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信息科技的日益發(fā)展和數字化圖書館時代的來臨,作為科技文化傳播創(chuàng)新主陣地的圖書館迎來了數字化建設的春天。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是科技文化的標志,其中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在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以現代化網絡通訊技術和數據庫為依托建立的信息系統(tǒng)。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其電子文獻信息檢索、瀏覽、復制等強大功能,為讀者最大限度的節(jié)約時間,不僅能夠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加強便利交流溝通,又能起到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傳播知識普及教育的良好作用。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是為讀者提供數字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和窗口。那么,如何做好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的圖書館工作及創(chuàng)新是本文要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數字化圖書館;轉型;電子閱覽室;服務;創(chuàng)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和發(fā)展成熟,傳統(tǒng)圖書館自然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其自身表現出越來越多不能滿足讀者需求之處,導致圖書館服務質量降低。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有許多問題在操作過程中,只有融入信息技術,以數字圖書館為發(fā)展方向,才能使傳統(tǒng)圖書館立于不敗之地。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我們需要進行分析和研究,找到相應的措施,有效地完成所有圖書館在過渡期間的工作。
1 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工作職責
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是以信息、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為基礎,提供圖像、聲頻、文獻、視頻等多種形式信息服務,是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信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院校師生閱讀、利用、檢索館藏文獻、電子出版物以及數字化信息資源的主要途徑和窗口,為院校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實習、培訓、業(yè)余生活提供服務平臺。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為院校師生提供常規(guī)的服務內容有:第一提供圖書館館藏電子文獻及綜合數據庫資源檢索與利用服務;第二提供院校師生計數機等級考試培訓技能的教學服務;第三提供圖書館館藏視頻信息資源及網絡數字音頻資源檢索與利用服務;第四為院校教師提高教學需要的資源和學生學習、實習和業(yè)余娛樂休閑生活提供影視服務;第五提供多媒體資源讓師生閱覽;第六圖書館閱覽室提供計算機硬件及附件的服務包括,網絡及館藏數字資源刻錄、存貯、文本掃描、拷貝、刻錄、光盤存貯等[1]。
2 數字化圖書館閱讀的特點
隨著新媒體和媒體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傳統(tǒng)紙質媒體的閱讀人數逐漸減少。一些學者指出,中國的圖書館讀者正在將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方式轉變?yōu)樾碌臄底置襟w閱讀方法。據相關部門統(tǒng)計,中國讀者紙質媒體的閱讀率逐年降低,與此同時,成年公民的數字閱讀率表現為逐年上漲。數字閱讀的主要通過計算機和手機實現,主要渠道是有線傳輸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2]。因此,數字閱讀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移動閱讀和網絡閱讀:移動閱讀。在手機、平板電腦上閱讀內容接收終端設備,通過移動互聯網在線瀏覽或下載并閱讀相關文本、圖像、聲音和視頻內容,最終實現數字化閱讀的目的。隨著智能手機在我國的普及,以及相關應用軟件的廣泛推廣和使用,移動閱讀的用戶越來越多[3]。全國閱讀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人均手機閱讀時間為62.21分鐘,首次超過1小時,進一步說明了閱讀用戶移動閱讀的重要性。網絡閱讀。一種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數字閱讀方法。用戶利用電腦終端設備接收閱讀內容,通過有線網絡或移動互聯網,在線瀏覽或下載文本、圖片、聲音、視頻內容及閱讀相關信息,以達到獲取閱讀的目的。
3 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讀者服務工作完善
1.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讀者服務工作變革
在信息化數字化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讀者服務工作在傳統(tǒng)服務項目基礎上,增加對數字化圖書館的分析、認識和研究顯得更為重要。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電子設備、云存儲、物聯網等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的活動和事物發(fā)展的過程都可以用數據的方式加以記載,因此產生大量的數據。例如人類的經濟生活中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有各種自動化記錄儀、檢測系統(tǒng)裝置等記錄流程,消費過程中使用的刷卡機、收款機,以及交通過程中使用的交通檢測、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系統(tǒng),政府辦公的管理系統(tǒng),每時每刻都在制造著各類數據[4]。形成了數據的海洋。讀者面對如此海量的數據,為了查找與自己所需專業(yè)相匹配的資料,必然要依靠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為讀者提供更現代的數據服務工作,在對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開展可視化分析、研究認識后,為讀者的數據檢索與利用提供技術指導,從而是圖書館閱覽室讀者服務工作在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有了新的突破。
2.加強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管理人員的素質建設,提業(yè)技能。
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管理人員為了適應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對圖書館閱覽室數據檔案的可視化分析、重新認識識別及人機的深層次交互融合,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專業(yè)技能培訓,掌握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的可視化、認知和人機交互深度融合的技能與理念。
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興起于20實際90年代,雖然誕生時間短,正處于轉型的初期發(fā)展階段,有關介紹概念、特點的文獻信息資料不多,但所涵蓋的知識量和信息量極為龐大,作為工作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管理人員,應該知道轉型的涵義,了解轉型的四大特點,理解轉型的結構。在理性和感性上通過視覺和感覺都應該加強對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的認知。
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的可視化也是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管理人員做好讀者服務工作必須具備的素質[5]。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的可視化技術是指利用圖形處理、網絡信息、用戶界面和影像媒體技術,把大量的文字資源轉化成數據資源以便于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以動畫、圖形、表格方式更直觀的呈現給讀者,滿足讀者對所需有價值數據信息的需求。這種可視技術被廣泛應用在網站、鏈接、新聞的顯示以及工具與服務等各個領域[6]。
4 結語
總之,文化的傳承,數字化圖書館的發(fā)展是一個國家民族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而圖書館閱覽室正是肩負著傳播普及知識、進行社會教育的重任,只有使圖書館管理工作在理念模式辦法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適應信息化社會,才能真正發(fā)揮圖書館的收集整理保存知識和傳遞普及知識的價值。創(chuàng)新優(yōu)化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服務工作,是學校圖書館的工作重點。在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互聯網文獻信息數字化電子資源在數以n次方倍的擴張,其種類可以分成圖片、視頻、文字、多媒體、流媒體、音頻等。圖書館網絡數據庫資源也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日益豐富完善建設和發(fā)展起來,適應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發(fā)揮數字化學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職能和價值,推進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管理人員專業(yè)數字技術的提高,從而促進圖書館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型時期的建設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解曉毅,謝強.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免費服務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04:65-71.
[2]楊飏.談高職院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J].河北科技圖苑,轉型期的圖書館服務——從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的過渡[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04:69-70+77.
[3]余曉松.數字化對傳統(tǒng)圖書館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5(07):237-240.[2017-08-31].
[4]吳苗.現階段圖書館發(fā)展的新特點[A].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2004:2.
[5]楊曉芳,何明祥.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轉型[J].中國科技信息,郗青蓮.淺談從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轉型及所應對的問題[J].甘肅科技,2015,(Z4):68-70.[2017-08-31].
作者簡介
李紅華(1968-),女,山東,研究生,館員,圖書資料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