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
加強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科學整合農村信用社生產要素,引導農村信用社形成共同價值觀,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企業,形成和諧發展氛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使農村信用社在激烈的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縱觀農村信用社現狀,企業文化尚處于萌芽狀態,其功能嚴重缺位,員工對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所承載的靈魂和核心價值缺乏認同感,因此,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對順應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潮流、建立現代金融企業、促進企業和員工的和諧尤為重要而且迫切。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
一個企業如果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那么它的力量是無窮的,給人的感覺是溫馨的,擁有團結向上的奮斗精神,員工之間互幫互愛,在市場競爭中將處于優勢地位。相反,企業不具有企業文化或者不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那么這個企業將是一盤散沙,員工沒有共同的思想理念,都自私自利,處處充滿的都將是勾心斗角,那企業何談發展,生存也許都會成為問題。因此,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將員工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奮斗,能更好地凸顯出一個優秀企業的精神。那么,現在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現狀怎么樣?
1 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現狀
1、思想認識不夠
由于農村信用社網點大多深處偏遠山區,員工素質普遍偏低,大多數人都存在“重業務,輕管理”的思想,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其對業務經營沒有任何好處和意義。在基層信用社,一提到企業文化,很多員工往往把農信社內部開展的文體活動、惠民活動當成了企業文化,甚至將統一服務用語、統一服裝、加大對外宣傳等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硬性指標來完成,而且往往走形式、走過場,沒有真正領會企業文化的真諦。
2、專業人才不夠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由于農信社網點的布局,難以留住人才,尤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專業人才。沒有專業人才就無法做到設計上的科學、合理,運作起來也無法規范管理,當前在很多省份的農信社中這樣的專業人才幾乎沒有,一方面只能依靠外界企業管理公司或營銷策劃公司代勞,但這些公司并不是很了解農信社內在的企業文化底蘊,無法精準地為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提供策略思想,有時還存在一定偏離,不切實際;另一方面農信社往往只能借鑒其他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來進行模仿,無法真正建立一套符合農信社自身發展需要的企業文化。
3.對潛在的優良傳統沒能系統總結上升到文化層次
農村信用社已經能夠生存繁衍50多年且成發達之勢,可見其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精神所在。如何發掘和開發并系統地總結,使其上升到“文化”層次,形成農村信用社發展的精神支柱之一,此項工作整體上來說處于停滯不前或才起步。
4.黨組織在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發揮不充分
近年來,農村信用社系統建立了自己的黨建體系,大多縣級聯社以上都建立了黨委,各農村信用社成立了黨支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業務發展中得以充分顯現,但對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卻認識不足,更有甚者僅停留在形式、花架子的錯誤認識觀點上。
2 加快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立完善的措施和途徑
1、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要樹立企業精神理念
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就是企業精神。在員工中開展深入、系統的企業精神、企業理念認同度培育活動,發揮企業精神、企業理念的導向、凝聚、激勵作用,使廣大信合員工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2、以突出鮮明的個性特征為基點,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優勢
農村信用社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主要為“三農”服務,機構網點遍布城鄉,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經濟環境,不同的經營管理水平,情況千差萬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同人群的經營思想、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管理風格各不相同,從而形成的企業文化也就有很大差別。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如:海爾集團的服務理念:顧客永遠是對的。也就是說,顧客的需求是沒有錯的,那么,企業永遠都要為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不斷創新,這樣才能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為服務“三農”的農村信用社就要圍繞“農”字做文章,要把農戶利益放在首位,研究農戶的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手段,開發多種金融產品,滿足農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培育自身的客戶市場和黃金客戶群。同時,要在方式方法上突出自身個性特征進行創新和獨到的操作,把創新性和獨到性統一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
3、梳理完善制度 強化內部管理
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制度建設為基礎,把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貫穿于各項管理制度建設之中,依靠建立先進科學的經營管理制度保證企業文化的先進性和穩定性。要依據新的企業文化理念,認真清理、調整、完善、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堵塞規章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要進一步完善員工行為規范準則,嚴格規范和約束企業行為和員工行為,保證各項業務經營的安全、穩健發展。
4、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馬克思說過,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一方面,企業文化建設要緊緊依靠廣大信合員工的參與,要通過對員工的思想滲透、行為約束、環境影響、文化傳播來達到凝聚和提煉文化精髓的目的。另一方面,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果要歸信合員工共同享受,包括物質和精神成果,這既符合黨的十七大精神,也是農村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企業和全體員工在精神和物質層面實現共同富有,才能構建和諧信合。
5、注重內容的豐富性和形式的多樣性。企業文化既包括系統的文化教育設施、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優美的工作、生活環境,也包括企業在長期建設與發展中形成的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優良的傳統習慣、良好的風氣風貌和科學的管理方法等內容。農信社打造企業文化不能只局限于跟著黨政機關、上級部門的步伐走,更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要有預見性和開創性,不能只是被動“接受”上級的安排,要求什么才重視什么,搞短時間突擊,形式單一,內容枯燥, “一陣風”過后又恢復原狀,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農信社更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出有活力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以多手段、多形式豐富企業文化建設。
6、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與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相互融合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最根本的目的是促進農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地發展,并不意味著拋開制度管理和各種機制。沒有較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機制,農村信用社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企業文化則是一種無形的文化上的約束力量,形成一種規范和理念,來彌補規章制度和機制的不足。它在于把企業價值觀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和全過程,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去促進企業整體素質、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要充分運作激勵機制,企業文化管理的首要任務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其激勵方式有:目標激勵、參與激勵、強化激勵、領導者言行激勵。要充分運作紀律約束機制,要有明確的規范,落實上不走樣,將企業理念貫穿到制度、紀律與行為規范中。要充分運作凝聚機制。確立廣大職工認同的企業價值觀,確立企業目標,確立企業人際關系。達到實現職工與農村信用社的共同目標,使農村信用社不斷提高品位,提升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
7、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要致力于集體文化建設,增強員工愛社如家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有益活動,來加強干部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協作互助,營造和諧的氛圍,增強員工發揮團隊精神意識,提高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和競爭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