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苓
1
小時候,村里人家不是養貓就是養狗,養貓是為了捉鼠,養狗是用來看家。與貓相比,狗的名聲實在不堪,什么“豬狗不如”“偷雞摸狗”“人模狗樣”,人們在罵架時“狗”字也從口舌之中紛飛而來,千百年來莫不如是。然而,事實上,狗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在我看來,狗比貓可愛得多。貓小時候倒是有趣,可長大了愈發像個高傲的公主,非精制美食不吃,非溫暖小窩不睡,稍不滿意便“離家出走”,任主人家前村后院地找,不野夠了必不回家。狗卻不然,盡可散養著不必勞心費力,果腹有主人的餐后剩飯足矣,睡覺有個遮風避雨處便可,日里跟在主人身邊保駕護航,夜間巡著墻根看家護院,實在是忠誠厚道的守門人。
父親養雞,貓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有成垛的玉米會引來老鼠的覬覦,盡管貓并不是那么熱愛它的傳統美食老鼠,但其身影和叫聲嚇嚇老鼠還是可以的。可父親卻一直想養一只狗,我也是。父親要養狗的理由是狗可以收拾雞棚里的黃鼠狼和刺猬,我的想法卻純粹是因為喜愛和羨慕,以及對貓的厭煩——冬天它整日往我床尾的被窩里鉆。
養狗之事記掛在心上,父親上街閑聊或串門時便會留心誰家的狗又下了小狗崽,提前跟主家打好招呼,給我們留一只,待小狗崽過了滿月長壯實了便抱過來。但狗并不是說養就養的,得看運氣,我們運氣不佳,養了幾次都不成。第一次是小狗怕生,躲在箱子里幾日都不吃不喝,低聲嗚嗚著,大家怕它餓壞了,只得將其送歸原主。第二次抱的是好友小召家那只溫順的黑狗的崽,我每日放學后都去小召家和她一起寫作業,大黑狗平時對我也親近得很,那日去抱小狗時,憤怒的黑狗被主人轄制住無可奈何,卻記住了帶走它孩子的我,當我再一次去她家時,溫順的黑狗暴跳著咬了我一口,沒法子,為了以后我能繼續去找小召玩,我們只能將小狗送了回去。還有一次,那只小黃狗已經養到三四個月,每日吃飯時總是圍著我們的飯桌打轉,很招人喜歡,可它有一個小毛病,常常會跳起來搶我和弟弟手里的饅頭,我們姐弟年幼個子矮,冷不丁便會被它嚇一跳,父親生怕它會咬到我們,不顧我倆哭鬧硬是將它送走了。后來幾次,抱來的小狗總是養不長,一段時間后便蔫蔫的精神不濟,最終死去了。聽人家說,小狗死去一段時間內家里最好別再養狗,之前的狗會留下與狗不利的病毒,養不活的。自此,我家好久不再養狗,而養狗也成了一直橫在我心里的結。
2
真正在我家的養狗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之筆的是一只黃色的土狗,我們叫它黃黃。還記得父親剛把它抱來那天恰好下了大雨,我和弟弟沒法兒出去野,只得悶在屋子里看雨。父親中午小睡后出去串門,回來時一只手撐著傘,另一只手托了一個紙箱子,直向我們姐弟倆嚷:“猜猜我給你們帶來什么好東西?”我們兩個小人兒攀著父親的胳膊耍賴,這時,紙箱里傳來“哼哼吱吱”的聲音,我眼前一亮:“小狗,小狗!”父親將紙箱放在地上,里面果然有一只胖嘟嘟的小黑狗,它一身黑毛,黑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前腳豎起扒著箱體,似不愿被圈在這小小空間里,嘴里還發出“吱吱”的叫聲。它一直叫著,母親心中不忍,說,你們把它放出來透透氣,熟悉熟悉新家,興許就好了。我依言而行,將小狗從紙箱里抱出來,誰知剛把它放在地上,小狗一下子就躥到桌子底下,又沿著墻根往床底爬,最后躲在床底的角落里不出來了。我們在外面“狗狗、狗狗”地喚著,干著急卻無可奈何。父親說:“它剛來,怕生,過兩天熟悉了就好了。”雖是如此說,我心里卻仍忐忑不安,生怕它像那只不吃不喝被送回的小狗一樣,與我家沒有緣分。