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圖》可以稱得上“鎮國之寶”,是唐代畫家韓滉惟一的傳世名作。
《五牛圖》一經問世便成為收藏的熱點。北宋時,它曾被收入內府,宋徽宗題詞簽字。元滅宋后,大書畫家趙孟頫得到了這幅名畫,如獲至寶,留下了“神氣磊落、希世明筆”的題跋。清代,《五牛圖》被征召入宮,乾隆皇帝非常喜愛。
清朝末年,《五牛圖》被轉到中南海瀛臺保存。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這件稀世珍寶從此落入外國人手中,命運變得顛沛流離。
1950年初的一天,周恩來總理收到一位香港愛國人士的來信。信上說:當年這幅被八國聯軍劫走的《五牛圖》,近日要在香港被拍賣,他本想購買下來使之重回祖國,但是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元,他個人無力購買,于是寫信給總理,希望政府能夠出資收回。
當天晚上,周恩來就給新華社香港分社發出緊急電報。香港分社秘書黃作財收到這封電報,馬上向他的哥哥、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匯報。當時,拿在黃作財手上的這封電報,只有八個字:不惜代價,搶救國寶。
可10萬港幣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在當時的香港。這時,黃作財兄弟又接到中央電報。報文上說,如果這幅畫是真跡,馬上可以去中國銀行提款!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想得到這幅畫,還成立了搶救小組,甚至連把國寶運回去的輪船都準備好了。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黃作梅失蹤了。原來,自從兄弟倆頻繁出入拍賣行之后,他們就發現自己身后常有國民黨特務跟蹤??蓵r間一天天過去,哥哥始終沒有音訊,眼看拍賣時間已到,弟弟黃作財提著巨款來到拍賣公司。誰知,這時拍賣公司卻突然宣布 《五牛圖》撤拍。黃作財非常沮喪,可當他回到辦公室之后,卻發現哥哥回來了,而且就坐在辦公室里,靜靜地欣賞著這幅《五牛圖》。
原來,黃作梅發現自己被跟蹤后,就主動玩了個“鬧失蹤”的把戲。倆人一明一暗,弟弟在明,和拍賣公司打交道,吸引大家的注意。而哥哥在私下里,不停地做一位香港實業家吳蘅孫的工作。吳蘅孫就是這次拍賣的委托方,他從國外購得《五牛圖》,但由于企業破產只能拍賣寶物。
更富戲劇性的是,打算拍賣的《五牛圖》底價是10萬港幣,可黃作梅和吳蘅孫聯系上之后,吳蘅孫愿意以6萬港幣賣出。黃作梅兄弟就這樣以沒有預想到的低價搶回了寶物。當晚,《五牛圖》就經由廣州運回了北京,如今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