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峰
摘 要:配網指的是中低壓配電網,也叫配電網或電力配網。配網是城市的基礎設施,并且作為電力企業電能輸送的最后環節,其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配電網線路的運行維護管理水平關系到整個輸配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和電能的質量。基于此,本文從“大檢修”體系切入,主要闡述配網的運維管理工作,并從管理的現狀,配網線路的規劃設計、日常運維管理以及人員和技術設備管理等多個層面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大檢修 配網 運維管理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c)-0175-02
1 配網線路運維管理的現狀
1.1 配網運行維護成本高且維修力度小
配網建設完成以后,在運行中需要不斷人員不斷地進行監測和維修。從當前情況來看,配電網在運行中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是運行維護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是因為配電網本身的多面廣的特點,所以要對整個配電網進行運行監督控制,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另一個方面是在進行維修搶修過程中,由于采取的技術不當或者因為沒有加強平常的檢查,一旦配電網出現故障,維修起來難度很大,所需要的成本自然很高。其次是運行維修的安全隱患比較大。一方面是出于為居民正常用電考慮,為了盡量縮短停電斷電時間,有時候維修人員需要在帶電的情況下進行操作,也就是登桿帶電作業,實施帶電更換線路設施。另一方面在維修搶修中,由于技術設備上的問題,安全監測人員的疏忽,同樣給工作人員的維修工作帶去安全隱患。另外,目前對配電網的維修力度,或者監測力度比較小。比如不重視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排查結束后沒有進行研究分析,所以會導致配電網中一些隱藏較深的安全隱患被忽視。
1.2 配網技術設備沒有被積極使用
配電網的技術設備很多,涉及的領域廣泛。比如全天候的配電網實時監測系統,其中有跟蹤監測技術,定位技術和調配技術等。這些技術或者設備雖然已經相對比較先進,也已經被投入到具體的實踐管理中,不過他們的使用有效性卻還值得商榷。比如配電網的監測技術,有些配電網管理部門一方面是對這些技術使用得不熟練,技術上的能力還需要加強。另一方面是配電網的管理基礎比較薄弱,比如沒有利用信息技術形成一個有效的配電網信息化和數字化配電網網絡模型,又如一些地區還沒有完全建設配電自動化系統,配電網工作人員就無法清楚直觀地了解配電線路現場的運行情況,還會因為自動化程度不高安排人員去現場操作,不但使得運行的可靠性不強,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
1.3 配網運維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管理工作人員不但需要有強硬的專業技術支撐,還需要熟練地掌握各種技術手段,需要有一定的協調溝通能力,還需要責任心等綜合素質能力。基于配電網系統的繁多冗雜,其中涉及的人員之間也有較大的差異,比如某配電網系統部門中,雖然管理人員在數量上已經基本滿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但這些人中可能有的是從別的地區調過來的,對當地情況了解不是很清楚,有的可能剛從事工作不久,經驗比較少。另外,有的部門沒有相關的規章制度,沒有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有的管理人員如果缺乏責任心,缺乏對配電網管理的重視,就會在比如日常巡視、檢查維修以及工程規劃設計和驗收中心存僥幸,盲目輕視。
2 “大檢修”體系下加強配網線路運維管理的對策
2.1 加強日常運行維護管理
在“大檢修”體系下,首先各個生產單位要加強與電力管理部門的協作,制定規章制度規范化電力工作人員的日常操作行為,對維修現場進行實時地監督控制,加強檢查力度,特別要注意一些監控死角。比如尤其是在帶電作業的情況下,既要有技術上的保障,還需要每個業務人員加強警惕,認真嚴謹地對待維修工作,加強對自身安全的重視程度。同時也需要其他工作人員尤其是監督指導人員進行現場監督指導,避免出現不必要的作業事故。其次,在維修搶修現場,還要設立配電網故障應急措施或者設備,當值管理人員通過智能終端系統、通過各種數據庫信息先及時地對故障進行初步分析,然后快速安排檢修人員到故障現場進行勘察維修,并把情況上報給上級,在維修中,注意維修人員的安全。另外,為了降低配電網的運行成本,除了要從設備技術上完善,還可以在人員管理上來降低,比如盡量根據需求安排專業性強、業務能力強的人員進行日常巡視,合理安排輪班制度,通過制度來約束管理人員的運行管理工作等。
2.2 加強配電網的設備管理
首先,可以從常規設備建設上著手,比如全天候的管理監測技術,一方面是要把這種技術引入到配電網運行管理中并根據實際把這種監測技術運用到實處,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利用水平,因為不同崗位不同工作人員對技術的使用能力不盡相同,一旦在某工作人員當值的時候,由于缺乏專人的指導平時又用得很少或者使用不熟練,很可能導致在這個當值階段出現偶然事故。另外在搶修措施上,可以建立電網搶修指揮中心,制訂常見的高低壓故障“套餐化”搶修解決方案,并且強化PDA終端、車載3G視頻技術應用,形成故障搶修統一分析決策、全過程“套餐化”搶修、視化遠程監控指揮的標準化搶修模式,積極打造“搶修服務圈”。其次,可以根據需要對其他領域的設備進行改造優化。比如在架空路線的防雷設施上建設架空避雷線,目的是通過避雷線提高架空絕緣線路的防雷效果,比如建設架空屏蔽線,目的是為了防止在突然發生線路故障的時候出現突然跳閘的現象,比如在線路的大型支干上安裝支線重合器,目的是為了在支干線被雷擊以后,支線重合器可以有效規避另外一部分支線不發生故障等。
2.3 重視配電網的基礎管理
對配電網進行有效管理除了建設管理上的、技術設備管理上和運行維護管理上的,還有更多基礎的管理。比如對管理人員的管理,在這方面可以通過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電力人員的日常行為,提高人員的責任心和對配電網管理的重視程度。此外,由于電力人員的水平差異較大,所以需要定期地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培養上的培訓指導,提高電力人員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還要改善他們對工作的態度。當然,為了保障電力人員的業務安全,也是為了配電網的正常運行,需要對電力人員的日常巡視、檢查維修等進行實時地監控,一旦發現操作不規范的地方要及時地指正。除此以外,在往常的電力系統中,我們常常比較重視主網管理而忽視配網管理,所以配網在獲取基礎數據,對信息進行處理監控上比較不完善。基于此,可以設立以配網信息化系統為支撐,基層班組,技術組,以及配網調度的三級管理,以此來保證配網信息管理系統的完整準確性。
3 結語
配網具有涉及面廣泛、面積大的特征,加上其和接入用戶產生直接聯系,所以其重要性更加突出,必須要加強對配電網的運維管理工作。基于上文中所提到的管理上的問題,在“大檢修”體系下,有關電力企業需要綜合配電網各個業務范圍的情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強化對配電網建設規劃的管理,提高技術設備的水平和使用效率,嚴格管控配電網的運行和維護,通過完善電力人員管理、配網數據信息管理、停電管理等基礎管理,并通過自查,互查等方式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等提高整個配電網的安全性,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真正的便利,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 汪李忠,麻立群,孫通,等.提升電力配網管理水平的策略[J].管理,2016(11):40.
[2] 李靜.電力配網調度自動化思考與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9):1322.
[3] 趙志剛.加強電力配網管理措施分析[J].電子制作,2014(11):234-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