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煉晨
初識蘇以祥,記者被他爽朗的笑聲吸引,如果用一個形容詞來評價他,那一定是率真!
今年48歲的蘇以祥來自安徽滁州,14年前和妻子到南京創業,用僅有的6萬元存款開了一家照相館,夫妻倆的生活還算安逸。身邊的朋友稱他為祥哥,人如其名,祥和且熱心。祥哥喜歡做飯,經常請朋友到家里吃飯,朋友建議他開一家自己的餐館,說干就干,祥哥和妻子開了一家快餐店,店面開在學校旁邊,每到中午放學,僅有3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擠滿了學生。蘇以祥的飯店風生水起,一年的凈收入30萬元。正當大家都認為祥哥的日子就該這樣風風火火的度過時,他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帶著妻子回老家種地。
2013年,蘇以祥和妻子回到老家安徽滁州,兩個人用積蓄買了27畝地,但是問題來了,祥哥開始猶豫種些什么。他告訴記者,當時考慮了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并且他喜歡果實累累的畫面,于是決定5畝地種稻子,其余22畝種葡萄。
從來都沒有務農經驗的蘇以祥開始了他的種植事業,他來到鎮上向老師請教種葡萄的方法,親自到其他鎮子上看別人怎樣種植葡萄。蘇以祥告訴記者,別看葡萄果實累累的樣子十分可人,但種起來真的需要注入十分的愛與關懷。
他從零開始學種葡萄,扦插、施肥、掘壟溝、搭大棚……像照顧孩子一樣精心照顧每一株葡萄,“種葡萄的活兒不臟,但就是活兒多而碎,一刻不得閑。每年4月到9月,我們就睡在地里。”

蘇以祥在種植葡萄的前兩年跑遍了附近的鄉鎮,和大家溝通交流,總結出種葡萄常見的問題:葡萄軟果多、爛果重、上色難、成熟晚。甚至有的果農朋友總結說“春天喜、七月愁、八月哭”。
葡萄種植是所有水果中技術比較高的,不同品種的葡萄種植方法不能套用。比如祥哥先后種植的5個品種就有4-5套不同的栽培模式。祥哥告訴記者,新的葡萄種植戶,面積一定不能大。必須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等到葡萄種植技術熟練后再適當擴大面積不遲。葡萄種植前一定要多看多觀察,要種植當地的常規品種,這樣才有利銷售。祥哥的主栽品種是醉金香、藤稔、紅地球,今年又多了新品種陽光玫瑰。
但是今年的葡萄賣得尤其好,祥哥告訴記者:“葡萄種得多,會出現透風、采光和生長不平衡的現象。所以我現在要控產,這么種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葡萄產量,提高葡萄品質。目前每畝地產量在3000斤上下,價錢從2016年的每斤10元提升到每斤15元-20元,那是因為我的葡萄漂亮!”
說到為何2017年葡萄形勢大好,祥哥告訴記者:“4年前,我去臨鄉和朋友閑聊,他告訴我天脊化肥很好用,我開始不太信,少買了點用在了稻子上,可沒料想那年的稻子口感特別好,家人都說稻子有嚼勁,這才在葡萄上用了天脊化肥。”
從那以后,祥哥的葡萄園再也沒有離開天脊化肥,他的葡萄也越發可口。“現在有收購葡萄的商家會電話聯系我,需要多少葡萄都會提前聯系好,銷路是不用愁的。”說到自家葡萄賣得好,祥哥不禁笑了起來。“我的目標特別簡單,繼續用天脊,繼續種我的葡萄,也希望我種的葡萄越來越好,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