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銀萍 張 沖 程 琦 丁秋蕾
(1 石家莊市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石家莊,050011; 2 石家莊市第八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石家莊,050011)
亞健康這一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末首次提出,亞健康狀態隸屬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機體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患者雖無明顯或獨特的征候群,但身體、精神或社交能力表現出一系列異常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隨著亞健康患者逐漸增多,對其研究亦日漸增多。亞健康與免疫學異常存在密切關系,并逐漸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統理論[1-5]。查閱文獻[6-7]后我們認為亞健康多由心因為主導,即情志所傷而致,五臟中肝主疏泄,與情志關系最為密切,持續的情緒不暢可導致肝氣郁結,隨著疾病的發展,肝氣橫逆犯脾,最終引起脾氣虧虛,出現肝郁脾虛證型。基于此,逍遙丸是經典疏肝健脾要方,本團隊利用逍遙丸進行臨床干預,且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石家莊市第一醫院體檢科體檢的亞健康人群,通過選取隨機數字法抽取40例納入觀察組,年齡31~65歲,平均年齡(52.4±12.5)歲,其中男26例,女14例。同時將隨機選擇的2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9.5±13.3)歲。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職業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2006年中華中醫藥學會頒發的《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制定:1)存在持續難以恢復的疲勞狀態或生理、心理、社會等能力顯著減退,持續3個月以上,但能維持正常工作者;2)不適但經過相關實驗室檢查指標正常或輕度改變,無特殊意義無法構成疾病診斷標準;3)有非重大疾病,無需用藥或者治療控制,且與不適癥狀出現無因果關系。
1.3 納入標準 1)根據本研究制定的診斷標準,符合亞健康狀態,且病程3個月以上者;2)年齡30~65歲;3)無心、腦、血管及其他臟器重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4)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和納入標準者;2)在本研究治療期間使用其他藥物或治療方法者;3)治療期間并發其他疾病,如感冒、外傷等影響研究者;4)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或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5 脫落與剔除標準 1)在治療過程中因故中途退出者;2)隨訪中自然脫落者;3)治療過程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者;4)依從性差者。
1.6 治療方法
1.6.1 觀察組 所納入觀察組的患者均予逍遙丸(上海寶龍安慶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4020541)口服,8 g/次,2次/d。共服用4周。
1.6.2 對照組 對照組所選健康人不進行干預治療。
1.7 觀察指標
1.7.1 疲勞指數評定 采用FSAS疲勞評定量表評估患者的疲勞情況,全表由23項組成,主要包括疲勞類型、疲勞程度、疲勞特征3大類,并細分為軀體疲勞、精神疲勞、疲勞后果、疲勞對睡眠的反應、疲勞情景性及疲勞程度總分。疲勞總分值越高,則疲勞程度越高。
1.7.2 亞健康評定量表 根據Likert五等級評分法制定的亞健康評定量表(SHMS V1.0),條目共39項,其中正向條目20個,反向19個,涵蓋生理亞健康(PS)、心理亞健康(MS)、社會亞健康(SS)及總體評價指標(GS)。其中GS得分越高說明健康狀況越佳。
1.7.3 血液指標檢測 主要試劑及儀器:人淋巴細胞分離液(購自上海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RPMI 1640培養液及胎牛血清(北京方程嘉鴻科技有限公司),CD4-FITC、IL——IFN-γ-PE流式抗體、流式細胞儀(Partec GmbH德國,產品型號:YZB/GEM 946-40)。
IgA、IgG水平檢測:在治療前(即第1周)及結束后(即第4周),分別抽取觀察組及對照組空腹血液5 mL,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檢測過程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
人外周淋巴單核細胞Th1及Th2水平檢測:觀察組治療前后于生活飲食處于日常狀態,抽取空腹狀態下前臂外周靜脈抗凝血5 mL,用人淋巴細胞分離液提取外周單核細胞200 μL,保持細胞濃度在1×106個/ mL,將提取的單核細胞置于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基中進行培養,24 h后于培養瓶加入事先配制的工作液進行細胞刺激,并置于37 ℃,5%CO2環境中進行培養4~6 h,培養結束后于培養瓶中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沖洗,然后進行細胞收集,再加入相應的熒光素進行細胞標記,隨后將細胞置于流式細胞儀中進行檢測,所有操作流程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對照組健康人群僅檢測1次。

2.1 2組在治療前后疲勞評定比較 逍遙丸組在治療后的疲勞評定總分顯示,經干預治療后,疲勞總分均較前改善(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亞健康量表評定 在經過4周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HMS評分均較前升高(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FSAS總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第1周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亞健康評定量表總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第1周比較,*P<0.05
2.3 2組治療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治療4周后,其血清IgA、IgG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接近正常人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2組血清IgA、IgG比較(g/L)
注:與同組第1周比較,*P<0.05
2.4 2組治療前后Th1及Th2細胞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Th1/Th2比例較對照組低,經過為期4周的臨床干預后觀察組Th1/Th2比例上調,雖與健康對照組相比仍偏低,但較治療前有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2。
