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斌,李景保
(1.湖南城市學院市政與測繪工程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2.湖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長沙 410081)
水是生命之源,獲得安全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目前,地球上有25億人生活在缺乏基本衛(wèi)生條件的環(huán)境中,其中有10多億人無法獲得潔凈的水源,而我國就有3億多人飲用水不安全,其中有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1-2]。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農村飲用水存在非常嚴重的不安全問題,湖南省也不例外。
湖南省農村飲水有集中式供水工程覆蓋的人口達1 600萬,約占農村總人口的30%,有其他供水工程覆蓋的人口達4 500萬,占農村總人口的70%[3]。其中,有基本供水設施的人口達3 300萬,沒有基本供水設施的人口達1 000萬。飲水安全與基本安全的人口近4 000萬,約占全省人口的70%。當然,飲水不安全的人口仍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充分說明湖南省農村飲用水安全工作還存在很大問題,通過分析,筆者認為湖南省農村飲用水安全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湖南省非常重視飲水工程的建設,每五年投入10億元用于建設各類飲水解困工程,以解決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但是,部分地區(qū)的飲水工程建設不到位,影響農村飲水安全。同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項目不落實,極個別項目有待進一步落實,如醴陵市孫家灣鄉(xiāng)李家山集中供水工程。二是進度不平衡。例如,懷化市只完成目標任務的三分之一,岳陽、株洲等市還有一些項目未開工等。三是管理不規(guī)范。例如,安化、沅江所抽查的部分工程有的未按要求進行施工招標或材料設備集中采購;個別項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夠,建設方案論證欠充分;在建設過程中,未能嚴格控制工程投資、質量、進度,監(jiān)管未能完全到位;有些施工單位無水利施工資質,有些設備和管材供貨單位未經過水利部認定等。
湖南地處江南,多山,是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xiāng)”,經濟欠發(fā)達,大多數(shù)地方由于有色金屬(如金、錳、銻、鉛、鋅)的開采、冶煉以及產生的廢渣、廢水嚴重污染而影響飲用水,使之不達標,從而導致水質型缺水問題。例如,平江縣開采金礦(高砷、高硫金礦)時,原礦中砷含量2%~3%,精礦中砷含量高達25%~27%,含砷尾礦水砷含量6.176 mg/L,流入地表水中,造成水體嚴重污染。這種有色金屬開發(fā)導致水質型缺水問題的地方在湖南省比較普遍,例如,湘西地區(qū)大量使用電解法生產錳,湘中地區(qū)冶煉銻等,都一定程度污染了水源,導致當?shù)爻霈F(xiàn)水質型缺水問題。
湖南省屬于亞熱度季風氣候區(qū),水資源比較豐富,但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導致時空性(區(qū)域性、季節(jié)性)缺水問題突出。近幾年來,湖南省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對水資源的需求量顯著增大,對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湖南省多丘陵、山地,湘西、湘東南地區(qū)因水利工程缺乏,自然地理件差、山高坡陡,經常遭遇干早,農村飲水困難,山區(qū)居民不得不翻山越嶺去山下、山外挑水。湘南省地處南嶺的背風坡,夏半年干旱嚴重,飲水困難。另外,洞庭湖區(qū)北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日益明顯。
血吸蟲病在人群之間并不互相傳染,只有在疫水中才有可能被感染。疫水就是含有血吸蟲或尾蚴的水。全國共有血吸蟲病人81萬人,其中湖南省血吸蟲病人達到20萬人[4]。由于湖水已經變成傳染血吸蟲病的疫水,洞庭湖周邊的岳陽、常德、益陽等已經成為湖南省最大的疫區(qū),這個號稱八百里洞庭湖幾乎變成了“毒湖”,湖區(qū)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十分嚴峻。
調查發(fā)現(xiàn),湖南省有4 700多個行政村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型氟病病例,在3 700多個行政村中,有140多萬人存在砷超標的飲水型安全問題。這些水性地方病問題直接影響人們身心健康,也嚴重制約了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
