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課堂的鞏固和延伸,更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升華。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作業的意義更加重大。
關鍵詞:課堂鞏固;明確方向;分層作業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對于學生,尤其是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對作業有極大的抵觸心理。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業的重要性,教師就應該關注學生差異,學科差異,細思量巧設計,使語文作業成為學生學習大餐中必不可少的“主食”,通過提升作業效能,助創語文佳績。
很多年前,呂叔湘先生就曾指出:“中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是個老問題,也是當前不容忽視的一個嚴重問題。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很差,中學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對于少、慢、差、費的嚴重程度,恐怕還認識不足。中小學語文課所用教學時間在多門課程中歷來居首位。……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
呂叔湘先生的話振聾發聵,擲地有聲,敲響警鐘。幾十年過去了,課程改革不斷地進行著,從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到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呂叔湘先生所批評的這種現象卻還有所存在。有些語文教學仍然處于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態,而這種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狀態與新課程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化無效為有效、變低效為高效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效果的呈現,不僅體現在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否熱鬧,還體現在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怎樣讓基礎薄弱班級的學生做好作業,提高成績呢?實踐之后有幾點建議:
一、 應對高考,指向明確
高考的重要性,學生都很明白。作為語文老師要不斷向學生傳輸占據150分高分的語文對于高考總分750分的重要性。語文是決定著高考總分高低的關鍵學科,尤其對于基礎薄弱班級更是如此。其余幾門學科難度大,語文是容易拿分的科目,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語文。而語文作業就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途徑之一,要盡心去做。
平時教學中,老師可以介紹自己學習本學科的經歷與感受,尤其要強調自己對這門學科的熱愛,因為教師對所教學科的熱愛程度與學生的學業成就成正比。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因為學生感受到榜樣的影響,當其看到別人成功時相信自己也能成功。在這種交流中,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就會提高,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展現個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的人,繼而喜歡你的課,跟著你的節奏迎接高考。在隨后的教學中,布置作業一定要指向明確,今天的背、記、默、寫、練,就是為了應對高考。
二、 摸底考試,分層作業
對于新接手的班級,了解學生的現狀是第一要務。進行2-3次的摸底考試,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對各個學生的最易失分點做到心中有數,哪些專題需要著重講解,哪些專題可以節省時間;哪些學生作文差,哪些翻譯差。在平時授課時,在該環節將這些作為重點講解對象。在課堂練習中多關注,多指導。在布置作業時,根據課堂的需要及時調整做到多少適中,要難易有度。
作業的布置,由統一變為分層,統一作業往往導致“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多梯級的作業,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要求,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首先作業量分層,每課的基礎性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要把握住作業由少到多、背誦篇目由短到長、練習題由易到難由典型到普通的循序漸進原則。至于那些拓展性練習,可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選擇。其次作業難度分層,針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差異,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為他們確定相應的目標。學生根據他們的自身水平選擇,要求一般學生能完成基礎題,基礎較好的學生努力完成拓展練習。
三、 融入課堂,家校結合
愛因斯坦曾說:“教育應當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接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近年來隨著減輕學生負擔呼聲的高漲,有些人甚至主張取消家庭作業,這是不足取的。必要的作業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適應高考。那么,語文作業什么時候做合適呢?家校結合,融入課堂。
作業,作業。不僅有家庭作業,還有課堂作業。教師絕不能為了進度在課堂大講特講,將所有的作業都讓學生在家完成。相反,教師在課堂上要精講,嘗試著把“寫作業”擠進課堂,融入課堂。適度的課堂作業,可以幫助學生自行消化吸收新知識,及時鞏固當天所授知識點,及時質疑解疑,有助于提高作業的效能。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精練,要設計好學生的家庭作業,使家庭作業精辟化、有效化。
語文有64篇必備篇目,說來似乎不多,但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背古文背詩簡直“難于上青天”。對于他們,我們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信任他們有一定的自主能力,有一定的上進心,只要方法正確,會有進步。所以,我采用這樣的流程:學生回家背誦——默寫在作業本上——自己改錯——課堂默寫——教師批改——學生改錯。雖然過程有些繁瑣。但是,家校結合,效果很好。
