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桐+林凡
摘要:本文梳理了2017年這次降準政策的主要特點,根據上市商業銀行公開數據,估算了本次普惠金融降準釋放流動性規模區間及短期內可能受惠的銀行分布,最后分析了定向降準政策的實際效果和長期影響。
關鍵詞:定向降準 商業銀行 釋放流動性
2017年9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銀發〔2017〕222號) 發布,決定統一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增量或余額占全部貸款增量或余額達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政策。
本次定向降準政策特點
從2014年開始,央行通過定向降準鼓勵信貸資源向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傾斜,主要相關政策有《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定向降低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通知》(2014年6月)和《關于做好定向降準動態考核調整工作的通知》(2017年2月)。
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是對原有定向降準政策的拓展和優化(見表1),在貸款范圍上將“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外延擴展為普惠金融貸款,同時降低了相應貸款增量和余量的考核標準。
在貸款范圍方面,除了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等原有定向降準的領域外,此次將政策延伸到脫貧攻堅和“雙創”等其他普惠金融領域,政策外延更加完整和豐富。政策指向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力求聚焦真小微、真普惠,政策精準性和有效性顯著提高。
在考核標準方面,本次定向降準保留了原有兩檔考核標準的政策框架,并適當調低了考核標準。第一檔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5%的,存款準備金率可在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這一標準基本適應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普惠金融領域貸款的實際投放情況。第二檔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0%的,存款準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優惠幅度更大,這一檔標準相對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較為突出的商業銀行才能達到。
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規模估算
據23家1上市商業銀行(其中郵儲銀行在香港上市)2017年半年報披露,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平安銀行等七家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維持基準,尚未享受定向降準政策優惠。而據央行測算,本次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可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約90%的城商行和約95%的非縣域農商行,由此推測上述七家銀行將至少滿足本次降準第一檔考核標準。從上市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半年報來看,除上海銀行和南京銀行降準0.5%外,其余各行基本已經取得1.5%幅度的定向降準優惠,因此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對這些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新增流動性釋放作用較為有限。以三季報存款為基數,假設各上市商業銀行都至少滿足第一檔考核標準,則本次定向降準至少可以釋放1735億元流動性。
為了判斷哪些銀行符合第二檔條件,需要估計普惠金融貸款情況。上市商業銀行雖然未披露普惠金融口徑貸款,但披露了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可以據此估算普惠金融貸款情況。首先,可以估算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在小微企業貸款中的比例。根據上海市2013年度小微企業信貸獎勵表彰會數據2,2012年和2013年上海市小微企業貸款中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占比分別為11.7%和13.5%??紤]到近年來,在政策引導下商業銀行加強了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本文假設該占比增長至20%。其次,個人經營貸款大致涵蓋了普惠金融貸款中個體工商戶經營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和農戶生產經營貸款。綜合以上因素,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與個人經營貸款之和近似等于普惠金融貸款(見表1)。根據各行半年報估算的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占比和增量占比情況顯示,郵儲銀行和光大銀行有望享受到第二檔定向降準政策優惠,各行釋放流動性或增至2750億元(見表2)。
市場主流機構預估本次定向降準釋放流動性在1500億元至7000億元之間(見表3),跨度較大,本文估算結果屬于其中偏低水平。但有跡象表明,上述對各家銀行達標第二檔的情形估計偏高:一方面,多數銀行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在小微企業貸款中占比或尚未達到20%3;另一方面,本次定向降準新增條件“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考核標準后,之前已經享受第二檔降準的機構可能不再符合條件,本文未考慮部分機構由于不再符合條件而面臨存款準備金率調升的情況。
從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發布和實施的時間間隔來看,已經符合第一檔考核標準的銀行只有3個月時間可以實現從第一檔向第二檔的進階。據表1測算,只有浦發銀行和南京銀行接近第二檔考核標準,正如央行所述4“這一檔標準相對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較為突出的商業銀行才能達到”。
定向降準政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首先,定向降準政策成效斐然。定向降準政策實施以來,商業銀行加大了對小微、“三農”領域信貸的投放支持力度,許多銀行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了定向降準政策優惠,銀行類金融機構總體準備金繳存比率逐漸下移(見圖1),已接近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基準準備金率,定向降準政策起到了明顯的引導作用。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央行在公開市場“削峰填谷”,銀行間資金面保持了不緊不松的緊平衡態勢。商業銀行爭取負債難度加大和超儲率低位徘徊倒逼商業銀行開源節流、精耕細作、充分利用定向降準政策,爭取更高檔次降準優惠動力更足。預計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的達標要求將再次成為各家商業銀行努力的方向。長期來看,商業銀行總體準備金率有望進一步下移。
其次,短期來看,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主要惠及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和大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受惠有限。本文預估此次定向降準對上市商業銀行流動性釋放規模在1735億到2750億元之間,釋放對象包括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和平安銀行等,其中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受益最多。對股份制銀行而言,定向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有助于緩解監管壓縮同業負債造成的壓力。
最后,本次定向降準釋放流動性相對有限,對市場影響較小。截至第三季度末,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其他存款型公司存款余額為22.9萬億元;23家上市商業銀行吸收存款余額為106萬億元,需要繳準17.1萬億元,占準備金總額的74.7%,具備廣泛的代表性。本次降準釋放的流動性只有全市場準備金存量的1%~1.6%,相當于降準16.5~26bp,預計短期內影響較小。
注:1.A股和H股上市銀行共26家,其中張家港銀行、常熟銀行、江蘇江陰農商行屬于縣域農商行,不在本次定向降準范圍內。
2.《招行、中行、交行等20家銀行獲專項獎勵》:“2012年,上海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353.9億元……其中,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微型企業貸款余額975.5億元;2013年,上海小微企業貸款余額9032億元……其中,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218億元”(和訊網:http://bank.hexun.com/2014-05-16/164845238.html)。
3.以光大銀行為例,在單戶授信500萬以下小微貸款占全部小微貸款20%的假設下,光大銀行2017年6月30日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占比為10.3%,但實際并未達到。
4.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答記者問(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393337/index.html)。
作者單位: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
責任編輯:劉穎 羅邦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