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櫟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5)
《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是機電類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近幾年來,作為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不可缺少的《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教學改革建設,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但目前尚處起步階段。現有的《電機與電氣控制》教學內容雖然很注重與專業實踐聯系的緊密性,但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處在教學主導地位,還是處于“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狀態,只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比較缺失,這將成為制約高職人才能力培養的瓶頸。為使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能夠有效結合,同時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教學的過程當中,文章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的設置是根據崗位的需求來進行設立課程的,學生的能力是通過一系列相關的課程實踐來進行提升的,要將教學內容和以后從事工作要求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遇到的問題,以此來適應將來在工作崗位上遇到多變的能力需求,提高自身的社會和崗位上的應變能力。所以開始把教育的目的改為培養學生的工作需求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本課程內容的改革上,就是要在專業技能內容上加入創新內容。如:在進行電動機電氣控制線路接線環節時,講授了常用電氣控制設備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結構后,要求學生能夠分組進行討論,首先畫出點動控制電路圖,經教師檢查無誤后再討論如何畫出長動控制電路圖,再經檢查無誤后繼續討論如何畫出聯動控制電路圖。電路圖畫完后,就分別進行接線,經教師檢查無誤后通電,看電動機如何按控制要求進行轉動。通過這幾個教學內容,既鍛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又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從學生“學”到學生“創”。點動、長動的課程內容書本上有,聯動的內容書本上沒有,需要學生自己去思索完成。最后還要求學生能根據以往所學,自己設計幾種電氣控制電路,要求能完成相應的控制過程。這樣的內容安排會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現代教學中,學生逐漸成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擁有的能力不能僅限于老師所教的,老師只是在學習道路上幫助學生進行設計、組織、咨詢和引導。在教學的設計上應該要把工作崗位的情景真實結合到學習的課程內容里面,讓學生真實體驗崗位的操作方法和流程。例如:在進行電動機基本電氣控制線路接線環節時,不再是老師根據電路圖一步一步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動手接線,而是在講授了幾種常用電氣控制設備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結構后,相關的點動、長動、聯動控制電路圖全部是要學生自己來進行設計和接線,要他們分組進行討論確定。這種教學方法能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讓課堂更加生動,同時能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合適的考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優化學生的學習風氣,促進整體的教學效果。傳統的考核方式都是以筆試考核的方式,這樣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重新設計的考核方法避免了這個現象的發生,同樣是采用百分制的分數制度,但是在這百分制里面,筆試考核只占五分之一,平時上課過程的個人表現占五分之一,實踐和動手能力考核占到五分之二,而最后的五分之一放在對學生個人創新能力考核上。對實踐和動手能力主要考核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對每一個步驟的掌握是否到位來考核,通過每一個步驟的完成程度來考核打分。而在對個人創新能力的考核上,除了基本的技能之外,還要加入自己的創新之處。每一步的考核都會給出量化的標準,最后核算出總成績。《電機與電氣控制》是一門講究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應用型課程,也能很好地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在考核中加入對個人創新能力的考核,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在“學”之后積極去“創”,從而把“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現狀提升為“老師引導、學生學、學生創”。
對《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的創新教學改革的探究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重心,教學改革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狀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入手,把對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課程教學。通過實踐,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顯著。當然,除了教學改革之外,教師的思想觀念也要改變,教師的職業素養也要提高,這樣才能在創新教學改革的這條道路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