一是一些地方飲用水源工程缺乏。湖南省部分山區(qū)居民點附近,由于缺乏基本的飲用水源工程,只能靠天吃水,看天飲水,導致供水保證率不高或取水困難等。二是飲水工程建設資金不足,項目建設困難。農村飲水工程的特點是點多面廣,工程規(guī)模小,數(shù)量多,工程建設條件差,資金需求量大。正因為規(guī)模小,用戶分散,預期效益不佳,人們又缺乏融資能力。三是一部分已建成的農村飲水工程項目,由于技術標準低,功能不盡完善,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原有工程供水效益。同時,受建設資金、技術力量等條件影響,部分已建飲水工程建設上仍然存在問題,如水源選點不合適、管路布局不合理、缺乏凈化與消毒等水處理設施、無水質檢驗設備和能力等。這些問題又直接影響工程覆蓋受益區(qū)域人們的飲用水安全。四是飲水工程運行效益不理想。農村用戶分散、飲水工程規(guī)模小、線距離長,導致動力費用、管路維護費用及管理人工費等供水成本高,加上農村用戶水價承受能力有限,以致工程運行效益不理想。
農村飲水不安全、水質不達標主要是水污染導致的。首先生活廢水污染問題。在湖南部分農村,不少人習慣在自家周圍打淺井取水,同時又向自家周邊大量排放包括糞便在內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嚴重污染了自家周邊地區(qū)的池塘水和地下水,而許多農村居民直接取用或提取被污染的地下水使用。其次是鄉(xiāng)村工業(yè)污染。工業(yè)污染最嚴重的是有色金屬采礦和冶煉帶來的重金屬污染,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導致飲用水重金屬含量超標。最后是生活固態(tài)(垃圾)污染問題。農村衛(wèi)生問題一直是很難解決的一個普遍問題,尤其是農村的垃圾污染問題,可以說,農村既沒有固定的垃圾排放地,也沒有垃圾處理地。這些垃圾是隨地、隨時排放的,嚴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了就地取水生活的人們飲用水安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的用水目的逐漸多樣化,不再滿足于原始簡單的飲用水,綜合用水明顯增加。農村產業(yè)的多元化,如家庭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花卉等)的發(fā)展,也加大了用水量;同時,隨著人口的劇增,人均耗水量不斷增加,也一定程度加劇了農村飲用水的供需矛盾。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防治飲水帶來的地方病,如含氟、含砷等水源,導致這類水源已不能飲用。這樣,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飲用水的概念逐漸發(fā)生變化,人們對飲用水水質的要求提高,飲用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湖南省的西北、西南和南部地區(qū)多為石灰?guī)r地區(qū),地勢較高、坡度較大,喀斯特地貌廣布,植被覆蓋差,導致這些區(qū)域內本身蓄水能力差。同時,湖南省又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加上礦產資源開發(fā)、地下水位下降、水利設施老化,造成部分地區(qū)農村人口飲水較為困難。
通過對湖南省農村飲用水安全現(xiàn)狀的綜合分析,結合相關資料,筆者認為,目前由于工程管理不到位、飲水水源被嚴重污染、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部分地區(qū)自然條件惡劣等原因,湖南省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工程型缺水、水質型缺水、時空性缺水、血吸蟲疫水以及水性地方病等問題。人們既要充分認識到農村飲用水工作的意義,又要充分認識到目前農村飲用水存在的諸多問題。因此,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市場和人民群眾的力量,徹底解決湖南省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為實現(xiàn)湖南省鄉(xiāng)村振興貢獻力量。
1 United Nations.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Accounting(2003)[M].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全國農村飲水安全現(xiàn)狀調查評估報告[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5.
3 李 皋.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地現(xiàn)狀與任務[J].中國水利,2006,(3):9-10.
4 新浪網(wǎng).湖南血吸蟲疫情加劇 洞庭湖幾成“毒湖”[EB/OL].(2003-10-16)[2017-12-24].http://news.sina.com.cn/c/2003-10-16/1035193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