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頌蕓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近些年,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水平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在變電站的建設中逐漸應用了現代化高科技技術,但隨著運行水平的提升,也逐漸暴露出了變電站建設的不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雷電防御措施不完善,導致我國變電站運行一直受雷電危害的威脅,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必須提高變電站電氣設備的防雷水平,采用科學的防雷技術,降低雷電危害對變電站電氣設備的影響。
常見的雷電危害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直接雷擊,這種雷擊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利用了電流自身具備的特性,使其在遭受雷擊過程中因雷云產生的過強電流,直接造成電氣設備損害。第二種是感應雷擊,這種危害下雷云是出于持續、集中電流放射狀態,所以會在放點過程中發生靜電感應與電磁感應,這樣作用到電氣設備上就形成了感應雷擊危害。第三種是雷電過電壓對電氣設備的損壞,在雷擊過程中,無論是哪種形式帶來的強大電流,都會使電氣設備的導線產生過電壓,這樣導線就會將過電壓傳遞給電氣設備或用電建筑物,造成嚴重的危害。第四種是電磁脈沖輻射的危害,雷云在持續放電時,電流的強度是不相等的,而且變化沒有規律可循。
接地技術分析,電氣設備接地能夠有效地防止電氣設備遭受雷擊危害,使雷擊過程中產生的電流直接導入大地中,防止過強的電壓涌入到電氣設備中。但是接地網在建設過程中具體的電阻值是不相同的,所以接地技術運用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分析,盡可能降低電阻對接地技術的干擾,從而防止電位不斷升高對帶暖氣設備產生的侵害。
均壓技術分析,其是指通過接地母線帶的設置,將變電站中各項電氣設備以及用電建筑和導線與接地母線帶相連接,并做好固定處理,使各個接地點的電位處于相等,這樣當雷電放射出強電流時,無論電流經過電位是否出現升高情況,都不會對范圍內物體產生不利影響,從而降低了因雷電危害出現火災或爆炸的情況。
分流技術分析,這項技術是通過對分散器的安裝將雷擊產生的電流分散給接地裝置,將電流均勻地分散,從而流入到大地,這樣雷云持續放射電流時產生的電磁感應就不會對電氣設備造成強烈的干擾,而且也不會流入工作區范圍內,但是在進行分流時,建筑物外殼以及變電站外部也要進行接地,將各主線進行放射性連接,但不能出現竄接,從而限定電位的升高,防止對電氣設備造成影響。
(1)安裝避雷針設備。將避雷針裝設在變電站上,能夠防止變電站整體遭受雷擊侵害,但避雷針的位置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尤其是避雷針、接地裝置以及配電裝置之間的距離,要通過科學計算,使三者能夠互補干擾,充分發揮出作用。
(2)安裝避雷線。避雷線的安裝可以有效的保護變電站導線進出的部分,這樣能夠強化對主變壓器的保護,防止雷擊危害對主變壓器造成的損壞,所以,在安裝避雷線時其位置的選擇最好圍繞主變壓器,在其附近進行安裝,這樣的效果最佳。如果變電站使用的是35kV的線路,可以采用全線范圍內安全避雷線的方式,降低雷擊損害。例如,某35kV電力線路的進出線長達1000m左右,在1000m范圍內進行避雷線裝設,就能有效控制進出線的安全,降低其遭受雷擊對變電所電氣設備造成的影響。
(3)安裝避雷器。雷電波的放射是從強到弱的趨勢,所以在安裝避雷設備后,雷電波的勢能會逐漸減弱,但并不代表對變電站電氣設備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像變電站中主變壓器等自身絕緣能力差的設備,就經常遭受雷電波的損壞,所以,為了降低雷電波的傷害,可以在絕緣能力差的設備安裝避雷器加以保護。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保護變電站各項電氣設備的運行,必須解決雷擊對變電站運行造成的威脅,所以在進行保護措施實施時,要選擇合理的接地技術,將雷擊傷害控制到最低,實現變電站持續、穩定、安全運行。
[1]武學亮.淺談變電站電氣設備接地防雷安全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2,24(23):140.
[2]錢曉永,徐耀輝,連輝林等.煤礦變電所及其電氣設備防雷措施研究[J].機電信息,2012,16(12):31-31,33.
[3]何存勝.淺談變電站電氣設備接地防雷安全對策[J].大科技,2014,20(5):82-83.
[4]溫振興.淺談變電站電氣設備接地防雷安全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