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麗
(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云南 玉溪 653405)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綠化植物是改善生態環境,降低環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區域。金屬礦山廠區在進行礦石開采、運輸和加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以及有害氣體,還會產生較大的噪音,對當地土壤和大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因此,金屬礦山廠區需要充分利用綠化植物,降低環境污染,改善廠區的生態環境。
第一,金屬礦山廠前區。一般來說,廠前區是礦山人流量最大的區域,也是清潔程度較高的區域。在進行綠化植物配置時,需要綠化和美化兼備。
在廠區入口進行樹形美觀植物的對稱種植;在廠前區的廣場進行規則式植物配置;在廠前區的干路種植櫸樹或者法桐等樹形高大的樹種,并穿插種植金葉女貞或者小葉黃楊等色葉灌木,提高廠前區的美觀性。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廠前區配置花壇或者水池等小品建筑,建造小型游園,為工作人員提供休息游玩的空間。
第二,金屬礦山廠區道路。在金屬礦山廠區的主次干道,需要選擇樹形高大、吸塵能力強而且成活率高的樹種,并將喬木與灌木配合種植,落葉樹種與常青樹種配合種植,提高綠化植物防塵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交叉路口的植物不能對行車視距造成影響。在金屬礦山廠區的其它道路,需要選擇綠化能力較強的樹種,如桂花和珊瑚樹等樹種。
第三,邊坡地區。對金屬礦山廠區的邊坡區域進行綠化,能夠提高邊坡的穩定性,避免邊坡受到沖刷。一般來說,邊坡種植的植物大都是容易成活而且耐貧瘠的鄉土樹種。東北地區適宜種植胡枝子、揚柴和刺玫等樹種;黃河地區適宜種植胡榛子、六道木和黃薔薇等樹種;北方地區適宜種植酸棗、高山柳和杜鵑等樹種;南方地區適宜種植夾竹桃、冬青和海棠等樹種。
另外,道路兩側護坡可以中職爬藤實現垂直綠化,還可以進行植草護坡,提高邊坡的穩定性。
第四,生產車間。在金屬礦山生產車間附近的綠化,需要確保建筑物、構筑物與管線之間的距離符合規范標準。比如,在架空的電力線下,不應該種植大喬木。與此同時,生產車間附近的植物配置需要滿足建筑物對采用和通風的需求,可以在生產車間的背陰面種植耐陰灌木,比如白樺樹、火炬樹和山槐等植物。
第五,其他區域。金屬礦山廠區四周需要留有綠化帶,在廠區的實體圍墻區域,種植爬山虎或者地錦等植物;在鐵絲網等鐵藝圍墻區域,種植薔薇等植物。金屬礦山廠區的綠化規劃人員需要在廢棄采場和排土場等區域,覆蓋一定的土壤,并在土壤中種植耐貧瘠且耐旱的植物。與此同時,在容易發生火災事故的車間或者倉庫附近,需要種植具備防火能力的樹種,如銀杏、大葉黃楊和海桐等樹種,這類樹種的樹脂比較少,枝葉含有較多的水分,不容易燃燒。另外,廠區綠化規劃人員還需要設置衛生防護林帶,進行喬木和灌木的高低搭配、落葉樹種和常綠樹種的搭配,發揮出衛生防護林帶的吸收和凈化作用[1]。
第一,減少粉塵污染。金屬礦山廠區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綠化植物可以過濾并吸附粉塵。綠化植物高大的樹冠可以降低廠區的風速,從而使風中含有的粉塵因為阻擋被含有油脂的樹葉吸附。因此減低金屬礦山廠區的粉塵含量,減少粉塵污染。
第二,減少空氣污染。綠化植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關數據研究表明,一萬平方米的闊葉林每天能夠吸收一噸的二氧化碳,并釋放0.73噸的氧氣;一平方米的草坪在一小時內可以吸收1.5千克的二氧化碳。除此之外,綠化植物還能夠吸收氯氣和氮氧化物等污染氣體,而且有些植物具備殺菌功能,可以將空氣中的有害病菌殺死,從而減少空氣污染。
第三,減少噪聲污染。金屬礦山廠區在生產的過程中,機械設備運轉和車輛運行都會產生噪音,綠化植物茂密的樹冠可以減輕噪音。相關數據研究表明,四米的灌木或者樹帶可以減輕6分貝的噪音;八米的雪松寬林帶可以減輕把16分貝的噪音。由此可以看出,在金屬礦山廠區種植綠化植物能夠減少噪音污染。
第一,調解氣溫。相關數據研究表明,在夏天,路面溫度要比林蔭地高5℃~8℃;比綠地高12℃~15℃;比草坪區域高3℃~4℃。在冬天,路面溫度要比綠地低3℃~5℃。金屬礦山廠區的大面積樹林和周圍環境存在溫差,使得空氣流動速度加快,能夠調節礦山廠區的氣溫,改善礦山廠區的氣候條件。
第二,調節空氣濕度。綠化植物葉片蒸騰的水分能夠提高植物上方空氣的濕度,而且樹木能夠將20%~40%的大氣降雨存儲在葉片上,剩余雨水則會被植物根系吸收。相關數據研究表明,一萬平方米的闊葉林在一年內,能夠吸收3500噸的地下水。綠化植物吸收的水分都可以通過蒸騰作用進入到周圍的空氣,從而提高空氣中的水分含量,以此調節空氣濕度,營造濕潤舒適的生態環境[2]。
綜上所述,金屬礦山廠區種植的綠化植物能夠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廠區周圍的生態環境。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金屬礦產廠區的綠化規劃人員需要根據廠區的實際狀況以及植物的特性,進行植物樹種的選擇以及合理的植物配置,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植物凈化空氣、吸收粉塵等作用,為廠區工作人員營造舒適健康的環境。本文的分析仍舊不夠全面,僅供參考。
[1]張麗,程素萍,盛曉雅.白云鐵礦礦山綠化生態建設工作綜述[J].包鋼科技,2015,41(04):83-85.
[2]吳楊楊,王立,何明珠.金川公司礦山綠化區沙生植物重金屬吸收特征[J].水土保持學報,2014,28(01):26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