巷道內散落的煤要及時的清凈;要確保礦井掘進工作面內的噴霧裝置和除塵裝置正常運轉,及時清理礦井內的煤塵。
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頂板事故的安全技術管理手段具體表現在: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人員必須要嚴格按照技術人員制定的施工圖紙和作業流程進行礦井掘進作業、要堅持在礦井掘進的過程中正規循環作業、按照作業規定設置支護裝置,嚴格禁止超循環作業和沒有支護裝置保護下的空頂作業,從而避免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頂板事故的發生。在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的過程中,檢查人員如果發現有不按照礦井掘進工程作業規定作業的行為要及時制止,責令返工。如果不幸發生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頂板事故,作業人員應立即撤離,無法撤離時尋找安全地點進行躲避。
由于礦井掘進工程作業危險系數極高,為了保證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的質量、安全水平,保障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避免出現礦井事故;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施工單位必須加強對礦井掘進工程工作面工程質量及安全技術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