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
迄今為止,談論中美是否會爆發貿易戰者眾多,而對什么是貿易戰卻少有思考。既然貿易戰也是“戰”,那么單純從軍事學角度看,阻擊戰、伏擊戰等局部戰斗是“戰”,而影響戰略全局的戰役更是“戰”。但就貿易戰而言,顯然大家不認為一般的貿易摩擦也是貿易戰,而會更加認可貿易戰是貿易摩擦的升級版。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貿易戰的理解可以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從為何打貿易戰來看,發起貿易戰并不在于追求短期內的利益最大化,而是為了將競爭對手擊垮,不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二是從怎樣打貿易戰來看,與普通貿易摩擦相對獨立特征不同,貿易戰不是若干貿易摩擦案件的簡單合成,而是由一系列貿易摩擦形成至少有兩個以上回合的因果關系。
三是從誰來打貿易戰來看,基本上發生在貿易大國之間,至少是所涉及商品種類的主要貿易國。
四是從打什么貿易戰來看,所涉及的商品種類不僅在相關各國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相互間“搶飯碗”的替代動機很強。
近些年來,全球貿易發展中出現的摩擦為數不少,但能夠升級為貿易戰層面的貿易摩擦卻較為有限。例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日本成為貿易大國之時,也曾經遭遇到美國強有力的貿易保護,導致當時日美兩國在半導體、汽車、大米、牛肉等方面的貿易摩擦一個接一個,最終發展成為貿易戰。
未雨綢繆,面對貿易戰的壓力,我們應當從“雙防”入手立足于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要想方設法防止爆發貿易戰,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設法防止在貿易戰中吃虧。
毋庸置疑,防止爆發貿易戰是我們的第一選擇。但近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讓中國入世是一個錯誤”,并且說,“中國離市場經濟越走越遠”。這種做法顯然不是合作博弈的態度,而是熱衷于對抗博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特朗普要中國做什么我們就照單全收,自然發生不了貿易戰,但這種“無戰事”不僅意味著對我不公平,也會使對方得寸進尺。至少,在處理中美貿易關系問題上,“美國優先”的這個毛病我們不能“慣”。
我們不愿意貿易戰,但也不怕貿易戰。“美國優先”政策對于防止中美兩國貿易戰來說是一個挑戰,而一旦防不住貿易戰爆發,我們也要及早做好準備。一方面,面對著美國方面的指責,我們要講清楚美國在中美貿易中并不是吃虧的一方,不讓美國在搞貿易保護主義的同時還占據著道德制高點,也使我們采取應對美方貿易保護的措施出師有名。例如,我們要多講中美貿易中美方的單位貿易附加值要高于我們,也要多講中國對美出口中包括許多美資企業的產品,更要多講美國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要在應訴庭上時講,也要對美國企業講,還要對美國民眾講,更要在世貿組織講。另一方面,面對著不能輕易排除的爆發貿易戰可能性,必要時我們也可考慮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準備好各種反制措施。事實上,沒有“彈藥”,什么“戰”也沒有把握贏。▲
(作者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
環球時報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