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1922年,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師范畢業(yè),被分配到一所鄉(xiāng)村小學。學校規(guī)模非常小,少年身兼三職,成了那里的教員、校長和校工。
學校的學生大都是附近農戶家的孩子,一到寒暑假,大人忙于生計,無暇照管,他們免不了要結伴打架、下河游泳,很容易受傷或溺水。為了減少意外的發(fā)生,盡管當時的鄉(xiāng)公所每年只給少年發(fā)十個月工資,到了寒暑假,他還是會來到學校,免費為學生上課。
對于學生來說,去學??梢员苊庖驗檎{皮挨大人罵,他們自然很樂意。更何況,除了上課,還有更有意思的事呢!
“陳老師,再給我們講個故事吧!”少年雖然比學生們大不了幾歲,肚子里卻裝了不少精彩有趣的故事,有中國的,還有外國的。一上完課,學生們就纏著他講給大家聽。
“好!”少年一口答應,“看在你們今天聽課夠認真的份上,就犒勞犒勞你們?!?/p>
學生們爆發(fā)出一陣歡呼,揚起小臉,熱切地等待著。
“從前,有一個窮苦的孩子,在一個富商家里當小僮……”少年的聲音一響起,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的孩子都聽得入了神。
此后幾年中,少年與孩子們朝夕相處,教他們學習,給他們講故事。他一向熱愛文學,也喜愛孩子,漸漸地就萌生了為孩子寫故事的念頭。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抓住機會來創(chuàng)作:刻苦讀書的窮孩子,樸實無華的莊稼人,都成了他觀察的對象,給了他寫作的靈感。1927年,他以真實的生活為參照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作品——《學校生活記》出版了。
這個從鄉(xiāng)村小學走出來的少年,就這樣踏上了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若干年后,他的名字響徹中外兒童文學界,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他就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陳伯吹。
從十七歲開始創(chuàng)作,在長達七十多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陳伯吹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佳作,包括小說、童話、寓言、詩歌等體裁,其中又以童話的成就最高,因此還獲得了一個了不起的稱譽——“東方安徒生”。他始終像當初在學校里那樣,喜愛文學,喜愛孩子,是一個為千千萬萬個孩子講故事的“孩子王”。
也許是因為做過多年教師的緣故,陳伯吹的童話,如《阿麗思小姐》《波羅喬少爺》《一只想飛的貓》《駱駝尋寶記》等,大都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這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正如陳伯吹自己所說的:“我的兒童文學觀點,往往是從教育的角度出發(fā),因而與作家們的看法有同中存異的分歧……”
為了教育別人而寫出來的作品,會不會有說教的意味,讓人感到枯燥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打開陳伯吹的兩部代表作,來一起探個究竟吧!
《波羅喬少爺》是陳伯吹創(chuàng)作于1933年的一部中篇童話,主角是一個12歲的男孩,他有很多生活惡習,是個十足的“小少爺”。作者寫這個故事,顯然是告誡他的讀者不要成為這樣的人。但如果你打開這本書,以為迎接你的將會是作者苦口婆心的訓導,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本書實在太有意思了。例如,書中有這樣一段:
就在這一天,書包里的一塊雞蛋糕,對著一塊奶油面包講:“書包真好福氣,一天到晚吃得飽飽的!”
“是呢,但是他還不大高興。”
“何以見得?”
“你不看他一天到晚板著臉孔嗎?你看見過書包有笑容嗎?”
“真的,我倒從來沒聽見過書包發(fā)出的笑聲?!?/p>
“其實,他是自尋煩惱。這個家伙,只配同污墨、臭筆、破書、爛紙做朋友的,我們高貴的食品伴著他,他反而不高興起來,多么的愚蠢呀!”
從這簡短的文字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波羅喬少爺?shù)囊粋€“秘密”:他去上學,書包里裝的卻不是筆、墨、紙,而是些吃的東西。書包被弄得油膩膩的,和一塊臟抹布差不多,因此很不開心。除了書包,時鐘、牙刷、毛巾、眼鏡等用品,也都一一控訴了波羅喬少爺,把一個愛睡懶覺、不講衛(wèi)生、不學無術的“小少爺”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
有趣的想象,輕松的基調,夸張的情節(jié),這樣的故事會讓你打開書來欲罷不能,合上書后思緒翻涌,可能還會忍不住反思:波羅喬少爺?shù)某裘?,我會不會多多少少也有一點呢?……
《一只想飛的貓》是陳伯吹另外一部非常有名的代表作,發(fā)表于1955年。這篇童話保持了陳伯吹作品的一貫特色,充滿想象和趣味,角色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我們來看看這只想飛的貓都做了些什么吧!
他砸碎了一個養(yǎng)仙人掌的花盆,卻不肯道歉。他撲蝴蝶的時候,抓下來一束映山紅,撞哭了一棵向日葵,還撞傷了雞冠花的腰。面對雞冠花憤怒的指責,這只貓卻是這樣回應的——
“我是貓!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個耗子!——你算得什么,你是公雞!像嗎?冒牌東西!”貓一邊亂奔亂竄,一邊回頭來狠狠地回嘴。他做錯了事,從來不肯認賬。
這只貓真愛吹牛!“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個耗子”這樣的大話,他時時刻刻掛在嘴邊。
后來,鄰居們找到這只貓,請他參加村莊里的大掃除。他當然不情愿,就假裝睡著了,被識破以后,又做起“白日夢”,幻想自己是個賽跑健將、旅行家、歌唱家、漁業(yè)家……
到這里,我們差不多已經(jīng)看出來,這只貓是個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家伙。題目中的“想飛”,既實指這只貓想要飛翔,也可以說是他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現(xiàn)實中也有這樣一些人,夢想著能出人頭地,卻不肯腳踏實地去付出,還一味地嘲笑別人,最終一事無成。
關于童話,陳伯吹曾經(jīng)這樣說道:“童話的長處就是它從來不曾疾言厲色地揚起戒尺來教育它的讀者?!?/p>
這就是為什么讀陳伯吹的童話,我們絲毫不會覺得在接受訓斥,只會因為有意思、有啟發(fā),而露出會心的一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