四、 突破專題,形式多樣
皮亞杰強調,從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角度講,對復雜的任務,應該用強化原理即通過強化每一個小的進步來達到預期行為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把期望學生掌握的復雜任務,分解為一系列小步驟。語文高考備考亦如此,我們要各個專題一一突破。
1. 寫作作業,循序漸進,選讀——抄寫——仿寫滿分作文。
高考作文60分,是所有題目中分值最大的題目。也是基礎薄弱的學生最不喜歡的寫作。把寫作分解成寫句、寫段、寫篇,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漸消除畏難情緒。每周的寫作練習,教師選定一個歷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首先,讓學生通過書籍、網絡,選讀一些滿分作文。其次,在選讀的作文中,選取一篇適合自己的滿分文章進行摘抄。然后,學生仿寫這篇選定的滿分文章。基礎薄弱的學生并不笨,仿寫能力很強,多加練習,作文的結構布局,構思立意,語言修辭等都有明顯的進步。endprint
對于寫作,最大的困擾在于,言之無物,積累作文素材,是重中之重。除了報紙雜志相關書籍的閱讀之外,我會在課堂的合適時間,播放一些視頻短片,比如“感動中國”“最美鄉村醫生”“最美鄉村教師”等,每節課看一個人物介紹,不到5分鐘。時間雖短,卻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收獲。既能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又幫助大家積累了作文素材,讓學生直觀感受人物的真實與可敬,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 積累選擇題答案,樹立信心。
高考語文試卷有9道選擇題,每道題3分,共計27分。選擇題準確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成績是否超越別人。要常做常練,加強手感。我平時讓學生做選擇題,每人發一張A4紙,從中間對折,以后每次選擇題練習的答案統一寫在這張A4紙上。伴隨的次數越多,學生可以通過這張答案單,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選擇題的準確率逐漸提高,樹立應考自信心。即使,有時候錯了很多,看到自己曾經對過很多,也會努力下次多對幾道。學生自己與自己,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比較競爭,促進進步。
3. 背誦名句名篇,不止6分。
許多學生都覺得背誦幾十篇古文,只為6分,不值得。我在平時教學中要灌輸一個思想:背誦名句名篇,不止6分。因為背誦名篇,可以運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語言能力,豐富文章內容,使文章更有文采。可以運用到語言運用的仿寫中,如:
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畫線句子,在橫線上續寫兩句話。
現如今,“個性”早已成為新新人類的宣言。“你真有個性”成為一種語言時尚。其實,個性不是奇裝異服,不是夸夸其談。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個性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那忠貞愛國的熱切與無望; ; ;當個性化為一種精神、一份力量,當個性成為一種氣質、一種風度時,你能不快樂地享有嗎?
這樣的題目同樣需要大家背誦古詩詞,通過此類練習的訓練,引起學生對名篇背誦的重視。
4. 現代文閱讀、文本閱讀,積累素材,分上加分。
不論現代文閱讀,9分,還是人物傳記這一實用類文本閱讀題,25分。平時練習中,許多學生靜不下心來閱讀,答題也是毫無條理。所以,引導學生轉變做題心態,讀題就是在讀一篇美文,多認識一個人物,多積累的一個寫作素材。做一道題就在為今后的寫作積累一個事例。
五、 勤于批改,及時反饋
不管布置哪類作業,教師都要及時批改,及時講解,及時反饋。鼓勵學生做好每道題、每天的作業備戰高考。把每天的作業當做高考題來做,把作業的完成作為目標,來激發學生的動機以改善其作業表現。一般而言,具體的、短期內能實現的、難度中等的目標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這類目標較容易達到。同時,對目標達到與否的反饋或評價也有助于激發動機,因為從認知理論來說,人們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表現做出反饋,特別是積極的反饋,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業成就與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六、 微小進步,誠懇鼓勵
不論課堂作業的講解,還是家庭作業的批改,當老師意識到學生微小進步,都要誠懇的鼓勵。“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老師的認可度,與成績成正比。如果老師不斷關心和鼓勵學生,那么學生就會逐漸把學科學習與鼓勵聯系起來,從而對該學科產生學習的欲望。迎接高考的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更加需要老師的肯定和表揚,語言的交流、眼神的傳遞、微笑的贊許、由衷的認可、誠懇的鼓勵。教師給學生提供成功經驗的感受,學生會從內心接受。當學生從學習中得到滿意的結果時,就會趨向和維持這一行為,相反則會逃避和放棄這一行為。在學習詩歌鑒賞表達技巧專題時,可以用很典型的例子測試,因為這樣學生很容易取得好成績,之后學生就會感覺學習這個問題并不難,那么以后就會繼續學習。
七、 激發興趣,賞罰分明
趣味可以提高學生做的興趣,教師設計作業時要在達到作業目的前提下追求新穎,增強趣味性,作文素材可以通過看視頻資料積累,名篇背誦可以通過比賽快速記憶。如果教師能將過去單一的文本作業改為鼓勵學生看、聽等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學生也有長足進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可以完成而不愿完成作業的學生,完成作業,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要有一定的懲罰措施。比如,讓學生感受擁有考卷的可貴,珍惜做題的機會。以前每次做默寫小卷,總是學生回家背,上課默寫。每人一張。好多學生,只寫幾個就交上來。效果極差。后來我讓學生回家現在作業本上默寫一遍,上課前,拿著作業本,換走自己的小卷。沒有完成作業的就沒有參加小考的機會。即使再差的學生也不會完全放棄自己,為了與大家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就會逼迫自己完成背誦任務。
“授業無趣,必不樂學”。同理,“作業無趣,必不樂寫”。優質的語文作業能讓學生勞有所得、樂有所得,成績“芝麻開花節節高”。作為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提升作業效能,助創語文佳績,讓學生的高考之路更加平坦!
作者簡介:
楊瑞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