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標
(浙江天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4)
(1)園林植物景觀的發展狀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發展至今,我國的城市園林建設已經受到了城建規劃人員的認可和歡迎,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園林建設的發展,與此同時,關于園林建設方面“種植設計”等理論知識研究也隨之出現。我國在進入二十世紀后,就風景園林設計方面而言,開始引入了生態學,同時“生態園林”等理念應運而生。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在風景園林建設的理論方面已經有著較為豐富的理論研究,立足于此基礎,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總結了一系列規劃設計植物景觀的程序和方法。在設計園林作品的過程中結合相應的程序和方法,能夠設計出更多的優秀作品。針對現階段風景園林的建設情況,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及其方法需要與時俱進,進行及時地更新和發展,從而對現階段我國風景園林建設所提出的需求予以滿足。
(2)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和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園林建設規模也在隨之擴大,因此也就對風景園林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但是,園林設計師在設計植物景觀規劃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對植物宏觀規劃進行較為全面地了解,同時缺乏思考意識,因此也就導致了在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難以打破傳統設計理念的束縛,從而導致其只是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對植物景觀進行規劃和設計,只對植物景觀規劃的表面給予過多的關注,卻忽視了植物景觀所起到的藝術作用。除此之外,設計師在對植物景觀進行規劃時,還要對其所具有的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予以高度關注,然而這也正是當前發展過程中設計師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可以說,風景園林設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植物景觀價值的衡量是在其設計完成后才能夠進行,但是,園林設計師在設計規劃的過程中因為不了解植物的尺寸,不熟悉苗木的種類,最終導致植物景觀的設計效果和實際取得效果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而也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1)對植物景觀的現狀進行分析。在對植物景觀進行規劃設計時,①要對植物景觀的現狀進行分析,收集相關資料,考察現場的實際情況,從而更好地了解水文情況,進而更好地收集適合此地理環境發展的植被;②對園林場地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例如植物的資源、地形條件等等;③在植物景觀的工程中對周邊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對整個場地的綠化面貌以及綠化情況都要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從而為后期工作的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2)對植物景觀的空間進行規劃。在當前風景園林的發展過程中,植物景觀占有著較大的比例,一般情況下,園林中綠化用地占綠地面積的7/10,這決定了植物景觀的規劃情況以及合理布局同植物景觀規劃項目的成功與否之間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在對植物景觀格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植物景觀空間呈現出多樣化,同時具有較大的變化范圍。在對植物景觀進行詳細的規劃時,要對植物景觀的疏密以及排列情況進行重點關注,值得強調的是,植物景觀空間所具有的疏密性是指針對地表而言,植物的覆蓋范圍,包括了密林、疏林和疏林草地。社會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同時,風景園林的規劃尺度也隨之增加,功能需求也隨之增多,因此這就要求了在對植物景觀空間進行規劃的過程中,要將不同空間類型作為規劃的依據,對植物景觀空間進行合理的配置,最終使整個植物景觀項目得以把控。
(3)對植物景觀的時序進行規劃。所謂的時序變化是指每一天的變化和每一年的變化。植物景觀每一天的變化表現在尺度相對狹小的空間,而每一年的變化表現在季節性的變化上,與此同時,這也是植物景觀自身所具有的特點。植物景觀因為年變化,使得其在一年四季中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展現出不同的景色,因此就要對植物景觀所具有的時序性進行規劃。
(4)對植物景觀的用地情況以及結構情況進行明確。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和風景園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植物景觀的規劃對風景園林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植物景觀的過程中,就要對植物的結構、植物的景觀特色等進行規劃,對相關的指導思想進行明確,將植物景觀當前的發展現狀作為依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對植物景觀規劃方案的設計。在對植物景觀規劃方案進行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景觀規劃的內容,深化植物景觀的概念,將概念設計和風景園林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概念設計更為具體,使其更具可行性,最終保證植物景觀設計得以有效實行。對植物景觀規劃方案設計包括了對空間的設計、對植物材料的選擇以及平面、立面設計三個方面。在不同的設計環節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保證在植物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空間感。
在風景園林不斷發展的今天,植物景觀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凸顯,因此相關的設計人員就要對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給予高度的重視,在設計的過程中采用合適的設計程序和方法,最終促進風景園林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