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艷
上海市建工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基于城市空間視角進行分析,建筑是對城市空間進行界定的一大關鍵因素。建筑在給人們創造內部空間領域的同時,也肩負著城市空間這一具體職責。只有兼顧到建筑外部領域的設計、整體環境的融合,同時對室內空間環境進行更新和改造,才能達到建筑空間平衡這一目的,進而實現城市、建筑以及人的全方位融合。
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的活動具體指的是人們對建筑內部空間進行改造的實踐活動。專業的室內建筑設計師所進行的室內空間設計通常能夠給人們營造一種舒適、雅致、得體的空間環境。截至目前,我國提出的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理論的時間不是很長,然而,隨著現代人對其所處的外部環境層次要求的逐漸增加,建筑室內空間環境的設計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并且更加強調空間環境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美觀性。
設計師在開展室內設計工作前,首先應對外部空間環境、室內空間特點進行實地調查和分析,然后結合具體空間的實際情況,事先做好空間設計的規劃,然后按照規劃開展具體的設計工作。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的雙重功能。因而,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室內空間設計時,應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應注重結合空間使用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來尋找設計的靈感。
在進行建筑室內空環境的更新和改造時,最基本的要求是應確保建筑空間環境功能的合理化、最大化,具體應關注一下幾點要求。
在對建筑室內空間環境進行更新和改造時,首先應明確該空間的特殊用途和具體使用對象。例如,在設計辦公類的空間環境設計時,應密切關注辦公空間的色彩環境,同時應對該辦公區的工作性質等因素給以充分考慮,同時采取冷暖色調對比法、面積配置法以及其他各類配色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將辦公空間的色彩環境寓意以最恰當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1]。這樣一來,就能夠讓使用者深處在這種辦公環境中,能夠切實感受到設計者運用色彩所欲傳達的信息,并創造出更具新意、更具親和力的環境氛圍,以較好地體現個性和商業經營的共性理念的有機結合,進而營造出舒適、宜人的辦公空間。特別是改造類傳統的辦公結構,一般柱網較密,層高較低,缺乏公共空間的功能配比,綜合導致整體辦公環境采光不足,舒適感一般。針對改造類辦公空間形式、色彩環境及燈光的營造等顯得更為重要。
線條具體指的是室內房間同室內各空間部門相聯系的關鍵媒介。通常,水平的線條能夠給人以愉悅、流暢的視覺感受,垂直的線條通常能夠給人以高聳、挺拔的視覺感受。
光是建筑室內空間的最重要的表現。究其原因,光能夠較好地改變室內的個性。光又可具體分為人工光和自然光。這兩大類型的光是建筑室內空間的主要光源。光有很多種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照明,另外一個功能是提升視覺效率。在借助光來進行建筑空間設計時,應對光的藝術效果給予充分的重視。室內設計的要求是室內照明設計的根基,在確定好布局之后,應對光源類型和燈具類型進行協調和統一,在進行配光時還應同建筑內部的陳設以及室內裝飾保持統一和協調[2]。借此來確保室內空間的實用性和室內的統一性,同時還能更好地強化室內的空間藝術氛圍,且針對不同的使用人群,打造個性迥異的空間環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逐漸失去了對鋼筋混凝土類建筑的興趣,而產生了回歸自然的渴望。無論是進行辦公建筑空間的更新和改造,還是進行酒店、會所、文體中心以及學校建筑室內空間的更新和改造,都可將綠化、水體、花草、瀑布這類自然要素引入建筑空間中,借助于巧妙的地點綴并進行有機劃分,實現是人與生存環境的有機統一。
在對諸如商業建筑、文體中心、學校、交通樞紐進行室內空間環境的改造時,還應注重打造建筑核心主題。例如,在對一些文體中心進行更新改造時,可設置一些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主題,讓置身該環境中的群體能夠感受到該建筑的歷史文化內涵和人文氣息[3]。再如,在對一些商業建筑進行更新改造時,結合娛樂或特色主題,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購物時所期待的體驗性,這類娛樂主題的設置能夠更好地給商業經營以支持,并能起到吸引和留住顧客前來消費和享受生活的現實需求。
在進行建筑室內空間的更新和改造時,還應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給予充分考慮,并設計出符合人生理和心理的室內空間,通常應注重色彩的選取、應用和搭配。例如,對于偏好綠色的居住群體,應設計一些綠色系列的墻面背景。同時還可給室內添置一些綠植、綠色的裝飾物等。
這一改造方法就是在原有空間的基礎上,添加分割物來形成新的空間。最常見的空間分隔方法有垂直分隔法和水平分隔法這兩大類型。垂直分隔法是對原有空間在豎向上進行的適當劃分,借助于這種方法來創造出更多的新空間,以滿足實際的功能需求。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那些內部高大的建筑空間,借助于添加樓板的方式來實現分隔原空間的目的,借此來有效提升空間的利用率,并實現空間層次豐富化效果[4]。水平分隔法主要適合對那些占地面積大的開敞辦公室進行更新改造。依托對界面進行分隔的方法來創造出更多的功能空間。在對空間進行水平分隔處理方面,所采取的分隔方式又可進一步被分為相對分隔、絕對分隔以及意向分隔這三種類型。空間水平分隔法主要是借助墻體、隔斷以及藝術鏤空造型之類的構件對原來較大的空間進行分隔,將其形式上分隔為若干個小空間。進行水平方向的分隔時,所加入的構件可采取一些諸如木材、玻璃以及石膏板之類的輕質的材料,這樣能夠減輕原有樓板結構增加相應的負荷。此外,將較大的空間區域改造成較小的空間也是一種靈活、多變的改造方式,并且改造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某南丹路辦公室的改造就采取了水平分隔的方式[5]。
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空間靈活重組法在對辦公空間進行更新改造時得到了較好的運用。對于那些不需要改變建筑結構的辦公空間,可根據空間功能分區的具體要求,進行重新組織和利用,以實現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更多功能并很好地滿足使用需求這一目的。如果原有的建筑空間尺度基本上能夠滿足改造后的新功能需求,通常就不再需要改變原來的基本建筑結構了,可見改造的焦點放在建筑空間的重新組織和利用以及空間相關制約因素的設計方面,如光線的設計、色彩的搭配和選擇以及界面材料的選擇等方面。與此同時,還應充分考慮豎向交通、門廳、中庭以及其他公共空間之類的特殊空間的處理方面[6]。
綜上,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所處環境的需求層次得到了極大地提升。人們在滿足最基本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開始逐漸將目標投向室內空間環境提升方面。考慮到建筑內部空間在使用功能、結構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對建筑室內空間進行更新和改造時,應將焦點放在人們對舒適性、安全性以及環保性等的需求方面,結合不同的建筑結構特點、功能定位等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更新和改造,以為使用者打造高效、舒適、健康的區域環境,并實現改善建筑空間功能和提升建筑的外在形象等目的。
[1]石峰.淺析建筑內部空間環境的再利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3(4):36-38.
[2]楊麗,錢鋒,宋德萱.建筑室內空間環境舒適性的數值模擬研究[J].建筑科學,2017,33(8):129-134.
[3]卞春曉,唐建.高校大型綜合教學樓室內空間環境設計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2):136-138.
[4]尹波,陳晨,楊彩霞,等.既有辦公建筑室內空間改造再利用技術研究[C]// 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2014:138-140.
[5]王江齡.既有辦公建筑綠色化改造前的診斷因素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8):138-140.
[6]劉獻梅.城市既有體育場適應性改造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