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我國各地在2月15日這一天一起迎除夕,但各個民族的除夕可大不一樣。就讓我們少數民族的百迷們給大家講講吧。
對于我們土家族來說,除夕并不是“年”。我們過年要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而具體哪一天過“趕年”要根據姓氏宗支來定。就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后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
百迷們大家好,我們藏族同樣過漢族的新年,但藏歷新年才是我們的傳統新年。每年的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我們要舉行驅“鬼”儀式,大年三十晚上,家庭主婦要準備團圓飯,晚餐前,如家有僧人,由他先在經堂里誦祝愿經或稱祈禱經,之后全家團聚,一起用飯,晚餐時一定要準備家神的份。
第三站:山東
大魚大肉吃個夠?沒門!
山東臨沭的許多人家都有初一不吃葷的傳統,圖一年的 “素氣”,也就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桌子上基本上都是白菜豆腐,連餃子都包韭菜雞蛋餡的。想在這兒吃胖,還真不容易。
第四站:湖北
啥時吃年夜飯要看你姓啥
在湖北農村的很多地方,年夜飯的吃飯時間與你的姓氏直接相關。姓王的,在早晨五點多鐘就開始合家團圓了;姓高的,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才開宴;姓楊的,則只能在晚上十二點以后……
都說春節聯歡晚會開始時萬家燈火,但這可不包括我們新疆維吾爾族,因為烏魯木齊與北京存在2小時的時差。春節聯歡晚會晚上8點開始時,這時烏魯木齊相當于晚上6點鐘,太陽還在天上呢,完全用不著燈火。
小伙們,走出家門當“吃貨”感覺怎么樣?你的家鄉有什么不一樣的春節吃飯習俗,快快打開話匣子告訴我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