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春
(開江縣環境保護局環境監測站,四川 達州 636250)
在加快新城鎮發展的過程中,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地占據人們的生存空間,短時間內難以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高效處理已經成為導致農村綜合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農村環境的自凈能力和承載能力遭到嚴重破壞,生活垃圾的增長速度卻越來越快,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生活環境的污染。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減量和資源化處理不僅是實現人民群眾追求真善美的重要環節,更是建設美麗鄉村、打造清潔家園的長效保障機制。
由于農村地區本身存在面積分布較廣的特點,加之農村人口存在“小聚居、大分散”為特點,所以農村生活垃圾具有來源分散的特點。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農業結構,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水平也有一定差異,所以生活垃圾類型差異性很大。例如,南方地區的農村生活垃圾的含水量往往大于北方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餐廚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數量就高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除此以外,生活垃圾的差異性還會受到季節的影響,以北方地區為例,冬季生活垃圾中煤灰成分居多。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各界包括農村地區在內的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農村地區的日常消費和城市日漸趨同。同時,農村生活垃圾的日均增量逐漸上漲,加之相比城市,農村地區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不到位,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導致存量規模也不斷增加[1]。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70%左右的農村生活垃圾難以得到有效的專門處理。
就目前情況而言,在城鄉消費一體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和城市兩種地區的生活垃圾成分越來越相似。農村生活垃圾中無機垃圾含量日益降低,隨之增多的是可回收廢品和有機類垃圾,而這兩類垃圾成分的復雜性最高。當下,農村生活垃圾中的廚房殘渣、廢紙和塑料薄膜類有機垃圾居多,類似電子電器和廢舊金屬類無機垃圾占少數,此外還混雜著一些具有毒害性的生產廢棄物,如農藥和化肥。
由于農村生活垃圾構成成分復雜,因此要保證垃圾分類方式簡單明了,從而大大提高分置垃圾源頭的操作性。例如,設置兩個簡單的垃圾類別,即餐廚垃圾類和包裝垃圾類,這樣能讓村民更容易辨識。從源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實現減量化,可以為后期資源化處理做好準備工作。
我國農村地區的人口具有流動性和密度小的特點,加之農村地區的群眾思想淳樸,只要相關部門人員能科學合理地做好引導工作,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置工作開展就不是什么難題。當然,為了為垃圾分類清運提供保障,相關政府部門可建立補償機制,提高農民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避免在管理過程中再次出現混合垃圾的現象。
燃煤灰渣和建筑類的無機垃圾采用就近填坑堆存的處理方式。農藥類等含有害物質的垃圾需集中收集后進行專業化處理,一般都是單獨送至具有合格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部門。可回收利用的廢品則集中送至廢品收購站以便回收利用,擴大其使用價值。屬于有機垃圾類的餐廚廢渣可以與秸稈、糞便等進行混合堆肥,或者通過發酵產生沼氣來實現再利用[2]。
實現資源循環和再生利用的前提是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垃圾分類不僅是開展處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更是促進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發展的關鍵步驟。隨著我國農村地區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地區生活垃圾的數量和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組分日趨復雜的生活垃圾必須通過高強度的分類收集才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和再生利用。
生活垃圾的回收一般分為三個類別,第一類是廚余垃圾,這類垃圾是有機肥料的源泉,主要包括剩菜剩飯和菜根菜葉等食品垃圾,與其他類別垃圾相比,廚余垃圾的有機物含量偏高,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價值。據統計,通過生物技術對廚余垃圾進行堆肥處理,每噸廚余垃圾可產生有機肥料約300 kg[3]。第二類是可回收垃圾,包括玻璃、紙類、金屬和玻璃等,對部分還具有可用性的“廢品”進行再次銷售能產生經濟效益,在節省資源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減少有害廢品對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例如,利用1 t廢紙可再造850 kg新紙,相比直接生產節約了大約300 kg木材,降低了環境污染。第三類是有害垃圾,主要包括日光燈管、廢舊電池和過期藥品等,這種具有重金屬性質的垃圾需要經過特殊的安全處理。據相關研究顯示,有大量有價金屬和貴重稀土金屬,如鎳、鈷等,能從廢棄的鎳氫電池中提取出來,以便再次循環使用。
無害化是堆肥作為垃圾處理新技術的主要特點,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解決地下水質變壞和土壤板結問題的新技術已經出現。以應用較為廣泛的蚯蚓堆肥法為例,其主要體現的是對微生物協同作用的充分利用,生活垃圾中的有機廢棄物在蚯蚓自身酶系統的作用下被快速分解,轉化成有用的營養物質。堆肥技術在農業方面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操作方便、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同時還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例如,可從經過處理后的蚯蚓中提取氨基酸、酶等當作原料生產生物制品,而蚯蚓糞便經過加工可用作有機肥料或者除臭劑,從而實現資源的循環和再生利用。
生活垃圾的能源回收主要有兩個方面,即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衍生燃料。
垃圾焚燒發電是指將固體垃圾在特制的焚燒鍋爐中進行燃燒,利用燃燒所得熱量用于蒸汽輪機發電組發電,最大化地實現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在對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前,首先要根據燃燒值的高低進行分類,其通常分為高燃燒值垃圾和不可燃有機物兩類,然后對其采用不同的焚燒處理方式完成發電。到目前為止,垃圾焚燒發電被視為最高效的無害資源化處理方式[4]。針對高燃燒值垃圾,要通過高溫焚燒讓其釋放熱量,同時將其中具有腐蝕性的有機物和一些病原性生物消滅,接著對高溫焚燒過程產生的煙霧進行安全處理,將所得熱能轉化為高溫蒸汽,用來推動渦輪機轉動,進而運轉發電機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電能。針對不可燃有機物,通常情況下對其進行發酵、厭氧處理。例如,廚余垃圾是有機物類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這類垃圾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發生腐爛,當其處于厭氧環境時能快速產生揮發性脂肪酸和可燃沼氣,這些都是有利于燃燒的物質。不可燃有機物經過發酵厭氧、干燥脫硫等一系列處理后,產生的沼氣在燃燒過程中也會釋放大量熱能,同樣將其轉化為高溫蒸汽推動渦輪機轉動,使發電機運行產生電能。但是,這項技術的局限性太強,整個焚燒過程不僅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而且所需設備的成本高,有很高的技術性要求,相比較而言更適用于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5]。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焚燒發電技術的不斷進步,基于垃圾焚燒本身具有占地面積小、能最大化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優勢,在不久的將來垃圾焚燒發電也會成為處理農村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垃圾衍生燃料指的是將不可燃物從生活垃圾中篩選出來后所得的可燃廢棄物,包括廢塑料和紙屑等,最后將這些可燃廢棄物進行粉碎干燥處理,得到固體燃料。相比其他類別的燃料,垃圾衍生燃料具有很多優點,如重金屬含量低、便于運輸存儲、煙氣凈化成本低、燃燒特性均勻、熱值高和能量回用率高等。盡管如此,其還是存在一些不能忽視的缺點,尤其是在垃圾衍生材料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如何高效地處理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是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是保持村容整潔、保護農村生活環境的必要措施。考慮到農村生活垃圾的特點,人們要進一步提高垃圾分類的可行性,為后期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打下基礎,從而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1 祝維偉.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的實踐與思考[J].新農村,2017,(7):5-7.
2 張 顯.瑞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探索與對策[J].新農村,2017,(9):10-11.
3 鄭曉峰,苗振龍.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運作機制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7):20-22.
4 高賢彪,梁海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J].中國科技成果,2016,17(16):1.
5 義崇東.現階段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路徑及對策思考[J].當代廣西,201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