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華
(濉溪縣環境保護局,安徽 濉溪 235100)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環境建設,尤其是大氣污染防治等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當前,世界范圍內已經掀起了關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探討,如何有效地進行大氣污染防治,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重點問題。因此,分析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現狀,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來提升防治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在工業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煤炭的燃燒會導致空氣當中的硫含量不斷增加并逐漸累積。二氧化硫遇到云層中的降水,會與之發生化學反應,二氧化硫溶解在雨水當中,會使雨水呈現出酸性狀態。酸雨會導致自然環境中的酸堿平衡狀態受到破壞,還會導致大量生物死亡和植被被破壞。此外,酸雨會對建筑物產生腐蝕,影響其外觀,同時還會對建筑物的穩定性造成破壞[1]。
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是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都比較高。二氧化碳含量持續攀升,最終會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產生溫室效應。近幾年,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南極和北極的冰川已經開始大面積融化,海平面升高,嚴重影響生物的多樣性。海平面上升還會引發一系列自然災害,影響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穩定。
大氣污染物中的有毒氣體、懸浮顆粒等會通過呼吸作用進入生物體內,進而嚴重影響生物的健康。由于大部分工業廢氣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屬物質,其一旦進入生物體內,會導致嚴重的中毒現象,影響生物正常的身體機能。粉塵和漂浮物進入生物體內后,會使生物的肺部功能受到影響,長期在此種環境下會使得生物肺部產生無法修復的創傷。
大氣污染問題不僅對人類社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對自然生態環境當中的生物生存、生物多樣性以及生物的生活空間等造成嚴重威脅。對此,我國已經開始積極地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充分且詳盡的工作部署。據調查,2015年,環境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負面影響的城市占全國所有城市的1/3,其余城市的環境均在不同程度上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2015年,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達到了10.4萬t,工業粉塵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別達到了3.9萬t和19.8萬t,多種不同污染物的疊加效應,導致環境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工業時代,但是工業整體發展水平仍舊相對落后。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下,能源的使用結構不合理,導致大氣污染防治難度不斷增加。我國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法律或規章制度等,開展了燃煤和鍋爐等綜合整治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6年與2015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下降了6.7%,氮氧化物的排放總量也降低了6.2%[2]。為了進一步改善我國大氣環境的質量,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的有效性,國家正積極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穩步前行,不斷探索全新的工作方法和發展路徑。
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就需要從源頭上抓起,通過積極貫徹并落實國家在環境保護和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規,嚴格按照國家審批條例和管理制度,對各項工作進行審批和管理,將防治污染工作重點放在污染源頭控制方面。在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工業始終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為了有效地進行污染防治,需要從源頭上對工業污染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環境保護計劃順利實施。此外,隨著城市化和城中村改造的深入推進,建筑工地數量持續增加。這在為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加劇了環境污染。對此,我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建筑揚塵控制,并制定了嚴格的城市揚塵綜合管理與防治方案,有效改善施工項目現場的生態環境,提升空氣質量[3]。
為了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效果,增強環境污染整治成效,國家積極制定和完善大氣污染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如大氣污染防治的法律責任、大氣污染許可、污染總量控制以及應急預案等。若部分企業違法國家法規,司法部門要依法對此種行為進行懲處,提升環境污染行為的成本。另外,國家要積極宣傳《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法律法規和標準,確保大氣污染防治的開展有據可依。相關職能部門應明確工作職責,認真部署落實,有效完成環境污染整治、大氣污染防治等具體工作任務。國家應建立相應的考核和管理制度,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納入考核項目,提升工作人員對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視度。
積極推進工業節能降耗和減排工作,也是大氣污染防治的有效對策之一[4]。新時代,我國很多污染較為嚴重的城市紛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對區域內部產業結構進行分析和調整,相關部門明確了區域內部部分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要求企業停業整頓或搬遷,提升了對區域內部環境污染的控制能力。與此同時,國家合理規劃不同種類的工業生產企業位置,將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安置在城市邊緣,確保工業生產對城市的環境污染降到最低。工業企業分布相對集中,國家積極控制區域內的企業數量,避免工廠企業過度集中,導致區域內部的大氣污染問題加劇。在此基礎上,國家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使用清潔能源代替傳統的不可再生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力度,不斷研發新型治理技術。傳統的回收利用技術有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后來人們又研發了膜分離法。銷毀技術有熱力焚燒法、催化燃燒法和生物降解法,以及新研發的光催化降解法和等離子體技術等。在大多數情況下,依靠單一的治理技術往往達不到排放要求,在經濟上也是不合理的。近年來,各種組合治理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如沸石轉輪+熱力焚燒燃燒、洗滌+高級氧化等,使得VOCs治理效率顯著提高。
目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較為嚴峻,人們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工作力度,從源頭上對可能導致大氣環境污染的要素進行控制,同時提升環境管理能力。國家要合理制定大氣污染防治對策,積極推進工業減排工作,鼓勵人們參與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呼吁全體社會成員攜起手來,共同對環境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