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GDP突破80萬億元 同比增長6.9%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初步核算,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這是中國經濟增速自2011年以來首次扭轉下行局面,實現企穩回升。在80萬億元的背后,中國經濟的“氣質”正在發生變化。從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1.6%,已經成為經濟的主要拉動力;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依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預測稱,2018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預計全年GDP增速為6.7%左右,較2017年下降約0.2個百分點。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呈現前高后低趨勢,一季度為6.8%左右,二、三季度為6.7%左右,四季度為6.5%左右。
2017年我國CPI同比上漲1.6%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完成了全年物價調控目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由上年下降1.4%轉為上漲6.3%,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的下降態勢。 12月,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8%。
2017年12月M2同比增長8.2%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67.68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個和3.1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54.38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個和9.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7.06萬億元,同比增長3.4%。全年凈投放現金2342億元。2017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4.64萬億元,同比增長12%。
“一行三會”聯合下發債市監管新規
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于1月5日聯合下發《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對機構參與債券市場的規范性、債券代持業務、債券杠桿率水平、監管分工、過渡期安排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要求著力規范債市交易,整頓債券代持、高杠桿等亂象,強調了針對市場參與者的有關禁止性規定,如相互租借賬戶、利益輸送、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規避內控或監管等。
綠色債券評估認證指引發布
2017年1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發布了《綠色債券評估認證行為指引(暫行)》,對綠債認證機構資質、認證流程、監督管理辦法、認證結論表述等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
銀監會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
銀監會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明確2018年重點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利益輸送、違法違規展業、案件與操作風險、行業廉潔風險等方面,基本涵蓋了銀行業市場亂象和存在問題的主要類別,同時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
債券“失約”發行量創新高
據最新統計,2017年我國債券市場發行取消或失敗的債券共有786只,規模達6296.2億元,期數和規模均遠超2016年全年,再次刷新近年來我國債券取消發行的紀錄。業內人士預計,2018年債券市場取消發行仍可能處于高位。2017年企業大規模取消或推遲債券的情景出現過兩次,一次是4月,一次是8月。
責任編輯:劉鐵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