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言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之一。當前形勢下,金融風險的復雜性在哪里?防控金融風險處于什么樣的階段?要充分認識和科學應對這些問題,需要樹立防控金融風險的時空觀。
從長周期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近30年,新自由主義理論在主要發達經濟體盛行,金融去監管化趨勢明顯。這一動向不可避免會向新興經濟體滲透。境內金融業態伴隨市場的高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累積了重擴張輕合規、重發展輕監管的現象。從中期看,實體經濟面臨“三期疊加”的突出矛盾,不可避免要在金融領域傳導和反映出來。加之轉型過程中,為追逐產業結構高端化,地方和企業辦金融的熱情高漲,金融領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這些問題伴隨著金融機構形態、金融產品形態、金融服務形態的多元化,使得金融服務門檻大大降低,金融風險的復雜性和隱蔽性也持續增加。從近期看,去杠桿等結構性改革任務持續展開,特別是“僵尸企業”市場出清尚不充分,外部發達經濟體貨幣流動性出現拐點,這也無疑使防控金融風險松懈不得。
展望遠期,要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個硬指標。這就需要我們實現中速高質量增長,維持與發達經濟體的合理增速差,同時不出現大的金融波折。總結許多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教訓,金融危機是打斷這一跨越進程的高頻事件,這就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正因為如此,中央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作為三大攻堅任務之一,這是極具戰略眼光和歷史辯證思維的重大決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風險隱患從醞釀到累積有一個時空跨度,那么防治它客觀上也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從風險防控的規律看,大致要經歷動員、深化、鞏固、完善等四個階段。各階段任務側重點都不相同。動員期側重統一思想認識,辨明“灰犀牛”和“黑天鵝”這些風險源,明確組織保障。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吹響了防治金融風險的總動員令,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這一階段任務已初步完成。深化期側重遏制重大風險勢頭,建立覆蓋主體、工具、流程在內的制度化、體系化的防控機制。目前這一工作剛剛起步,去杠桿取得初步成效,需要穩中求進,持之以恒。鞏固期著眼體制性長期性問題的解決,消除風險體制根源。完善期則是結合形勢的發展和對前期出臺風險政策的評估,對相關機制做必要優化。上述階段只是粗略劃分,實際操作中應是一個動態優化的過程。
此外,中國金融日益具有國際化因素和國際化影響。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還須重視國際協調。重點在于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服務實體經濟跨境運行順暢;促進各國宏觀政策協調,降低國際金融重大不確定性;爭取對中國金融評估的客觀公正評價,營造金融改革開放的有利輿論環境。
責任編輯:宗軍 印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