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衛
(天津市海洋地質勘查中心,天津 300171)
海岸帶位于海陸交互地帶,地質條件較為復雜,隨著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的提升,海岸帶地區資源環境問題凸顯,比如重金屬污染問題。重金屬長期在水土中積累和停留,借由水土的介質進入到生態系統中,經過食物鏈嚴重影響動植物的健康,危害本區域內的生態安全。為更好的適應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深度分析此課題,做好海岸帶海洋地質環境勘查和評估,對提升資源環境承載力,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海洋的重金屬既有天然的來源,又有人為的來源。天然來源包括地殼巖石風化、海底火山噴發和陸地水土流失將大量的重金屬通過河流、大氣和直接注入海中,構成海洋重金屬的本底值。人為來源主要是工業污水、礦山廢水的排放及重金屬農藥的流失,礦物在燃燒中釋放出的重金屬經大氣的搬運而進入海洋。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由于礦物燃燒而進入海洋中的汞有3000多噸。此外,含汞的礦渣和礦漿,也將一部分汞釋入海洋。由此,全世界每年因人類活動而進入海洋中的汞達一萬噸左右,與如今世界汞的年產量相當。自從1924年開始使用四乙基鉛作為抗爆劑以來,大氣中鉛的濃度急速地增高。通過大氣輸送的鉛是污染海洋的重要途徑,經氣溶膠帶入開闊大洋中的鉛、鋅、鎘、汞和硒較陸地輸入總量還多50%[1]。
以某地區為例,為明確污染實際情況,開展了地質環境勘查工作。結合運用各類勘查和檢測技術,獲得了污染數據信息,現進行如下分析:
根據2000年-2012年段的水質監測資料,能夠了解該地區近岸海域重金屬污染情況,重金屬含量較低。在2008年以后,重金屬污染指數維持在0.15以下。從2012年的指標情況來說,海域表層沉積物重金屬污染指數呈現上升態勢[2]。從污染來源角度來說,按照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規劃要求,沿海地區要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完善生產工藝和產業鏈,應用污水收集系統,實現了廢水不外排。港口地區的貨物卸載或運輸等環節若管理不當,極易造成海域水體或者土壤污染。除此之外,堆放場內缺少完善的雨水和滲濾液收集處理系統,初期雨水以及滲濾液收集難以達標,使得海域水質以及沉積物重金屬超標。
按照海洋地質環境勘查工作要求,為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結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具體如下:①利用無人機技術+傾斜攝影技術,獲得調查地區當前地理遙感信息,繪制調查地區地形圖。結合運用其他技術,明確污染點所在位置,做好相應的標注,形成完整度較高的調查結果;②采用海水取樣和海流觀測相結合的調查方法,通過取樣來獲取海域特定區域的污染狀況,明確有害物質組分。結合海流等水文地質特征的分析,可有效跟蹤污染物運移軌跡,分析污染組分的物質來源及擴散方向,進而推斷附近區域內整體的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物分布規律;③運用層次分析法和綜合指數法,進行海岸帶地質環境質量評價。選擇地形地貌、沉積物及水質參數等作為評價因子,劃分近海地質環境質量,劃分為優等區域、中等區域、差區。
實現了地質環境調查分析一體化,提高了調查工作效率,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通過調查明確了該海岸帶環境污染物來源,具體包括工業企業、海水養殖以及農業面源等,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通過海岸帶海洋地質環境勘查工作,明確海域污染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污染來源,制定相應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在具體作業中,從以下方面入手:①強化污染防治管控。采取船舶以及相關活動零污染排放措施,加大污染物接收處置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污染物處理行為。在主要港口船舶,加大污染物接收處置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設置油污水回收船,或者廢水處理裝置和廢油處理裝置等,強化污染物和廢棄物的管控,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問題。②對于礦石運輸量大的港口,要積極建設雨污水應急系統,強化初期雨水收集的管控。③落實各項污染治理工作。注重防范和治理,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落實相應的治理工作,依據發展規劃,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衛星遙感技術遙感資料的選擇,要結合遙感技術發展現狀和社會經濟實際情況。一般來說,開展海岸帶海洋地質環境勘查工作,要選擇近三年到五年的遙感資料,結合調查需求,選擇資料源數據信息。全球定位系統GPS應用于地質環境勘查工作中,可保證測量結果的精準度。開展海岸帶海洋地質環境勘查工作,使用地心坐標系,進行導航定位,結合實際需求,確定海面基準面。海水取樣和海流觀測技術。在海岸帶海洋地質環境勘查工作中,開展海水取樣作業,能夠獲得調查區域的海水污染情況和海水化學成分等,明確調查區域內海洋環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質。目前,海水取樣主要采取分層模式,結合海水實際深度,確定層位。鉆探技術,為保證鉆探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要做好以下要點的把控:①明確船只實際位置。由于海上風浪的影響,增加了鉆探作業的難度。基于此,先要拋標,再進行船只定位。②固定船只。確定鉆探船停靠位置后,根據海上風浪以及工作點位實際情況,精準定位錨鏈位置及長度。③取心率。鉆桿提取作業時,受海水干擾極易出現樣品沖掉的情況。因此需優化鉆探技術,適當增加配套措施,確保作業的規范性,保證取心率。
綜上所述,海岸帶海洋地質環境勘查工作中,會應用到各類技術和手段,為充分發揮其作用,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要合理選擇技術和方法。為區域重金屬污染的分布規律、整體環境質量狀況以及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綜合調查結果,制定相應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做好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
[1]饒振興,廉勇,楊志勇.豫西陽平河流域地下水重金屬污染研究[J].山西建筑 ,2016,42(23):197-198.
[2]胡紅美,張露,郭遠明,等.舟山長白島鄰近海域沉積物重金屬污染及生態風險[J].廣州化工,2017,45(2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