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芳
(合江縣環境監測站,四川 瀘州 646200)
中國環境保護部推出各種標準時,也推出了相應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明確規定了環境監測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及具體任務,旨在推進環境監測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1]。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狀態發生明顯變化,環境監測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而實際監測采樣工作有時與采樣質量保證和控制要求不符。
無論是前期的準備工作還是現場采樣工作,因人員、財力、質量管理制度等原因影響,環境監測采樣的實際工作與標準、規范要求有較大差距。
環境監測采樣工作內容復雜,工作任務量較大,這就對環境監測采樣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當前環境監測工作中,采樣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知識儲備與采樣經驗不夠豐富,責任心不強,采樣時操作的規范性不足。例如,地表水采樣要求水樣在現場自然沉降30 min,采集全程序空白和現場平行樣、密碼樣等質控樣,特殊項目采樣有特殊要求[2]。許多項目要求添加保存劑等。實際工作中,部分采樣人員未按規范對樣品進行采集。采樣人員甚至對有哪些質控手段,怎樣采質控樣都不清楚,導致環境監測采樣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采樣準備工作中未按規范準備,例如,采樣容器使用不正確。用不正確的洗滌方式洗滌容器,采樣人員不懂儀器設備的構造和使用,導致儀器操作不規范。上崗考核時對現場采樣操作考核較少,在新標準發布后,部分人員沒及時學習新標準,這些都導致采樣人員采樣的隨意性和不規范性。
在環境監測采樣準備工作中,部分采樣人員在器具不齊的情況下,只能選用不合適材質的器具,采樣設備不齊導致無法按規范點位采樣。例如,缺船只,缺手工采樣器,湖(庫)地表水采樣點位的設置,很難按規范在湖(庫)區的不同水域采樣。又如,2018年1月1日開始執行《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定電位電解法》,部分監測單位缺少一氧化碳測定裝置,導致廢氣無法監測。與此同時,環境監測采樣工作現場監測監督不到位,導致現場采樣工作中出現多種問題。
現階段,許多監測站沒有實施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吃大鍋飯的現象還存在。這可能導致人員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采樣點位設置不當,使所采集的樣品不具代表性、完整性,導致監測數據失真。現階段,監測頻次是人們執行監測任務的重要考量因素,這給企業留了許多漏洞可鉆,企業知道監測頻次后,有了應對之策,這就不利于人們對企業進行監管。此外,全分析時有漏缺項現象。
在開展現場采樣監測工作之前,首先,要對人員組織有效培訓并進行嚴格考核,使其熟練掌握標準,規范操作儀器。其次,保證現場采樣監測工作中使用的儀器設備符合各方面參數相關要求。為保證采樣工作實施效率和整體質量有所提升,必須制定制度和計劃。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為提高采樣質量管理的有效性,應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相關的責任制度、獎懲激勵制度。健全環境監測管理制度,為現場采樣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依據。強化環境監測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其充分認識到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自覺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規范開展環境監測采樣工作。健全獎懲激勵機制,激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在開展環境監測采樣工作之前,按照環境監測現場環境狀態和其他方面因素做好準備工作,制定采樣計劃。保證所制定的采樣計劃既要符合標準、規范,又要符合實際條件。采樣計劃包括以下內容:符合采樣規范的人員;儀器設備、器具;符合采樣的環境條件;采樣儀器、器具按要求校準、洗滌,保存劑的準備;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頻次、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現場監督人員及監督內容等。所制定的采樣管理制度能確保采樣計劃的有效實施。
為全面提高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增強采樣質量管理的有效性,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采樣人員在環境監測采樣工作中的作用,加大環境監測采樣人員的培訓力度,以環境監測采樣知識及采樣操作技術作為重點培訓內容,不定期組織采樣人員系統學習環境監測采樣規范、環境監測采樣質量保證要求等,確保采樣人員充分認識到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控的重要性,主動學習環境監測采樣知識,掌握規范采樣技術,以推進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活動的有序開展。在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過程中,應強化采樣人員的責任意識,促使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環境監測采樣工作中。
在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過程中,應嚴格規范采樣人員的操作行為,依照采樣計劃及采樣標準對樣品進行規范采集。正確使用采樣容器,針對部分存在特殊要求的采樣項目,應當依照要求對樣品進行單獨采集并按規范要求做好固定、加保存劑等工作。準確規范地操作儀器。做好現場采樣測試,對所采集樣品貼上規范標識,提高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的整體效果。在新標準發布后,應組織人員進行培訓,特別是對現場采樣,培訓考核合格后才進行實踐操作。
信息時代,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監測方法不斷推陳出新,環境監測采樣工作更具獨特性,為加強采樣質量管理,財力上應給予大力支持,及時做好采樣設備、器具的購置和更新,引入先進采樣設備和監測設備,特別是要購置與新標準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從而對環境監測采樣質量進行科學管理與控制。為全面提高環境監測采樣質量,應加強采樣器具、設備管理。在環境監測采樣準備工作中,首先選擇好采樣容器的材質,容器材質對于樣品有采集和儲存期間的穩定性影響很大,為此,對采樣器的材質作了明確的要求;其次做好采樣容器的清洗與檢查工作,以免采樣容器性能不到位而影響采樣質量。在準備采樣儀器設備時,對需校準的儀器進行校準,在完成監測工作后,應采取適當措施對相應儀器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清理、校準。及時修整儀器設備故障部位,避免損壞的儀器設備影響下一次環境監測結果,不能修整的做好標識以免誤用。專人負責管理儀器并建立儀器設備動態管理信息庫,及時對儀器進行檢定/校準,進行確認后方可使用,儀器貼上三色標識以防誤用。相關人員對采樣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認真做好采樣設備維護記錄,確保采樣設備處于良好的待使用狀態,為環境監測采樣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可靠支持,推進現場采樣環境監測工作順利實施。
同時,要加強環境監測采樣的現場監測與監督工作,實施質量監督,形成有效的監督檢查長效機制。各級環境監測站現場采樣測試工作量大,一些細節就容易被簡化或忽視,有效的監督檢查對提高現場采樣測試質量十分重要。質量監督員隨時審查工作現場狀態,并認真做好采樣現場監督記錄,尤其是要記錄好采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為后續環境監測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用信息。
環境監測單位實施垂直管理,具有顯著的優勢。一是人員、儀器統一管理,統一配制儀器,避免采購的儀器不同,儀器設備、人員操作上存在誤差影響數據質量。二是新方法實施時,中心站做方法驗證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避免每個監測站都做方法驗證,耗時費力。三是工作上進行分工,避免做重復工作。例如,同一企業要么由市中心站監測,要么由區縣站監測,從而保障工作效率和監測數據質量。四是監測頻次隨機,這樣才能真正起到監管作用。
環境監測采樣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本文從采樣人員綜合素質、采樣設備管理與現場監督、環境監測管理制度等角度入手對其進行初探。為全面提高環境監測工作成效,獲取有價值的環境信息,筆者對當前環境監測采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對策。
1 《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編寫組.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監測任務作業指導書(試行)[Z],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