亞健康狀態指的是非病非健康狀態,是界于疾病與健康之間的狀態,患者可表現為一定時間內各項功能減退,但又與現代醫學有關疾病的診斷標準不相符合。有研究人員對動物模型和亞健康人群進行研究發現,不論是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或者大鼠,其免疫系統存在明顯異常[8-10],因此,可認為調整免疫系統是改善亞健康狀態關鍵。在各類抗原、細胞因子等因素作用下致敏的CD4+Th細胞可轉化成Th1及Th2細胞,或者Th1及Th2細胞之間彼此轉化,抗原呈遞細胞(APC)在受到特異性抗原刺激后可誘導Thp′細胞的形成,隨后分化成ThOA及ThOB兩類Th細胞亞型,而ThOA可分泌IL-2、IL-4,ThOB可分泌IL-2、IL-4及IFN-γ,在上述3種生長因子中IL-4Th0轉化成Th1或Th2的關鍵調控因子,當IL-4處于高濃度時轉化成Th2細胞的趨勢更為明顯,當IL-4分泌缺乏時Th0多數轉化成Th1細胞,Th1分泌的IFN-γ以及Th2分泌的IL-4對于細胞的分化成熟有著關鍵的作用,與此同時又可發揮抑制對方細胞的發育成熟,正常機體狀態下Th0、Th1、Th2以及各類細胞因子組成一個調解網絡,并處于動態平衡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患者機體Th0多向Th2轉化,于是患者靶細胞聚集大量Th2細胞,并因此導致其相關細胞因子大量分泌,我們研究亦證實這一現象的確存在于亞健康患者中,亞健康患者Th1/Th2比例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利用逍遙丸對亞健康狀態患者進行干預,結果顯示服用逍遙丸后可明顯改善亞健康狀態患者的疲勞感等癥狀,于此同時我們發現亞健康狀態患者的確存在Th1/Th2失衡的狀態,結果證實逍遙丸可校正上述失衡。抗體水平與免疫的關系密切,血清Ig是各類免疫缺陷疾病的重要指標,而IgA及IgG是機體體液免疫的重要效能因子,研究中我們發現亞健康狀態患者機體IgA及IgG水平確比健康對照組低,經過逍遙丸干預后均較治療前提升,這進一步解釋亞健康狀態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受損,而逍遙丸可改善這一狀態[11-12]。

圖2 觀察組治療前后和對照組Th1與Th2細胞水平
從中醫學角度我們探析逍遙丸治療亞健康狀態的機理,中醫未無亞健康狀態的病名描述,其屬于“未病”范疇,而治未病亦乃古代醫者上工之明顯體現,《脾胃論》一書中朱丹溪認為:“與其就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是已病而后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養生之理。”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一書中亦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上述各觀點均生動地揭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而在《素問·刺熱》中有言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文中提到的“病雖未發”亦本研究中亞健康狀態,機體已然受到邪氣侵犯,但機體尚處于無癥狀或癥狀較少的階段,如若無運用合理手段加以干預則此類潛在病態可能向疾病轉化,進入疾病早期階段。古代醫賢認為疾病潛狀態的存在乃機體陰陽失衡,從而使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臟腑及氣血津液失司的結果。在多年臨床研究中我們對亞健康狀態患者進行總結,結果顯示肝郁脾虛而導致氣滯的患者較為多見,由此健脾疏肝是主要治則,逍遙丸是經典疏肝解郁,養血健脾的經典名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3-17],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調理氣機為君;當歸、白芍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為臣術、茯苓健脾去濕,使運化有權,氣血有源,炙甘草益氣補中,緩肝之急,為佐。生姜溫胃和中;薄荷助柴胡升散之力,疏散郁遏之氣,透達肝經郁熱。諸藥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復,氣血兼顧,體用并調,肝脾同治,故治療肝郁脾虛亞健康狀態人群獨特的治療效果。我們對亞健康狀態患者予以逍遙丸進行為期4周的干預,結果顯示,不論是在改善亞健康量表還是改善疲勞狀況等方面逍遙丸均顯示出明顯優勢,對其機制進一步研究證實逍遙丸改善病情可能與糾正免疫系統紊亂有關。
[1]朱嶸.《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解讀[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2):Ⅴ-Ⅵ.
[2]鄧昊,史紅玲,裴冰,等.國內亞健康研究現狀綜述[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33-36.
[3]朱紅紅,許家佗.亞健康狀態流行病學特征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8):52-54.
[4]王寶慶.治未病與干預亞健康析義[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9):833.
[5]龐靜,李英華,楊寵,等.我國6省市5類職業人群亞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1,27(11):803-806,812.
[6]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
[7]王雪.亞健康狀態肝郁脾虛證候臨床機理及干預的研究[D].長春:長春中醫藥大學,2015:15-34.
[8]劉加洪,王英年,趙云峰,等.Th1-Th2平衡失調與人類疾病關系及其相關治療研究現狀[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2,38(4):366-368.
[9]姚金晶,陳宜濤.Th1/Th2平衡調節與疾病發生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9,9(13):2597-2600.
[10]徐孝平,潘永明,劉瑞敏,等.亞健康狀態大鼠的神經-免疫-內分泌機制的研究[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12,22(8):33-39.
[11]高永生,黃維星,時麗秀.不同年齡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特點[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2,29(5):497-498.
[12]王春華,胡玲,劉磊,等.亞健康狀態人群的疲勞與免疫指標相關性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27(1):50-52.
[13]鄒立華,李慧,陳小丹,等.逍遙丸聯合西比靈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醫藥,2010,30(3):12-13.
[14]頡瑞,王剛平.帕羅西汀聯合逍遙丸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9,15(4):307-308.
[15]李曉一.逍遙丸治療利培酮口服液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癥[J].浙江臨床醫學,2008,10(4):485-486.
[16]韋史利.逍遙丸對失眠及其相關疾病的藥理學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0.
[17]王復寧.逍遙丸對口服鐵劑服藥依從性的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09,2(8):85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