我與弟弟將一個大點的紙箱側歪,里面鋪了報紙和舊棉墊子,給小狗做了個窩,并在旁邊擺了小半碗摻了蛋黃的小米粥。當晚,小黑狗一直躲在漆黑的床底不肯出來,也就沒吃東西。夜里我們睡覺時,偶爾還能聽見它的“哼哼”聲,但似乎不那么強烈了,估計它是餓得沒力氣了。第二日一早,我剛睜開眼,就聽見地上傳來細弱的聲音,扭頭一看,小黑狗從床底出來了,自個兒到窩邊吃飯去了。母親囑咐我先別靠近攪擾它,免得它又害怕躲起來。我十分歡喜,連連應了,叫醒弟弟離得遠遠地在一邊看,它吃東西的樣子真像一只小饞貓。
別看它膽小怕生,調皮起來卻是天不怕地不怕呢。許是因它身子小,毛茸茸的一團,它常常置我們精心為它準備的狗窩于不顧,轉而鉆進一些窄小和軟的地方睡覺。一日,母親想趁著天氣晴朗曬曬冬天的衣物鞋子,剛拉出箱子,就見一團黑色的絨球窩在父親的棉拖里,定睛一看卻是小狗。似乎不滿于被人打攪了好夢,它睜開圓溜溜的眼睛愣了一會兒,嗖地一下子跑開了,母親卻又氣又樂——棉拖已經被它折騰 得不成樣子了。這還算好的,它還對各種會動的東西感興趣,一會兒追雞,一會兒攆貓,居然還多管閑事地捉住一只豆蟲大的小老鼠撲咬著玩。我們大感興趣,將被它折騰得半死不活的小鼠扔給貓,哪知貓卻不屑一顧,徑自走開。母親怕它真把小鼠吃掉會生病,不顧它的嚎嗚硬是將小鼠丟掉了。它倒是心大,一會子就把這事兒忘了,轉而去撲騰母親織毛衣的線團了,真是個小禍害!
然而,這小東西也有能轄制住它的“敵人”。家里的衣柜上有面全身鏡,一日,小狗不經意間溜到鏡子跟前,扭頭一瞧,咦,鏡子里也有一只小狗,它支棱著兩只耳朵沖著鏡子里的“小狗”吠叫,哪知那小狗有模有樣地學著它的動作,竟分毫不差,它又作勢要去撲咬,卻一頭碰在鏡子上。看戰斗不成,它灰溜溜地跑開了,自此,它再也不去那鏡子前找麻煩了,就算有時要路過那衣柜,它也遠遠地繞著走。我們一家人看見這情景總在那里偷著樂。我想,等哪天它想明白了穿衣鏡的秘密后,恐怕又會天不怕地不怕起來了。
過了兩三個月,小狗開始換毛,原本的黑毛居然變成了黃毛,間雜了些許黑白花紋,成了典型的鄉村小土狗。這時,我們才想起整天“狗狗、狗狗”地叫不太像話。好友小召家的黑狗被她直白地起名為“小黑”, 弟弟因年齡小發言權不夠,我也就順勢給小狗起名為“黃黃”。私底下,我還是覺得“黃黃”比“小黑”好聽得多,溫暖的色彩,輕柔的音調,叫起來既順口又親切。
3
狗是很有靈性的,人們都這么說。
有位老師很有生命情懷,她給我們講過她家小狗的故事。據她講,她家小狗很溫順,能聽懂主人的話。以前農村養雞都是散養,傍晚才將其驅回雞窩里,故而雞下蛋也就沒有固定的地方,而母雞為了保護自己的蛋不被發現,常去麥秸垛或草窩里扒個窩將蛋下在那里藏起來。許是她家的母雞比較聰明,找了一個蓋房剩下的石塊堆的夾縫做窩,將蛋下在那里。家人幾日不見草窩里有蛋,循著母雞下蛋后的“咯咯噠”聲才尋到石塊縫中的雞蛋。只是,那縫在極深極窄處,石塊堆的上面又參差不齊,不太牢穩,雞自然可以跳過去下蛋,人卻難以從上面過去,看得見卻取不到,只得任那雞蛋浪費在那里。很快,她家的狗發現了母雞的秘密,輕輕松松跳過石塊,偷偷將雞蛋叼回來吃掉。不過,此事很快被她母親察覺了,母雞每日都在石縫里下蛋,怎么第二天就沒了呢?經過連日觀察,狗這一罪魁禍首浮出水面,她母親用小棍將狗教訓了一頓,教育它:“咱家就靠這雞蛋賣點錢買油鹽呢,你能幫忙叼出來,怎么能吃掉呢!”令人驚奇的是,第二日一早,她母親串門回來,進大門時沒注意腳下,“咔嚓”踩著一個雞蛋,小狗在旁邊期待地看著她。原來,小狗當真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將雞蛋從石塊縫隙中叼出來擺在大門口的顯眼位置,試圖向主人邀功請賞呢!那個被踩破的雞蛋自然又進了小狗的肚子里,不過小狗的靈性和聰明卻讓它成了一家人的寶呢!
