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以前沒有發明紙,那時,人們把信寫在特制的木板上,這種木板一般為長條形,稱為“牘”,因其長度為一尺,所以又叫“尺牘”。信寫好后,古人就用大小相當的一塊木板蓋在“牘”有字的一面上,這塊木板稱為“檢”。“檢”與“牘”要用繩子系在一起,為保密起見,古人又在“檢”的中心位置挖鑿出一個小圓孔,系好的繩結就塞在這個圓孔里,然后填泥砸實,在泥面上加蓋印章,這叫“封泥”。如今,在一些古墓中還能發現這種加蓋印章的“封泥”,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后來幾經演變,“封”便成了修飾“信”的量詞。
家教世界2018年16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