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梅
摘 要: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對高等院校培養優質人才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闡述了在當前的創業環境下,高等院校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的建設模式,并且就其管理機制方面的創新展開討論,在提高高等院校的實訓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優質人才。
關鍵詞:高等院校 實驗實訓教學 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b)-0169-02
在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活動中,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是互為一體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社會對人才方面的質量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社會對優質人才方面的需求,高等院校已經把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到自身的專業教學中。高等院校是向社會輸送優質人才的主戰場,因此,高校應該將創新與建設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管理機制作為教育工作的重心,以達到培養全面綜合性人才的教學目標。
1 創新創業形勢下的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建設
1.1 創新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優化實訓場地及配套設施
高等院校作為高等學府,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及需求,積極創新自身的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加快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實驗實訓中心的最終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同學們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而創新并不是紙上談兵,它首先應該具備實際演練的主戰場,由此可見,高等學校想要提高社會實踐教學能力,就必須加快創新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此外,學校還應該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創新創業教學配套設施,或者可以加強與校外企業的合作,不斷完善各項實踐教學,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提供技術支持。
1.2 建立大學生創業產業園、為大學生實訓教學提供專業化教學
近年來,為了培養符合現代化建設需求的專業人才,國家出臺了諸多優惠政策,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為符合入園要求的專業化項目提供免費的人事代理、國家制度化的專業培訓以及力度比較大的稅費減免等。
(2)建立創業基金,為進入校園的專業化項目提供充足的啟動資金、國家補貼以及免息貸款等,并且為項目開展提供專業化人才的專業指導。
1.3 積極探索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的建設模式
從基本內涵來講,高等院校的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就是一種經濟教育一體化的實踐訓練模式,并且實訓中心的運行要嚴格按照企業的相關標準運作。換一句話說,同學們在實訓教學中心學習就仿佛是在真實的企業運作下實習,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接觸到真實的工作項目,體驗到嚴格的企業工作管理,從而增加自己的作戰經驗值,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校的實驗實訓中心可以有以下幾種模式:第一,產業校園模式。產業校園就是學校與社會企業在統一的生產經營管理理念下開展教學與生產經營活動。第二,技術應用公司模式。該模式的成立主要是幫助企業解決生產方面的技術性問題、培養創新性技術人才以及獲取企業效益。第三,工作基地模式。工作基地就是按照公司的運行過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實現與社會企業的良好對接,以此來提高同學們的專業實踐能力。
2 高校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管理機制的創新
2.1 以市場需求為向導、建立社會化管理機制
社會化的管理機制就是以當前市場需求為發現目標,由高等院校建立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實訓中心,同學們嚴格按照社會層面的相關要求開設自己的公司。與此同時,實訓教學中心要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對公司內職工的作崗位、權責分工以及相關業務等提出一系列專業化的指導意見。在社會化管理機制下,學校內的所有同學都要通過市場競爭以及專業考核來獲取擔任校內公司職務的機會,在選拔結束后,訓中心的管理部門要按照企業今天上崗的相關流程進行任命與工作分配。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根據專業化的市場需求來進行專業化的公司管理,學校可以聘請企業的相關人員擔任校園公司的講師。在社會化機制的管理下,同學們能夠在工作過程中提高自身的人際溝通能力,在企業講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可以打破書本的限制,培養自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將來進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項目化管理、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高等院校建立實驗實訓中心必須以當前社會主導的創新創業為指導思想,以教育為根本,把工作項目作為紐帶。實訓教學中心可以借助于不同種類的創新創業項目,引導同學們主動參與到項目的完成中,以達到更好的提高同學們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高校實驗實訓中心可以允許項目團隊進入,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使投資效益達到最大化,而且還可以加快實踐教學改革的步伐,實現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的完美結合。項目化管理機制下,與學校有良好合作關系的企業或者是省、市以及學校自身都可以向訓中心提供專業化項目,合作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管理需求開設項目,以此來幫助企業完成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促使企業革新工藝技術,除此之外,同學們或者是任課教師可以向學校以及省、市自主申報合作項目,以此來培養實訓中心同學們自主探究、主動思考以及團結協作的創造能力。
2.3 共享化管理、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優質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高端復合型人才是當前社會市場經濟的寵兒,此外,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急需專業復合型人才,由此可見,高等教育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方向,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高質人才。顧名思義,復合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物質而組成的事物,高端復合型人才就是具備超過一種專業技能的全面綜合性優質人才。隨著對高等院校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等院校的實驗實訓中心應該秉承培養社會市場經濟所要求的高端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理念,在專業知識體系之外,加強培養同學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實訓中心應該嚴格貫徹共享化管理,校內的所有實訓室都面對不同專業的同學開放,讓同學們在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一種新的實踐能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與社會實踐技能的有效結合,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2.4 企業制管理、提高創業感知力
高等院校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可以實行企業制管理,把企業文化納入到實驗實訓教學中心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高等院校學子的綜合素養,而且還能夠充分發揮實訓中心自身的應用價值。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中逐漸積累的文化積淀,每個企業都有其自身的價值理念、工作信仰以及企業員工的認同感。高等院校都有屬于自身的校園文化,高等院校實驗實訓中心可以系其自身的獨特屬性,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為一體,潛移默化的提高同學們的創業感知力。通過與市場企業的不斷合作,根據專業人才的不同需求引進符合不同類型同學發展的工作任務、企業經營管理念、產品生產技術以及相關的擼管理體系。按照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布局校內的實驗實訓中心,讓同學們真切的感受到企業文化的感染力,身臨其境,提高同學們的創業感知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應該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著力于實驗實訓中心的建設,著眼于實訓中心管理機制的創新,工學結合,為高等學子提供更優質的實訓基地,為其綜合發展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提高同學們的職業素養,促進其綜合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瑋,孫小平,孫文志,等.地方高校實踐教育基地創新性設計與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2):214-216,257.
[2] 張瑞林.實驗教學中心優質資源共享管理機制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1):231-233,237.
[3] 王炳富,信玉峰.淺析高校實驗實訓室制教學模式的研究[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7,32(3):97-99.
[4] 呂海霞,馮冬梅,程捷,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7):167-170,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