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軍
(開江縣環境保護局環境監測站,四川 達州 636250)
工業生產對水資源的大肆浪費與對廢水的隨意排放,是致使我國水資源污染與短缺的主要原因。工業廢水主要指的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主要涉及設備清洗、工藝以及冷卻等相關生產環節,因此工業廢水包含許多的酸、堿等有害物質。并且,不同企業所運用的生產工藝會存在差異,所以其排放的廢水也存在一定區別。就工業企業而言,在實際生產時不會只排放單一廢水,而是會同時排放出具有多種性質的廢水。例如,燃料廠在實際生產時除了會排放酸性廢水,還會排放堿性廢水;紡織廠因為使用的織物與燃料不同,會排放出不同性質的廢水。所以,工業企業需要不斷創新與完善廢水處理方式,并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減輕工業廢水對環境的污染,提升水資源的再利用率。
MBR技術是由膜分離、化學處理以及物理處理技術結合所組成的一種全新技術,可以對工業廢水予以有效的處理。由于MBR技術在構成體系方面較為完整,因此其能夠對缺氧池、暴氣區以及膜分離池予以有效的控制,它們也是MBR技術最為主要的三個組成部分[1]。
MBR技術要想控制好氧暴氣區,首先需要對好氧暴氣區予以全面了解,其主要作用為浸放膜組件,中空纖維膜是膜組件的主要構成材料。并且,浸放在好氧暴氣區的中控纖維膜有著非常小的孔徑,直徑大約在0.2 μm,這樣就能夠有效將細菌隔絕在外。同時,中空纖維膜還擁有過濾作用,可以將部分細菌過濾掉,讓這些細菌留在好氧曝氣池內,如游離細菌等。并且,在通過過濾后,集水管會對池中的水進行匯集,然后再排放出去,這樣就能夠讓池中的泥和水實現分離,進而將有機物、細菌以及顆粒予以有效清除。其次,為了達到最佳的過濾效果,需要保證中空纖維膜的透水功能,注重對中空纖維膜的日常養護,做好化學清洗、化學反洗與水反洗等。
其次,MBR技術的相關組件對構成材料有著極高的要求,通常都運用性能強且較為先進的材料。這樣能確保該技術在化學性能方面的穩定,并提升其在抗氧化和抗污染方面的能力,同時清洗起來更為簡單。并且,合理運用中空纖維膜,可以有效提升截流效果,讓微生物在反應器內部就被全部截流,使反應器中的泥和水有效分離開來,進而有效降低水力停留時間。另外,中空纖維膜能夠有效保證水的質量,通過中空纖維膜處理過后的水通常可以直接回收利用。該技術主要利用的是模塊化設計,因此對于土地的需求不高,可以節約用地。
生物制劑增效技術主要用于有生物處理流程的廢水處理設備中,若其可以有效降解生物菌群,那么就可以改進生物處理技術,增強對特殊污染物進行清除的效果[2]。但生物制劑增效法并不能替代當前的細菌群,其主要作用為提升細菌群在特定環境中所具備的反應力,并增強細菌群在降解方面的能力,進而讓工業廢水處理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水質與出水水質要求,選擇生物制劑。
對進水水質不存在特殊要求,是生物制劑增效技術的主要優勢,在經過該技術的處理后,水質可以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所以,生物制劑增效技術能夠有效增強生化處理效果,同時其也是膜處理等深處理技術最為基礎的處理步驟之一。
和傳統廢水處理工藝相比,臭氧化廢水處理主要具有三個優點。其一,臭氧化工藝主要是通過多段臭氧化所串聯起來的,系統內整體呈推流形式,不需要硝化液回流,可以降低實際運行成本。相關研究表明,污泥回流比在0.5以下時,臭氧化工藝在不需要硝化液回流的情況下就能夠清除85%左右的總氮,而傳統工藝只能夠實現40%的脫氮率[3]。其二,和傳統廢水處理工藝相比,不提升污泥回流量與二沉池負荷,臭氧化廢水處理工藝就可以提升系統的平均污泥濃度,并延長固體的停留時間,進而提升單位池容的處理能力,節約池容,使得基建投資成本有效降低。其三,在應用臭氧化處理技術時,原水分段會由缺氧段進入系統中,為反硝化反應供給碳源。原水中所存在的有機碳在缺氧段中被降解后會進入臭氧段中,能夠有效控制臭氧區中增殖速率強的相關異養菌的生長,進而為化能自養型臭氧細菌的硝化菌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臭氧和缺氧段的交替能夠讓系統中的堿度實現互補,這樣就可以減少或無需額外投加堿度就能夠滿足系統在酸堿方面的平衡。
工業廢水回收利用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分散式與相對集中式廢水回用。其中,分散式廢水回用是指在某個或多個工業企業中設置廢水處理系統,其能夠對工業廢水予以再次利用,進而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該水系統能夠結合不同水質來選擇相應的處理技術,同時在實際操作時還可以降低廢水處理費用。相對地,集中式廢水回用則面向全市范圍的相關廢水處理廠[4]。合理運用這一回用方式,可以提升廢水處理水平,對污染程度較高的水質予以深度處理,同時可以將處理完成的廢水傳輸到水管網中提供給其他用戶使用。
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能夠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更好地保護環境。工業廢水摻雜各類微量元素,如氮、鉀、磷等,雖然工業廢水處理能夠讓水質得到凈化,但其中依然會存在大量微量元素,而植物生長正好需要它們。若將這些處理后的廢水用于灌溉,既能夠提升土壤肥力,還能夠為植物提供營養,使其更好地生長。但是,工業污水也存在大量重金屬元素,如汞、鉛等。若植物吸收過多重金屬元素,就會影響自身的健康生長,嚴重時還會對植物器官造成巨大的破壞[5]。當前,我國對水稻與小麥等的灌溉研究較多,但在園林綠化和灌溉方面的研究較少。同時,研究結果受研究方式與地區的影響,利用處理后的工業廢水對植物予以灌溉時,人們需要進行科學與全面的分析,確保使用安全。
為了實現工業污廢水的高效處理和循環再利用,人們要加大研發力度,提高技術研發水平,解決現階段工業廢水處理裝置系統存在的問題。同時,人們要不斷完善工業廢污水處理技術,使其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水資源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對工業廢水予以綜合治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可以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科學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1 申 檸.工業污水的處理及處理后污水的循環再利用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6,(9):123.
2 張 翼.關于工業污水的處理及處理后污水的循環再利用分析[J].工業,2017,(2):78.
3 文 傳.談工業廢水的深處理與循環利用策略[J].低碳世界,2015,(18):9-10.
4 潘朝輝.工業循環水處理行業的發展現狀[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2):75.
5 安國樑,張瑜文.探究工業污廢水處理與循環再利用[J].工業,201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