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蕭縣環境監察大隊,安徽 宿州 235200)
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小城鎮均表現出一定的共性,不僅僅是城鎮的建設目標,連環境等發展問題也是如此。現階段,我國小城鎮發展環境趨于惡化,總體表現為局部污染嚴重,整體退化顯著,部分污染物難以降解,類型復雜,隱藏潛在災害。倘若小城鎮不重視和有效治理環境問題,其治理難度將不斷增大,對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嚴重危害。
現階段,我國小城鎮建設中的環境損害問題依然比較嚴重。小城鎮的環保治理規劃與實際發展速度相比比較落后,沒有及時跟進,也未制定體系完整且科學有效的城鄉建設發展規劃。部分基層政府部門尚未將環保工作正式列入城鄉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也未確立城鄉環境污染管控及生態功能維護的有效運作機制[1]。
很多小城鎮依舊維系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結構松散、能耗超標、污染程度過重的產業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小城鎮尚未設置具備配套能力的三廢處置系統,導致大量廢棄物不能實現有效處理和回收利用。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小城鎮的建設布局以鄉村住宅小區為結構單元,建設初期,因為建設管理部門未擬定科學完善的發展規劃,造成實際建設出現結構布局散亂,各類工廠建筑和居民小區相互混雜。工業產生的污染源可直接損害周邊居民,也極大增加了當地環境治理的難度[2]。
現階段,我國環境保護和污染整治的政策法律體系還不健全,在具體的環保治理工作上,各個小城鎮尚未構建統一、嚴謹的管理機制。環境治理體系的構建依然以社會多種機構、多層面的管理為基礎,以發揮輔佐功能為基本要求。在小城鎮環境管理工作中,其各類機構的管理職責交叉重疊,未擬定一套切實有效的環保工作機制,絕大多數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都極為落后。
環保觀念淺薄,關注水平不高,亦可加劇環境污染程度。其一是很多地方政府管理人員沒有形成正確的環保意識,過分追求經營收益和經濟成果,未顧及生態資源的保護需求。其二是由于小城鎮中的輿論宣傳媒體對環保知識的教育不夠普及和深入,人們的環保觀念普遍淺薄,做出很多破壞環境的行為[3]。
我國絕大部分小型工業對當地環境存在深度污染,如小型建材、小微電鍍、小規模造紙等重污染廠家的生產技術水平很低,配套性環保治理措施不健全。隨著我國大、中型城市生態資源保護制度的逐步健全,此類小微企業向小城鎮遷移的態勢越來越強。
對比于我國的諸多大中城市,小城鎮的空氣質量總體偏好,但是從大氣污染物濃度觀察分析,部分小城鎮的空氣質量卻比大城市差,污染物濃度遠遠超過大城市的相關濃度指標,甚至達到嚴重污染程度,尤其是在降塵污染方面甚為嚴重。在我國多數小城鎮,絕大多數生產企業均坐落于交通便利的道路兩旁,其生產車間排入大氣中的廢氣直接損害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4]。
一般鄉鎮級生產企業的排水裝置技術簡陋,部分企業甚至根本未設置排水、治水操作系統,即便是有水處理裝置,其對工業廢水的處理效率也極低,造成污染類型日趨多樣,其排出的廢水總量不算大,卻不難以實現達標排放。此類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導致河水水體惡化,同時嚴重損害小城鎮的生態環境,這已經成為小城鎮水資源污染的根本原因。
伴隨著我國小城鎮建設規模的擴大,城鎮排水工程和其他地下通道的建設總量增大,這極大地減弱了雨淋水滲入土壤的順暢性,再加上地層水的超限抽取,水線下移,導致地面下陷情況發生[5-7]。
目前,我國小城鎮的有機固態廢棄物多為生活廢棄物、農副制品廢料、畜禽飼養排放糞便以及工業外排廢料等。隨著小城鎮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城鎮居民數量快速增長,人們生活內容不斷豐富,加大了環境污染程度。相關配套設施和項目資金嚴重缺乏,致使廢物隨意排放和滲透液橫流,嚴重污染小城鎮環境和周邊土質。
目前,我國小城鎮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排放量大,處置不完整、不徹底。據統計,我國城鎮廢棄物每年以8.2%~9.5%的速度上漲,而總體處理效率較低,大量垃圾處理不徹底或根本未做處理。我國大多數小城鎮沒有明確將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料分類處理,嚴重影響其二次回收利用。目前采用的廢棄物處置方式有挖坑掩埋、露天燃燒、堆積蓄肥、回收利用等,各種方法的效果不同,卻都是終端式處理模式。
目前,部分小城鎮面臨嚴重固態廢料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大氣環境污染,必須做好相關整治工作。一是嚴控小城鎮固態廢料污染,強化對危險廢料的管理、處置和對工業固態廢物的科學化處置。二是防治小城鎮大氣污染,調整能源結構,開發清潔能源,減少煙塵排放。三是做好小城鎮噪聲污染防治,工業噪聲、施工噪聲的控制要嚴格。
科學合理規劃布局,確定城鎮發展規模。要合理地劃分城鎮環境功能區,掌握城鎮的污染物排放情況與規律,深入研究了解城鎮的自然歷史文化特點。人們要根據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結果,進行功能布局,實行鄉鎮工業污染集中布局,便于控制,減少城鎮環境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
加大環境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鎮可持續發展。制定優惠政策來鼓勵節能,推行清潔生產,轉變為預防為主的控制方法。按照不同區域的環境特征和城鎮經濟發展水平,開展分類指導,重點搞好各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具體情況,不同的小城鎮可以建立垃圾分類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及時處理各種垃圾和污水。
加強小城鎮環境法制建設,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加強產業生態建設區、經濟開發區等有關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避免盲目發展影響環境的較大行業。要禁止建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避免出現污染項目轉嫁現象,禁止在環境敏感區新建污染嚴重的企業。
小城鎮環境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重視小城鎮中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和生態問題。人們要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和防制措施,做好一切污染控制和生態保護工作,做好小城鎮的合理規劃,科學布局,確保中國小城鎮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