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剛,楊新發,李 彪
(1.云南環復地質礦業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2.保山市龍陵縣碧寨鄉人民政府水利工作站,云南 龍陵 678305;3.云南南方地勘工程總公司,云南 大理 671000)
礦產的開采要依據地質勘查結果,地質勘查技術成為提高礦產地質勘查與找礦的前提,提高地質勘查工作質量和效率,對礦山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意義重大。我國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較為豐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金屬(非金屬)的需求急劇增加,在金屬(非金屬)礦產的開采前,許多企業未進行相關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勘查工作,也未進行試采直接進行設備的安裝盲目上馬,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對地質破壞也相當嚴重,影響了經濟效益。
為了更好研究礦山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本文以金屬礦(非金屬)為例進行研究礦山開采應當具備的條件[1]。
(1)地形地質勘查內容。金屬(非金屬)礦產所處地域周圍的水文、地形、地貌、土質、巖石、氣候、溫度等,找礦時均需要詳細的搜集資料堪查測繪,對金屬(非金屬)礦山的比例尺進行精確測量,對重要建筑物要進行細致標注。通過對地形地貌的勘查,能夠估算出礦產的含量,這對礦山的經濟效益有著較大幫助。在對礦山進行開發,要對礦產資源的利用及開采情況進行檢查與監督,使礦產資源做到物盡其用。在對地形地質勘查工作中,包括巖體或巖層的賦存狀態的勘查,礦山最高點與最低點間高差;地質構造,有無裂縫,地下水資源的形成與流向、地表覆蓋巖層厚度,風化情形,礦山修路條件、氣候溫度等等。
(2)礦床地質條件。對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進行開采,礦床地質條件是采礦技術設計的基礎,礦產的取樣可以通過這樣三種方法來進行,一是目測礦產顏色、光澤度等能否達到商品金屬(非金屬)的要求,顏色黑且亮的礦產,顏色分布均勻的是含鐵、煤礦的可能性要大,對礦產顏色進行觀察看是否具有穩定性,取樣點密度分布是否均勻等,作為礦產滿足商品裝飾性需求的標準;二是看礦產的荒料率,可根據開采礦產與廢棄礦產的比例結果為確定;三是看礦產的出料率,即每立方米礦產加工成品料的比例,這個數值的獲得需要開采出礦產以后經過加工后得出[2]。
(3)試采。試采是在礦山水文、地質、環境勘查階段結束后,在礦產開采之前進行的勘查活動,在礦山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小面積開采,根據開采結果對地質情況與開采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預判斷礦產的裝飾性、荒料率及出料率,同時對投入成本依據勘查結果做以預算。
(1)踏址選點。金屬(非金屬)礦產的開采在選址上,要以當地的礦產資源規劃為依據,要在開采區內進行勘查與找礦,對礦址的路線、礦產的質量、礦產的儲存量、地質結構、覆蓋層厚度、風化層深淺、鐵路、電線、居民區等均要細致調查,掌握第一手勘查資料,以利于用最少的投入、最小的環境破壞、最簡易的施工技術進行礦產的開采。選點完成后還要根據計劃開采方案,設計開采結束后的退礦還林情況,從而合理劃定勘查范圍。
(2)地質勘查。礦山礦產的找礦與開采,離不開地質勘查,地質勘查工作可以通過地質觀測方法,配合必要的地質探測儀器來完成。調查礦山礦產的風化情況,根據風化層與覆蓋層分布規律來勘查礦山地質條件,及風化對地質結構的破壞程度,例如是否有裂縫、錯位、泥沙帶等特殊地貌情況。勘查的重點主要有:一是勘查礦山接替資源的勘查,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固體能源得到利用的最大化,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對危機礦山可接替資源進行大規模的勘查,促進礦山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礦山開采階段的勘查工作,做好規劃與調控,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擴大資源利用率,對礦產資源進行摸底,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擴大找礦范圍,提高礦產可利用資源使用量;三是綜合評價伴生礦與尾礦,對伴生礦與尾礦進行細致勘查,根據相關的行業標準規范使用伴生礦及尾礦,使資源合理分配;四是關閉階段性的地質勘查工作。礦山的地質勘查工作要細致,采礦結束后的閉坑地址選址要合理,且形成報告上交。
(3)礦山地質勘查要點。礦山地質勘查是一項周期長、風險高、投入大的一項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工作,極具特殊性。地質勘查指的是對已經知道的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礦產或者是礦區,進行詳細調查后劃出的勘探區,勘查需要通過專業儀大及專業技術手段,對地質條件、地理環境、水文條件等勘查重點因素進行勘查,確定礦產的儲量、質量、位置等信息,從而根據礦產資源的等級和能夠創造的社會經濟價值,而制定相應的開采方案。礦山地質基查過程中,要根據勘查區域的實際地理情況,運用專業技術與儀器,通過科學的方法獲得精確的勘查數據,以利于開采工作的有效運行。
(4)原始資料裝檔保存。對礦產地質勘查的原始資料要存檔留用,地質勘查各類圖紙要保存完整,例如水文地質堪查剖面圖、地質剖面圖、地理環境影響因素的搜集,探礦工程的原始資料要保存全面,在進行礦山找礦勘查開采工作質量階段驗收的依據。地質勘查報告要數據準確、內容全面、真實可靠。
(1)找礦技術的綜合利用。對地質條件進行勘查時,可利用先進技術,對環境地質的物理性質差異進行了解,對地質構造情形進行堪查,可依靠先進的設備與技術進行勘查;在測量地質情況時通過精密的物理勘查儀器,來獲取精確的勘查數據。在進行水文地質勘查時,勘查數據與圖標的使用事先要進行校正,圖譜資料要保證清晰精準。為了獲得最真實最準確的勘查數據,找礦人員要相互配合,形成團體共同完成勘查任務,每項勘查數據結果應當保證二人同時在場,忌單打獨斗影響勘查數據的準確性。
(2)找礦工作發展方向。找礦工作應當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結果為依據,用市場經濟調節找礦工作的發展,使找礦工作為具有市場競爭力、有序發展的礦業市場。為了使找礦工作在市場經濟下能夠有所突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下,增加地質勘查業的投資,充分發揮市場資源的配置作用,通過市場經濟的調控作用來更好的實施找礦工作。
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對促進礦山資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金屬(非金屬)礦山的地質勘查是一項得雜的工作,具有開采利用率偏低的問題。這從我國礦產資源探明程度僅為35%左右的結果可以看出,金屬(非金屬)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還需不斷提升。對找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查明原因,有效提高勘查與找礦技術,使礦產資源利用率與時效性緊密結合,不斷促進礦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工作與找礦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1]馮炬明.楊伯軒.整合勘查:地質找礦新機制的探索實踐[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5(3):8.
[2]姚澤洪.呂森.淺談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現狀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