聽完故事我恍然想起,我家黃黃也是很聰敏的呢!
黃黃和我們姐弟熟悉之后,整日追在我倆后面,像個小跟屁蟲似的。我們去上學,它也在后面追著,走了一段路,回頭看看,它還跟著。我有些著急,小狗可不能帶到學校去呀,會被老師批評的。我停住腳步,回頭張開雙臂揮舞著趕它回去,它也停住步子,睜著兩只黑亮水靈的小眼睛望向我。我回頭繼續走,它又跟上來。我心里暗暗著急,飛快地跑起來,偷偷回頭瞥一眼,它也在追著我跑。直等到我轉彎走到大馬路上,它才住了步子,目送我進了學校大門,轉身跑回去了。一開始,我擔心它跟我遠了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母親說,“狗記一千,貓記一萬。” 狗是很聰明的呢,它能循著自個兒留下的氣味找回家。果然如此,它天天送我去上學,卻從未走丟,我方才放心。我和弟弟極喜歡黃黃,放學后一進家門便搶著呼喚它,后來它摸清了我們的放學時間,竟會自個兒跑到路口張望著迎我們,真讓人驚奇。
黃黃吃飯時最富靈性,喜歡展示它的特殊技能。我將饅頭掰成小塊,高高地向它拋出,黃黃眼疾腿快,估算著饅頭塊落下的方位和高度,直起身子前腿騰空,輕輕松松就用口將饅頭接住,吃完后舔舔嘴巴,搖搖尾巴,似乎在向我夸耀自個兒的高超本領呢,我夸它一句,接著拋出饅頭。后來每次都是如此,黃黃吃飯都成了它的個人表演了。
后來認識了一個朋友,她聽完我家黃黃的特殊技能后,也眉飛色舞地向我講起了她家狗狗“騙”人的故事。我一臉驚訝,小狗還能“騙”人?她說,小狗喜歡家人關注它,常用自己的手段來吸引主人的注意。小時候,有一次她放學回家,看到狗狗趴在柴灶旁邊一動不動,連聲喚它也不答應。朋友嚇壞了,哭喊著去找媽媽,咱家小狗死了。她媽媽過來一看,哪有?小狗正睜著眼睛昂頭看她呢。朋友跟媽媽說了小狗剛才的狀況,媽媽便指著小狗的鼻子輕輕訓斥它:“你騙人吧,嚇她做什么,看把她都嚇哭了。”小狗似乎有些心虛,站起來繞著小主人搖頭擺尾,一會兒就把朋友哄好了。
狗作為人們的親密伙伴,其實是很聰敏的,我們的舉動會影響它們的情緒,只有用一顆真心,才能換來相依相伴的感動。
4
許多人喜狗不喜貓,有一個原因就是狗是忠誠的衛士和朋友,它們在主人遇到危險時會忠心護主,而貓,卻常常狡猾地自己先躲遠了。有句俗話稱:“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窮。”狗有著本能的護主天性,昂首闊步、威風凜凜地護衛著自己的家院,就算平時再淘氣,一遇到可能存在的威脅和險情,它們就低吼著戒備起來,那神情,當真令人肅然起敬。
莊戶人家養狗,最看重的就是它們可以看家。黃黃大了后,不能整日睡在屋子里,父親在大門口給它做了個窩。黃黃的新家是一口因缺了一角被廢棄的舊缸,將缸橫躺下,后面用沙石墊得與前口同高,里面鋪了軟軟的麥秸和一個舊墊子,居然看起來像模像樣。母親說,這窩可真不錯,密不透風,陰天下雨也有遮蔽,可比石頭壘的還強。黃黃似乎也很滿意它的新家,圍著新家來回轉了好幾圈,就跟得了糖果獎賞的小孩子一般,逗得我們直發笑。將黃黃的窩安在門口,實在是父親的明智之舉。黃黃耳朵靈敏,聽得出自家人的腳步聲,一旦門外傳來陌生的聲響,它就沖著大門“汪汪”吠個不停,實在是護院的好手。有一段時間,村莊附近小偷猖獗,牛羊、糧食被半夜偷盜的情況頻出,這時,黃黃的作用便顯出來了,它每日房前屋后地走,聽到陌生的動靜就吠叫示警,我們一家人大可以放心安睡,高枕無憂。
