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山
(新疆地礦局第二區域地質調查大隊,新疆 昌吉 831100)
該礦地處阿爾泰地槽褶皺系次級構造單元額爾齊斯褶皺帶內的克蘭復式相斜中,與巴拉額爾齊斯背斜相接。克蘭復式相斜控制著泥盆系地層的總體展布,其構造發育,巖漿活動頻繁,變質作用淺-中等,特別是自西向東的一些列次級復式向斜構造,為該區有色金屬、和色金屬礦產的產出與展布提供了有利條件[1]。
該礦行政隸屬新疆富蘊縣管轄范圍,在該縣東南區域的方向上分布,距離縣城大約有30公里,喀拉通克銅鎳礦主要分布于其南部方向內,與之相距大約5公里。準噶爾褶皺系以及阿爾泰褶皺二者相互交接的部位是該礦的主要所處位置,該區為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的西側地帶。區內具有非常突出的巖漿以及構造特征,為區內成礦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石炭系地層以及泥盆系(古生界)地層在區內廣泛發育,第三、四系地層較為次之屬新生界[2]。
(1)地層。北塔山組(中泥盆統)在區內廣泛發育,尤以礦區中心地帶尤為突出,呈NWW—SEE向進行分布,碎屑巖夾碳酸鹽巖以及火山巖(海相)建造使其主要的巖性特征,為區內容礦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都喀拉組與之呈現接觸特征呈現整合接觸,南明水組與之接觸特征為斷層特征。由于巖性的差別,主要有4個巖性段劃分。
(2)巖漿巖。石炭紀巖漿巖以及泥盆紀巖漿巖非常發育,屬華力西期,區內沒有明顯的侵入巖特征,區內發育有非常明顯的火山巖。①侵入巖。此類巖石尤以斷裂帶的位置上比較發育,主要隨著北西向進行展布,規模大小不一,有的僅僅在幾米內,有的則在200m以上,閃長玢巖以及閃長巖是主要的巖性特征。②區內礦產與巖漿巖存在的聯系。鈣質砂巖以及矽卡巖與火山碎屑巖等是礦體的主要產出巖石,擅長玢巖以及閃長巖等與礦體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通過分析火山噴發沉積與該區礦體的形成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同時熱流活動以及巖漿侵入活動在其后期階段的作用與該區礦體形成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不僅為礦體形成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而且也有豐富的熱液作用條件。
(3)構造。斷裂構造主要呈現NNW向以及NW向展布的斷裂,有以后者比較突出,區內礦的控礦以及導礦都受其影響。前者沒有太大規模,斷裂特征呈現平移特征,礦體以及地層都受其破壞。
(1)礦體特征。礦體有的呈現獨個的磁鐵礦,同時還有很多金銅礦體,目前有10個礦體被圈出,其展布特征主要分布方向為NW-SE向,主要成帶狀存在。區內共圈出7個工業礦體分表標注為(Ⅰ-Ⅶ號)這些礦體主要產于北塔山組第三巖性段(中泥盆統)。并表現為多層特征,閃長玢巖以及矽卡巖褐鈣質砂巖與凝灰巖等是其主要的圍巖特征。巖層展布特征和礦體非常類似,不僅具有明顯的紋理而且層理特征非常明顯。銅金含量在磁鐵礦內分布非常不均勻,蝕變特征與之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銅金礦化比較優越的區段具有非常突出的圍巖蝕變特征。通過分析認為,疊加作用主要發生在其后期階段,主要是熱液對礦體的疊加。因此作用存在不同的程度,銅金含量在鐵礦體中也表現不一,有的礦體銅金非常高,可以以單獨的礦體而存在。而且礦體的形成中也存在矽卡巖類型的礦體。
(2)礦石特征。①綠簾石矽卡巖以及自然特征是區內礦石的主要特征,區內后期階段的熱液疊加對原生沉積磁鐵礦形成很大影響,而形成銅金磁鐵礦型特征。尤以礦體中心區域內最為多見,也是其重要的主體。②自然金以及黃銅礦和磁鐵礦與孔雀石等是其主要的金屬礦物。白云母以及石英和綠泥石與透輝石等是其主要的脈石礦物,磁鐵礦是其重要的工業礦物,有的呈現條帶狀,有的呈現致密塊狀,有的則為斑雜狀特征,赤鐵礦以及褐鐵礦等尤以地表氧化可見。
(1)礦床具有明顯的層控特征。老山口以及喬夏哈拉二者相互之間的位置上發育該礦的主體礦體,且層位非常穩定,雖然這兩者之間存在非常大的距離,含礦層位卻具有一致性的特征。礦體都呈現多層的產出特點,圍巖與之保持類似特征產出,切層特征未發現,沉積層位對區內鐵礦形成起到了和那后的控制作用。北塔山組是該區鐵礦的主要賦存地帶,尤以第三巖性段最為突出,和一二巖性段相互配合形成該區火山活動的一個旋回。安山巖主要分布在第一巖性段中,安山質凝灰巖主要分布在第二巖性段中。結晶灰巖以及鈣質砂巖等主要分布在第三巖性段中。鐵礦未在這兩個巖性段中進行分布,第三巖性段是其主要的賦存部位。
(2)成礦熱液的來源。火山噴氣是磁鐵礦物質的主要來源,然而在其形成階段,有很多降水北參入其中。
(3)成礦物質的來源。根據硫同位素結果,說明黃鐵礦主要是由地幔而來,黃銅礦同樣如此,額爾齊斯深大斷裂是其礦區的主要分布斷裂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成礦過程中這些深大斷裂為成礦物質提供了非常有利的通道和運移場所,使得含礦熱液不斷使得較深的位置逐漸向上部運移,特定的作用影響下,礦體就此形成。
該礦由多種金屬相互伴生,銅金鐵等都比較富,礦床規模雖然不大,但富集程度很高,層控-夕卡巖型礦床成因是在對該區進行充分總結的基礎上得出的結果,在區內進一步找礦工作,應當針對如下區域重點加強研究工作:①由于該礦存在非常突出的層控特征,而且虞城縣多層次性特征,為使區內尋求找礦突破,可以針對深部開展重點的研究工作,可望尋找到規模較大的金銅鐵礦體。②根據區內的圍巖蝕變特征,應當重點加強矽卡巖化區域的找礦工作,尤其是閃長玢巖侵入的區域,有望尋求到新的找礦突破。
[1]郝延海,聶新坤等.新疆塔什庫爾干縣孜利吉爾一帶多金屬礦普查地質報告[R].2014,(04).
[2]燕寧,李社宏,陸智平,王飛,李發明.青海省興海縣索拉溝銅多金屬礦成礦地質特征與礦床成因[J].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15,01:16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