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婷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濟源 459000)
智能化是未來社會技術的發展趨勢,將滲透到智能變電站的每一個方面,例如:發電站發電、電力運輸、電力配置、用電方式、通信方式等,智能變電站的重要核心環節是自動化系統,自動化系統通常采用雙星型的網絡結構,從而能夠更為簡單靈活地實現相對應的網絡需求,文章將主要從智能變電站需要滿足智能電網的平穩運行角度來對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進行分析討論。
(1)發展現狀。從變電站的發展過程來看,大致可以分為這3個階段:傳統變電站、數字變電站、智能變電站。在相關的變電站的自動化技術和相應的硬件設備方面,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先進性遠高于我國,在一些相對發達的國家,變電站已經實現全部自動化,不需要人力進行監督和管制。如果出現什么意外情況,變電站內部的調度中心會進行實時監控處理。我國的變電站發展相對比較緩慢,但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我國智能化變電站的智能程度和自動化系統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仍然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2)智能變電站的系統安全性。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主要核心就是保護、監控的安全程度,由于智能變電站的保護、監控功能的任務復雜、而且需要實現的功能環節較多,因此在各單元之間進行共同作用的功能性和響應時間就會相應的延長,其中在對于各個子單元進行功能保護和數據傳輸時,會相應地降低自動化系統的工作效率。智能變電站的通信部分的安全可靠性將直接決定整個智能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能否穩定和安全的運行。為了提高智能變電站的可靠性,通常會配置雙星網絡來實現網絡冗余,但是由于不同的廠家有不同的生產標準和生產規格,所以很難實現兩者之間功能的互相切換。
(1)信息共享。智能變電站為了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通信標準和信息模型規范,從而改變不同廠家之間設備不能無縫對接的問題,就需要設置相應的轉換器,但是隨著自動化系統的復雜度、維護程度等不斷提升,還有智能變電站的其他功能都需要相應的系統升級,以提高信息傳輸、共享的簡便化程度。將所有設備的全部按照 IEC61850來建立相應的通信接口,實現各個設備之間的無縫對接,不需要對不同的功能按照建立自身的信息采集、傳輸等,從而合理減少各軟件之間的重復投資,進一步實現真正網絡資源的數據共享和資源共享,最終實現滿足信息交換過程中的時效性的目的,達到功能控制和保護的要求。
(2)智能化操作。智能變電站的最大優勢便是能夠實現最大程度的智能,對于智能變電站進行具體操作的時候,可以通過相應的程序操作,同時系統可以自動接收關于智能變電站的大部分功能指令,同時還能根據相應的監控、調度中心的相應指令做出對應的指令執行,從而智能的自動完成運行過程中的相關設備的操作。在技術水平達到要求的情況下,智能變電站還可以實現無人值班的工作模式,變電站的所有相關設備都能夠被變電站的系統監控所捕捉到,這一模式的運行可以實現和真人值班一樣的操作效果。智能變電站的監控系統還能夠及時地將系統故障傳輸到該變電站的調度中心,但是由于處在無人值班的模式當中,因此就不能及時地對故障進行相應的維修。
(3)安全性。智能變電站將所有的功能實現統一集成性,從而實現具體過程的協調配合,能夠有效避免一些操作失誤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在實現功能保護的時候可以不用去相應的設備操作間,避免因為任何的不當操作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
建設智能電網是我國電網將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而智能變電站又是智能電網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此變電站智能化的發展是技術進步的必然趨勢。應該努力達到智能變電站設備信息數字化、功能綜合集成化、工作狀態可視化、和信息互通的高能化,從而實現變電站和各級電網之間的有效互動,保證電網安全平穩的運行。
[1]晁東東.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建設方案探討[J].電子世界,2013(18):66-67.
[2]胡紹謙,李力,朱曉彤,等.提高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工程實施效率的思路與實踐[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7,41(11):17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