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
在包括中央電視臺的《綠水青山看中國》等諸多電視節目里,他出口成章,古典文學、詩詞、幽默段子信手拈來;他與著名文化學者酈波教授一起,被評為“江蘇高校七大網紅老師”;他被譽為“詩詞達人” “最有才的圖書管理員”,他,就是南京審計大學圖書館的館員趙煒。
奔跑的背詩少年
趙煒的父親是一位鄉鎮郵遞員。每天晚上,父親從郵局把第二天要送的報刊雜志帶回家,報刊在家里存放的這個晚上,趙煒都會如饑似渴地把大部分報刊迅速閱覽一遍。
真正激發起對詩詞的熱愛,還是趙煒上小學二年級時。一天,他去鄰居家玩,發現有位木匠叔叔正在給鄰居家打衣櫥。讓人驚喜的是,這位木匠叔叔竟然有一本圖文并茂的詩詞書。小趙煒一看就喜愛得不行,那時候圖畫書都很少見,更何況還是一本帶圖畫的詩詞書。原來,那時候流行在衣櫥上畫幾幅圖,同時配上一兩句詩詞。小趙煒立即跟木匠叔叔軟磨硬泡,把那本書借回家。圖畫他沒法描下來,里面的詩詞他一口氣全部抄錄了下來。
之后,趙煒就利用每天晨跑的機會,一邊奔跑一邊大聲背誦那些詩詞。于是每天清晨,少年、詩歌與朝陽就成了一道風景。
盡管大學讀的是英語專業,可趙煒最大的嗜好還是中文寫作。同宿舍的同學對此不屑一顧:“人家新聞單位招收的都是新聞、中文專業的畢業生,怎么可能接收一個學外語的呢?”聽聞此言,趙煒表示不服。大學期間,除了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外,他每日舞文弄墨,俾夜作晝,樂此不疲。中午,其他同學在宿舍午休,他拎著一個大號水杯跑到教室寫稿。晚上十點,宿舍統一關燈,有時,宿舍的幾位同學點蠟燭打牌,他就在旁邊借著燭光謄抄稿子。工夫不負有心人,從大三第二個學期到大四畢業,短短一年半時間,趙煒就在《中國煤炭報》《安徽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200篇,成為當時在校的5000多名大學生中,發表文章數量最多的一個。畢業前,學校專門為趙煒舉辦了一次作品展示,在長達二十多米的海報欄內,貼滿了趙煒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一時引來眾多同學駐足流連。學校還專門下發文件,號召全校學生學習趙煒勤于筆耕、奮發上進的精神。
畢業后,趙煒憑大學里發表的200篇文章收到了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邀請。后來又憑借突出的寫作特長,被南京審計大學特聘。在南京審計大學校黨委宣傳部工作的八年時間,趙煒筆耕不輟,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審計報》等報刊又發表文章600余篇。
不是看山即讀書
在趙煒看來,讀書是人生最愜意的事。2011年,趙煒如愿以償地成為南京審計大學圖書館的館員。從此以后,經史子集,左詩右詞,“畫眉聲里推蓬坐,不是看山即讀書”,成了趙煒每日愜意的工作生活狀態。清代學者張潮認為:“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趙煒竊喜自己成了最有福氣的人,每日徜徉在書山詞海中與李太白對飲,對蘇子瞻對弈。
白天上班,不但工作之余勤勉讀書,晚上下班到家后,即使去澡堂泡澡,趙煒也要帶上幾本書,趁休息的間隙看幾頁。每次寒暑假往返于內蒙古老家和南京,最終的行李都是書;平時坐校車上下班時,坐公交地鐵時,每次必攜書以讀;中午從辦公室到食堂的路上,有時也要在口袋里裝上寫滿詩詞的卡片,走路時掏出卡片背誦。
2014年5月趙煒聽說河北衛視正在播出《中華好詩詞》,他躍躍欲試地報了名。幾天后的一個下午,趙煒接到了該節目編導打來的電話。編導在電話里測試了他30多首詩歌,他只答錯了一首。編導在向節目制片人匯報趙煒的詩詞儲備時,標注的是“大神級”。最終,趙煒被定為《中華好詩詞》第二季的選手。這是他的熒屏首秀,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趙煒開始了自己的“觸電”人生。
2015年11月8日,錄制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12月16日錄制江蘇衛視《一站到底》,12月22日錄制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有的選手跟趙煒開玩笑:“趙老師是把所有傳統文化類、答題類節目橫掃一遍呀。”
寓教于樂的段子手
前后錄制21期電視節目的奧秘,除了具備淵博的知識之外,還要求選手具有獨特的人生經歷、才藝。趙煒古典文學、詩詞功底深厚,還非常幽默風趣,他能根據節目特點,創作出與主持人、點評嘉賓、選手互動的幽默段子——
“紀老師,您的經歷太勵志、太感人了。我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對那些外表長得悲催的、內心又自卑的男生們講,男人長得丑不要緊,關鍵是要有才,你看人家紀連海老師,也不比你好看,可是人家成功了,人家那是不靠爹,不靠媽,奮斗的汗水大把抓;不拼臉,不避短,豐收的田野不減產……”“吃飯吃一半,沒菜了;洗澡洗一半,沒水了;上網上一半,沒電了;答題答一半,不答了——那不是我風格!”“地毯是用來走紅的,蠟燭是用來照明的,有了煒哥的加盟,《一站到底》的收視率會爆棚的!”趙煒這些精彩而幽默的語言一下就感染了所有觀眾。
在2016年1月18日播出的《一站到底》節目中,趙煒憑借淵博的知識和幽默的段子,樂翻了觀眾,一舉斬獲了周冠軍。節目播出后,南京審計大學師生的微信圈、各種群、QQ都被刷屏了“我們大學圖書館的趙煒老師表現得太精彩了。”“趙老師給我們南京審計大學爭光啦!”“最有才圖書館管理員”的贊譽不脛而走,觀眾們也親切的稱他為“最有才的段子手”。
2017年8月,趙煒剛剛參與錄制完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推出的9集大型益智文化節目《綠水青山看中國》。選手上場時要做自我介紹,趙煒說了這樣一段話來讓主持人撒貝寧猜測他的職業:“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有很多人在我辦公室門外排隊,有時隊伍蜿蜒曲折,長達幾百米。等到一開門,大家蜂擁而入,你看——有擠掉襪子的,有擠掉鞋子的,有擠掉眼鏡的,有摔壞iPad的,有跌倒的,有崴腳的,有掉了錢包趴在地上苦苦尋找的,有叫苦不迭爬起來仍然拼命往里跑的!”
撒貝寧聽得一臉蒙圈:“你是——超市保安?”
“No!我是圖書館管理員!”
趙煒不僅自己讀詩讀史,還常常利用詩詞來引導、教育大學生們。他看到有同學在圖書館一直玩手機,不看書,不學習,就很替他們惋惜。趙煒知道大學生們從小聽到的大道理太多了,說多了不僅無益,還惹人煩,就跟他們說:“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同學們聽著覺得有趣,趙煒再稍一解釋,他們馬上領會了其中的深意,這比講大道理有意思多了。他們放下了手機,捧起了書本。
初夏,真正的高溫還沒到來,一次巡查閱覽室時,有同學要求開空調,趙煒先說:“開!”同學們興奮地鼓掌,掌聲剛落,他又接著說:“開什么開!”同學們一片笑聲,他就接著說:“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披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同學們已經領教過趙煒的詩詞教育,想想氣溫還沒有超過26度,會心之下,也便不再要求開空調了。
這就是趙煒,他讀詩,讀出了快樂,讀出了幽默,讀出了人生新境界。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