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宇,吳特赟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球物理勘察院,廣西 柳州545005)
由于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人類對于地質礦產資源的需要也在逐步增大,不但將傳統只能使用單一的方式勘察找礦的格局轉變了,并且也給中國地質礦產勘查找礦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1]。因此,以下就針對現代化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展開了分析論述。
現如今,國內多數礦產資源十分匱乏,而大多數礦產資源都處在較為偏遠的地區內,要想將礦產資源開發出來,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
就地質礦產勘查而言,現如今還不存在有效尋找地質礦產資源的方式[2]。國內的地質礦產勘查以及開采技能和發達國家比較起來,有一定的距離,而這也是不益于中國地質礦產勘查以及開采的因素之一。
所謂的遙感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指的就是通過多種地質體構成的遙感影像找到不相同成礦情況下而構成的礦床的方式。遙感地質礦產找礦技術綜合性很高,相關工作人員在正式運用該技術的時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增強野外地質工作。
與此同時,還需要進一步融合地質學的基礎原理,以此來保證采集到的所有信息均是真實而可靠的。
眾所周知,在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之中,地球物理找礦技術就是物探技術,其主要是按照地球物理場的部分物理特點,比如電性、重力等,對即將要調研的地質體的物體特點和其與四周地質體之間的物性不同來確立與推算,從而融合礦產地質條件和已經知道的礦體展開比較,進行全面推論與分析,最后實現地質礦產找礦的一種技術。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需要按照控礦地質條件使用不一樣的化探方式,例如中深部原生暈地球化學方式等。該原理就是按照不一樣的成礦元素里面的化學屬性、不一樣的成礦地質背景等,研究成礦元素的特點組合關系,以此來確定地質礦產勘查找礦地區,同時再依照地質結構等特點,找到礦產找礦靶區。
一般來說,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中的地質找礦方式包含了這樣幾個方式:首先,礫石找礦技術。當礦體露頭后,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就會出現礦礫,這一技術主要是按照生成的礦礫,圍繞冰川活動與山坡等地區,尋找與探究礦礫實現找礦的一種方式。其次,重砂找礦技術。在一些疏松沉積物質里面,存在著自然重砂礦物,該技術就是把自然重砂礦物當成探究的主體,把原生態礦、砂礦物找出來的技術。最后,地質填圖技術。地質填圖技術是通過利用地質理論與有關技術,進行全面探索和調研地質礦產,從而整理出地質礦產勘查地區里面的地層與結構等。其是基于多種地質礦產信息、成礦的基本規律進行礦產勘查找礦的技術。
通常來說,砂金礦床找礦方式較多,而最常見的就是自然重砂方法。其是依據砂金顆粒比重較大,使用淘洗盤可直接選擇出來的特征,在松散沉積的表面挖坑取樣,在野外淘洗確定還不是有砂金存在的找礦方式,取樣包含水系沉積河流重砂取樣、山坡的殘坡積層重砂取樣以及階地砂礫層積露頭取樣。這幾種方式,可以充分了解到水系沉積物的含金量以及砂金的大概范圍、階地含金層厚度。山坡殘坡積層取樣是在已經知道的有砂金的小溝山地范圍中,用來找尋砂金來源,經過坡腳及山坡,根據一定距離挖取淺坑來淘洗,按照見金結果確定分布范圍,減小找礦靶區。在以上取樣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河流自然重砂方式。其通產是沿水系上游從下而上開展的。優勢就是工具簡單,取樣工作量不大,簡單容易進行,可直接獲取近地表位置的砂金信息,缺陷就是無法反應深處砂礫層含金量。自然重砂方式效果大致取決于層位的選取及取樣點位。取樣點位需要在砂金聚集的地區,例如河流變寬位置、轉彎凸岸位置、河床淺灘砂礫聚集處、支流交匯處、河床坡降從陡峭變得平緩的位置等。在砂礫巖地區,需要取在切割砂礫巖層支溝細谷的下部河床沉積位置。取階地沉積露頭樣品的過程中,需要取在砂礫層底部處。各個樣品樣長是0.5米,重量為不低于20千克。
一般來說,銅礦床種類為斑巖型、塊狀硫化物型、層狀、熱液脈型、銅鎳硫化物型等銅礦類型。此次以斑巖型銅礦為例,斑巖銅礦通常是噸位較大且品位低的礦床,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尋找的重要對象。尋找斑巖銅礦首先要查看其是不是具有露采條件;其次是要看其是不是有次生富集帶;最后是要看其是不是伴生有很多的銀元素、金元素以及鉬元素。假設不方便露采也沒有很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帶,同時金、銀、鉬元素含量不高,那么由于其品位低而變成呆礦,暫時難以為人類使用,由于其占用了很多的地質礦產勘查資金,很有可能會導致礦產公司進入困境。斑巖型銅礦找礦方式采用物探方法。這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其是綜合性物探,也就是將磁法與重力、電法相結合起來,電法中激發極化方式效果最佳。磁法,因為斑巖型銅礦里面包含了很多的磁鐵礦,因此磁測是非常有效的。一般礦田ΔZ曲線中表現為100到600伽瑪的正異常。可是因為巖石受到了熱液改善與氧化作用讓磁鐵礦變成了赤鐵礦,造成蝕變巖磁化率減小,該種情況下,礦田就會表現出負異常現象。激發極化方式,因為礦石里面包含了很多的黃鐵礦及別的硫化物,在確定零散硫化物帶的時候,電法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激發極化方式,可是在導電比較好的疏松巖層發育地段,這一方式有效深度只有40到70米。重力方式,因為含礦溶液會降低圍巖的密度,因此這對采用重力方式提供了可能,所以這一方式可以有效圈定蝕變帶及找礦。
伴隨著人類對地質礦產的需求逐步增加,提升地質礦產勘查找礦的有效性有益于促使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此次對于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式的研究還存在著很多的缺陷,需要有關研究人士繼續研究與探討,將地質礦產勘查找礦的難點逐個擊破,給中國礦產資源事業提供資源支持。
[1]杜昌法.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20):122+124.
[2]朱億廣.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探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15):99-100.
[3]武寶貴.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探討[J].世界有色金屬,2017(10):208+210.
[4]楊曉敏.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