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如期加息 全球央行殊途同歸
美聯儲近日在12月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由1.0%至1.25%上調到1.25%至1.5%,至此,美聯儲今年共三次加息,且預計將于2018年加息三次。同時,全球各大央行均已步入逐步退出寬松政策的路上。英國央行11月宣布加息25個基點至0.5%,同時維持資產購買規模不變。歐洲央行則已經啟動溫和的削減量化寬松政策,將月度購債計劃從600億歐元削減至300億歐元,并從2018年1月起延續九個月,此舉意味著歐元區超寬松貨幣政策時代正在結束。而在11月底,韓國央行宣布加息25基點至1.5%,為6年多來首次加息。
世行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至6.8%
世界銀行12月19日發布《中國經濟簡報》,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6.8%,超過10月份預測值0.1個百分點。簡報指出,在全球貿易復蘇的背景下,凈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連續三個季度為正值;企業信心上升,就業機會持續增加;資本外流企穩,人民幣升值。
美債收益率持續處于高位 全球10年期債市收益率上漲
11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處于高位,最高曾達2.42%左右。同時,近期美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飆升至2.17%,不僅創下今年內新高,也是2011年以來最高點。環顧全球,近來國際債市中并非只有美債收益率“一路走高”,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國債收益率也在數月內相繼攀高。例如,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9月7日跌破1%后扶搖直上,10月突破1.4%,達2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于10月25日達到0.51%,雖較7月最高點回落,但仍高于上半年最高點。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呈現相同走勢,9月初跌至零點下方后一路上行,截至10月末,回升至0.07%。經濟學家表示,整體來看,全球相對較好的第三季度經濟數據是本輪全球10年期債市收益率上漲的主因。
IMF肯定中國加強金融監管舉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最新《中國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充分肯定中國近年來經濟和金融體系改革發展取得的成果以及為加強金融監管所采取的舉措,同時建議中國進一步采取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加強對金融集團的監管,提升前瞻性綜合風險分析,有針對性地增加銀行資本,降低潛在風險并強化危機管理框架。
英國11月通脹升至近六年最高
12月12日,英國最新通脹數據出爐,數據顯示11月份英國CPI通貨膨脹上升至3.1%,為近六年來最高。對于薪資增長僅為2.2%的英國家庭,財務的緊縮繼續。英國統計局稱,通脹主要來自于機票和電腦游戲價格的上升。食品價格平均同比上升4.4%,蔬菜和燃油價格分別同比上升了7.4%,魚類價格更比去年同期大漲9.3%。但除去能源和食品之類波動性較大的商品,英國核心通脹當月上升2.7%,已經連續四個月處于平穩狀態。
亞投行首次牽手歐洲投資銀行
3.35億美元貸款助印度修地鐵
12月12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公告稱,董事會已經批準了3.35億美元的貸款,用于印度城市班加羅爾修建地鐵100%的地鐵項目,這將減少交通和污染,增加印度的就業和流動性。此外,班加羅爾地鐵R6線項目是亞投行首個地鐵項目,也是首次與歐洲投資銀行(EIB)的聯合融資。項目中,EIB是融資主導方,出資5億歐元。
責任編輯:李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