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是指針對年齡在2~5歲之間的兒童所進行的教育。幼兒因為年齡較小,缺乏自我防護能力,需要監護人進行全身心、全方位地守護、教育。如果教師、家長稍有不注意就會影響幼兒的健康發育和茁壯成長。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通過認真地觀察與分析,總結出幼兒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此來讓幼兒教師作為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幼兒特點;心智開發;釋放天性
幼兒尚處于待開發、待培養的狀態,他們的頭腦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識,對世界的認知處于空白模式,需要教師進行精心地呵護、指導。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深入地了解幼兒的特點,只有秉著刨根問底的探究精神,才能正確地認識到育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教育他們。
一、 結合幼兒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1. 從智力結構上來看
①發育不健全:幼兒的智力結構處于發育的狀態,大腦未被完全開發,他們的認知水平幾乎為零,食物、顏色、數字、動物、植物等基本的事物都認不清楚,對其沒有完整的概念,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
②沒有基本的世界觀: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幼兒會幼稚化地進行處理,他們的頭腦里沒有樹立基本的是非觀與世界觀,很容易相信每一個人。幼兒在接受外在世界給予的信息時,只會用簡單的思維進行判斷、分析,并不會將其復雜化,這需要教師進一步地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2. 從心理結構上來看
①自我意識較強:當幼兒餓的時候,會直接哭;當幼兒困的時候,會直接睡;當幼兒累的時候,會直接鬧。他們更多的是以本能為主,會注重自我心理感受,還沒有達到超我的狀態。幼兒不會關注所處的場景、所處的地點、所處的情境,只會關注自己是否喜歡、愿意,更沒有達到具備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能力。所以,需要教師正確地告訴幼兒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②內心較脆弱: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脆弱,沒有較強的事情承擔能力,不僅因為他們的身體各方面素質能力均未達到基本水平,還因為其人生閱歷較為淺顯,心理防御能力較差。所以,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他們的心理感受力。
二、 注重幼兒的心智開發
既然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素質有待完善,所以更需要教師加強對他們的心智開發。如何正確、合理地對幼兒的心智進行開發,從而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可以采用“講故事、玩游戲、重實踐”的方法來開發幼兒的心智。
結合幼兒自身的特點,筆者發現并不適合將理論知識直接告訴他們,因為理論知識不僅枯燥、乏味,幼兒不易接受,而且極其不利于他們的吸收與消化,他們會在今天記住,但是到明天就會忘了。筆者會以生動、活潑的情節故事為教學內容,并結合簡單的知識、道理,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地接受知識內容。在教幼兒認識10以內的數字時,筆者編了一個三只小豬的故事,將0~10這幾個數字合理地編到故事中去,不僅讓幼兒對數字有了簡單的認知,還讓他們從故事中學會了基本的道理,樹立了最基本的三觀。
筆者還經常帶領幼兒玩各式各樣的游戲,不僅有單人形式的游戲,還有小組形式的游戲。不僅如此,筆者還讓他們自己開發游戲,大膽鼓勵他們進行創新。在玩游戲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不可采取單一的模式,重復著同一種游戲,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游戲模式來豐富幼兒的生活,開發他們的心智。筆者有時候會讓他們玩猜字謎、猜謎語、猜腦筋急轉彎的游戲;有時候會讓他們玩丟手絹的游戲;有時候會讓他們玩兒木頭人的游戲等。在玩游戲的過程不僅促進了幼兒之間的情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意識,還讓其從游戲中學到了知識,進一步開發了心智。但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保證幼兒的安全,幼兒年齡較小,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摔倒、碰撞的現象,所以,教師要特別留心這方面的事情。
在課堂上,教師還需要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筆者會讓幼兒捏橡皮泥、疊紙、折飛機、剪紙等做各種各樣的手工。通過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不僅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還更好地促進其心智開發。有時候筆者會結合所學的知識讓幼兒做手工,比如:筆者會讓幼兒剪出2、4、8或者3、6、9這幾個數字。巧妙地結合知識內容的手工實踐活動不僅便于讓幼兒快速地增長知識,還豐富了他們的閱歷。
三、 釋放幼兒的天性
幼兒正處在一個無憂無慮的年紀,他們需要更好地釋放天性。何為釋放天性?即讓幼兒更好地做自己。但是,讓幼兒更好地做自己不是建立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原則之上,是讓他們更好地釋放自己內心的力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吃東西的時候,幼兒之間可能會發生爭搶事件,教師就不能任由其發生,而是要耐心地給他們講道理,告訴他們朋友之間要學會分享。這樣不僅讓幼兒感受到了分享的快樂,還幫助他們樹立起基本的人生觀。教師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分清楚在什么情況下要釋放幼兒的天性,在什么情況下不能讓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筆者采取的辦法是“合理釋放幼兒的情緒,樹立幼兒正確的價值觀”。幼兒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他們對事物保持著好奇心,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充滿著善意,所以,教師要正確進行引導,合理地讓他們釋放自己的天性。比如:幼兒喜歡涂涂寫寫,就讓他們畫畫;幼兒喜歡玩玩具,就讓他們玩;幼兒喜歡撕紙,就讓他們撕;幼兒喜歡唱歌,就讓他們唱,不要阻止幼兒做他們內心愿意做的事情,而是要鼓勵他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從而達到釋放其天性的目的。
教師在對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他們各方面的特點,他們的整體素質能力較為薄弱,各方面的發育有待提高,他們的人格結構還不完,還沒有形成為自我負責的能力,教師不可采取急功近利的心態實施自己的教學方法,而是要更加地耐心、細心、用心地對幼兒進行教導。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幼兒的心智開發,并且要讓他們更好地釋放自己的天性,多用激勵的話語幫助其健康、積極地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寧艷,杜悅艷.任務分析在幼兒園韻律活動中的應用及價值.幼兒教育研究,2017.
[2]張麗紅.淺談律動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價值.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
作者簡介:
王春燕,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固原市原州區二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