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新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著重大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7年全球經濟呈現向好態勢
對于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習近平主席2017年11月10日在出席越南峴港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時作出了最權威的闡釋。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盡管仍然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但全球貿易和投資回暖,金融市場預期向好,各方信心顯著增強?!比蚪洕蚝脩B勢,主要反映在經濟增長、投資增加、貿易改善,及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價格的上升方面。
2017年全球經濟呈現令人鼓舞的向好態勢。過去幾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通常在年中多次下調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初預期,而今年IMF已分別于4月和10月兩次各上調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0.1個百分點,終至3.6%。
2017年,中國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同時,經濟保持了較高速度的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做出突出貢獻。截至目前,IMF在今年已四次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期,最近一次是今年10月份,IMF將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期上調至6.8%,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深化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IMF預測,2017年亞洲地區整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54%,而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將高達34.6%。伴隨著同全球經濟緊密交融、相互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功不可沒。
中國經濟增長推動了全球經濟增長,同時國際外部環境的改善也為中國經濟進一步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首先,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率普遍提高。IMF預計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2.2%,日本為1.5%,歐元區2.1%,其中德國達到2%。此外,令人欣喜的是,在經歷了去年的經濟負增長后,俄羅斯和巴西今年都將實現正增長。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在2017年首次實現共同增長。
其次,全球貿易有所改善?;仡欉^去幾年,國際貿易增長率曾一直低于本已低位徘徊的全球經濟增長。2017年,這一狀況發生改變。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預測,2017年全球貿易增長率將達到3.6%,同預計的全球經濟增長率持平,這是近五年來首次出現可喜變化。
最后,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石油價格出現了企穩向上的態勢。最近石油價格基本穩定在60美元/桶上下的水平。石油價格的企穩向上,對原材料輸出國特別是石油輸出國有重大影響,對全球經濟也有進一步的影響,這需要全方位的分析。
2018年需要密切關注的外部環境政策點
當前,全球經濟還存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2018年,需要對外部環境方面的以下三個重要政策點進行密切關注。
第一,美國的稅制改革。特朗普政府將要實施的稅制改革,可以說是自美國里根政府之后美國歷史上最大幅度的稅制改革。這一改革,就是要通過大量削減稅率來刺激經濟并提高競爭力。特朗普總統希望在今年圣誕節之前完成稅改法案,目前美國政府內部仍在進行博弈,但是眾議院已經通過了稅改法案,此法案最終被通過的可能性極大。一旦通過,那么1.4萬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將對美國稅收產生怎樣的影響?對美國的赤字平衡產生怎樣的影響?對美國的競爭力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國際資本市場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這些都需要密切關注。
第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2015年底,美聯儲正式啟動利率正?;M程。2016年底,美聯儲再次提高聯邦基金利率0.25個百分點。雖然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提高的速度很慢,但是這一進程在不斷持續。今年美聯儲已經兩次提高聯邦基金利率,預計12月會第三次提高聯邦基金利率?,F在資本市場普遍預測,明年美聯儲會提高聯邦基金利率3~4次。與此同時,美聯儲從今年10月份開始啟動了資產負債表“縮表”進程。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規模已從危機前的1.5萬億美元上升到目前的4.5萬億美元,上漲了3萬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從今年10月份開始,美聯儲將每月削減100億美元的債券持有水平,并且每3個月削減的數額將提高一倍??梢钥闯?,美聯儲正在雙管齊下,調整其貨幣政策。從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到削減資產負債表,這些政策措施對資本市場的外溢性影響值得高度關注。
第三,一些國家反經濟全球化的傾向在加劇。在貿易救濟措施濫用方面,有些國家忽視甚至全然不顧國際規則,這些都對以WTO為中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形成了挑戰。這對明年全球經濟,特別是全球貿易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
總之,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以此來應對全球的挑戰,把中國的經濟發展得更好。(本文根據作者2017年11月22日在“2017新浪金麒麟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未經作者審核)
責任編輯:錢江南 鹿寧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