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意 李蘇
2018年1月2日下午,天暗風冷,趕在今冬大雪前,全國扶貧戰線上的名人吳樹蘭匆匆趕往河南范縣,她心里牽掛著該縣陳莊鄉胡屯村的37戶貧困戶是否幫扶到位。這是吳樹蘭正式從河南省扶貧辦副巡視員位置上退下來后,首次以扶貧顧問的身份來到范縣。
1月3日一大早,鄉里陪同人員還未到,吳樹蘭就直接來到胡屯村,看著粉刷一新的墻體,整潔的街道,她內心十分喜悅。循著上次來看過的貧困戶,她說:“上次我給住在村西頭的貧困戶說過,他家的位置比較適合開農家樂,咱們去看看他們進展得怎么樣。”
住在胡屯村西頭的孫維昌,初中就早早輟學在家,父親已經過世,現在和母親一起生活,他表示不想開農家樂。吳樹蘭看著高高大大的孫維昌,只有再次動員他發展電商,在網上賣蓮藕。看著孫維昌一臉的迷茫,她要求互留電話,繼續督促他。
從孫維昌家里出來,吳樹蘭對隨行的村干部說:“年輕人還沒有定性,我們要多引導多督促,當他嘗到甜頭時就能激發出創業的熱情。”指著村里街上粉刷一新的墻體,她說,“這里要刷上二十四孝文圖,要讓村里充滿正能量,今冬明春,要抓緊多栽樹,把綠化搞起來。”
63歲的胡安營因病生活困難,上次征詢意見時,他想養牛,但因已超過60歲,不能享受貸款政策,一直沒能如愿。吳樹蘭急得當場打電話給河南省新蔡縣大吳莊的一個養牛戶要母牛和牛犢。然后問胡安營還有什么要求,胡安營說,想再搭間房子養牛。吳樹蘭說:“這都不是問題,主要是牛來了,你一定要養好,我可是賒人家的牛啊!”
走在村里,吳樹蘭說,村里得有個文化書屋,讓農民們閑時有個讀書的地方。看著稍顯出味道的農家書苑,她說如果能把挨著的兩家五保戶的房子利用上,這里就可以做成更大的文化活動室。旁邊陪同人員答:這兩位老人很固執,不愿意住進敬老院騰房子。
69歲的五保戶胡同金喜歡安靜,把自己的庭院和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一聽說要讓他去敬老院,老人有些不樂意。吳樹蘭不急不躁地問:“老人家,您對現在的扶貧工作有啥不滿意的嗎?”老人說很滿意。吳樹蘭說:“那這樣,您能不能把房子騰出來給村里做書屋,也是為村里作貢獻,您不愿意去敬老院,就做個圖書管理員,幫著打掃衛生,整理一下書籍,每月給您個零花錢,行不行?”老人一聽很是開心。吳樹蘭接著說:“只是,在改造房子時,請您先去敬老院住,等這邊修好了再請您回來,行不行?”老人高興地答應了。
貧困戶胡同伍的妻子患有重度糖尿病,他們對住院報銷不是很滿意,吳樹蘭提醒他們進行二次報銷,并結合自身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經驗,耐心地給他們進行了一次食療科普。
走進貧困戶胡建海家,幾個婦女正在挑揀剛挖出來的蓮藕,看著新鮮的蓮藕因市場原因賣不上價,農民失望的表情,吳樹蘭急得對村干部和鄉干部說:“老胡,張書記,趕快讓年輕人做電商,樹立咱自己的品牌,通過網絡把蓮藕賣到全國各地去。”
貧困戶胡化太家,兩位老人養有一個智障閨女,生活很困難,老太太又因病住院做手術,花了1萬多元錢,因是在外地一個民營醫院,不能享受報銷政策,兩位老人對生活很是沮喪甚至想輕生,幫扶干部通過物質與精神的幫扶,終于使老人從陰郁中走了出來。看到吳樹蘭,老人親熱地拉著她的手說:“真好啊,黨對我們太關心了,我們不死了,要好好活下去。”
起來晚的68歲五保戶李德山聽說吳樹蘭來了,坐著電動輪椅趕到村街上找吳主任,看到吳樹蘭,老人第一句話就是:“吳主任,沒有共產黨,我活不到現在啊!”吳樹蘭推著老人邊走邊問他還有什么需求,并跟他商量,如果能去敬老院,是個很好的養老辦法。李德山一聽說去敬老院,一臉的不樂意,吳樹蘭說:“這樣啊,咱們商量一下,你去敬老院解決了生活問題,把房子騰出來做琴房,提升村民的文化品位,人們會說這是你老李給村里作的貢獻,而且還能每月給你點租金,你也有零花錢了,多好的事啊。”李德山毫不猶豫地答應騰房。
一路走下來,吳樹蘭看望了10戶貧困戶,說服了2個五保老人把房子騰出來做文化書屋,說服了3個年輕人搞電商,當場落實了1家貧困戶養牛的心愿。她很開心,她說,做群眾思想工作,急不得,要尊重他們,要摸清他們所想所需,讓他們心里樂意。她要求鄉里和村里抓好落實,綠化美化胡屯村,讓胡屯村依托萬里荷塘開農家樂、搞電商,讓貧困戶都找到致富門路,實現永久脫貧。
接下來,吳樹蘭又馬不停蹄地到附近幾個村子看望省直駐村第一書記,楊樓村的錢亞軍、楊吳莊村的雷建樹、王樓鎮東張村的完杰軍。吳樹蘭每到一個村子都和駐村第一書記促膝談心,問有什么困難,有什么想法。河南科技報派駐楊吳莊村的第一書記雷建樹說:“我們在這兒駐村最多兩年,等我們走了,能不能給村里留下永久的東西,比如能否給村里建成一個科技扶貧模式,即使我們走后,村里也能夠發展得更好。”吳樹蘭說:“雷書記是真的進行了思考,要探索一個科技扶貧模式,首先需要人才,要建立一個好班子,要相信群眾。第二,要帶好黨員隊伍,發揮每個黨員的先進性。建生態文明村是靠人的,要建立起一套好的機制發展經濟。第三,要找一個適合村子發展的路子,引導村民全民創業。只有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我們的村子才會快步脫貧奔小康。”
吳樹蘭走到哪里,哪里都是熱氣騰騰的場面:給年輕的駐村第一書記傳授經驗,給鄉鎮干部傳授工作方法,給村干部們鼓勁壓責,給一個個貧困戶帶去溫暖,解決實際問題。
誰又能想到吳樹蘭身患糖尿病、心臟病、腎功能衰退、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她隨身帶著一大包藥,每天自己給自己推胰島素,卻還精力充沛,奔走在扶貧路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