其實私下里,我一心要養狗還是因為羨慕好友家小狗的忠誠護主。在黃黃沒到我家來之前,從小到大,我被狗咬過好幾次。但其實,我從未主動去招惹它們,不是我的錯,是它們因其主人誤將我當作敵人的。有一次,我與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兩人一組手臂互相交握組成“大炮”,向其他“敵人”碰撞進攻。我的伙伴是小文,正當我倆的“大炮”沖向對手與之酣戰時,她家的灰狗突然沖上來照著我的大腿就是一口。我哇的一聲哭了。大伙兒不約而同地停戰,小文手足無措地跑去找大人,等我被不知哪家大人拖著用肥皂水洗完傷口后,還是委屈得不行:它為什么咬我啊?我是它主人的隊友啊,要咬也該去咬“敵人”啊!母親本來十分緊張我的傷口,聽了我的抱怨又哭笑不得:“誰讓你跟小文胳膊扭著胳膊呢,它以為你跟她打架呢,不咬你咬誰!”我這才知道,灰狗之所以咬我,是在用它自己的方式保護小主人啊!對灰狗的怨恨頓時消失,卻多了些對有狗保護的小文的羨慕。后來,聽說小文的父母把灰狗狠狠教訓了一頓,又按著它剪了一撮狗毛送來我家,那狗毛被母親燒成灰兌水硬灌進我的肚子,說是防止狂犬病的。說來也怪,我被狗咬過多次,每次都是如此處理,從未打過疫苗卻平安無事,許是狗的忠心耿耿所護佑的吧!黃黃長大后,我領著它去找小伙伴玩,有了這個“小保鏢”,我也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一番了。
5
說實在的,除了自由些,黃黃在我家著實沒過上什么好日子。雖然我與父親、弟弟都盼著養狗,但母親卻一直是態度曖昧、不甚積極的。照她的想法,貓可以養,因為貓吃得少,一小碟粥泡點碎饃就夠了,可狗不行,狗食量大,吃得多,我們家可沒那么多糧食給狗吃。于是我們與她爭辯,貓雖吃得少卻挑食,光喂它剩飯饅頭它理都不理,直接爬上櫥柜去偷吃,咱家剛買的魚啊肉的,被它偷吃多少次了;但狗不挑食也不會爬高,咱吃飯剩的粥飯菜湯給它吃就夠了,了不起就多搭上個饃,但人家狗不是還給你看家了嘛!經過我們的軟磨硬泡,母親不再反對,但黃黃的待遇卻是不高,平日里剩下點菜湯鍋底就直接倒在它的飯盆里,再好也不過掰個干饃給它。偶爾有人家結婚吃面母親去坐席,席散后打包回來點吃剩的雞魚肉菜給它,就是難得的美味,高興得它前跑后跳地圍著你搖尾巴。有一天,母親去走親戚,家里恰好饃沒了,父親便去奶奶家蹭了一頓飯,回來才想起狗還沒喂,居然抓了兩把雞飼料用水和成漿糊喂給黃黃,母親回來看見狗盆不禁替黃黃委屈:“你就不能給它熬點玉米糊啊,咱家狗還真可憐!”盡管如此,但黃黃依然毫無怨言,平日里快活自在地玩耍,一有動靜就支起耳朵忠誠勇敢地守住家門。
雖然黃黃已經不在了,但每次看到被主人牽著的寵物狗時,我都會想起它自由奔跑的矯捷身影。城市里的寵物狗失去了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不會再發出“生人勿近”的吠叫,連看門護院的本能都已經喪失,成了人類豢養的“貴族”。
曾有人跟我說過她家泰迪犬寶寶的生活:住單獨的小房間,有專門定制的衣服,吃國外進口的狗糧,每月去寵物商店洗澡體檢,生活比當前許多年輕人舒適講究得多。后來,聽說這只備受寵愛的泰迪犬被主人放在書桌上時不太老實,自己掉在地上摔斷了腿,竟因此日漸消沉郁郁而終了。我又想起那人見了大學食堂的飯菜后說過的那句話:“這都是些什么東西,我們家狗都不吃的。”是啊,她家的寵物狗過著優渥的生活,卻在安樂中喪失了作為犬類的野性奔放,實在是可憐、可嘆;而說出“我們家狗都不吃”的狗的主人,恐怕在自詡高貴中丟掉了為人的謙和高尚,更是可悲、可笑!
從城里回家,聽到鄰家犬吠和主人的喝止聲,我又開始懷念黃黃了,同樣地,因黃黃而懷念所有富有靈性而忠心勇敢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