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詩玥
(華中師大一附中 湖北武漢 430223)
據統計,2017年,全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較2015年提升1.3pct;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全國平均霾日數27.5天,比2016年減少10.5天,比2013年減少19.4天。即便防霾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我們依舊應當認識到霧霾危害依舊存在,需要我們引起重視。
霧霾天氣發生之后,因為城市空氣質量降低,可見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會對公路、鐵路以及航班等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說在城市霧霾天氣時,各種車輛出現追尾的事故幾率變得更大,甚至還會出現道路臨時封閉、班機延誤等現象,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近年來我國氣候環境雖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霧霾天氣卻始終無法徹底根治,霧霾天氣產生之后,往往會改變某個特定區域的大氣環流,最終所造成的結果即是引起我國南部一些城市夏季溫度增加,同時北部地區城市干旱現象加劇等問題。
通常來說,霧霾天氣會造成日照不足,接近地表底層的紫外線進一步減弱,而空氣內的各種細菌不能夠通過紫外線得到很好的消毒處理,最終導致很多具備傳染性的細菌大規模繁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們患傳染病的概率,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影響[1]。
霧霾天氣發生之后,如果我們在沒有任何防范的情況下進入室外,空氣中的顆粒物必然會通過呼吸系統進入到肺泡囊、肺泡間質中,同時還會對我們的呼吸道黏膜帶來刺激與破壞,降低其自我防御功能,從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增大患肺癌的概率。
因為目前大部分汽車發動機依舊是消耗汽油能源,這些汽車在啟動與行駛時必然會造成大量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的排放,而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讓擁有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廢氣排放,對空氣帶來直接污染,導致霧霾天氣的發生。城市交通必須依靠車輛運行,對此建議應當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適當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數量,引入更多新能源公交車,從這方面來減少私家車的廢氣排放。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限行、限號,完善公交系統,建設地下公交線路等方式來降低廢氣排放帶來的空氣污染。
2017年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8.0%和4.9%;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SO2濃度也較2013年下降41.9%。“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基于此,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是盡快更新經濟發展理念,轉變過去那種僅僅強調經濟發展而不注重環境保護的理念,朝著生態、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保留綠水青山的前提下爭取“金山銀山”,從而真正實現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推進;其次,建議應當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從傳統的粗放型經濟轉變為生態經濟,構建資源節約、生態保護以及持續使用的現代化綠色經濟模式。
由于霧霾天氣對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和影響,作為新時代的公民我們應當主動樹立低碳環保意識。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時期,我國依舊屬于發展中國家,人均消費能力相對較低,但近年來各種電子產品、機動車以及一次性消費品越來越多,這些消費品對環境的污染也逐漸加大。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從自己做起,堅持低碳出行,樹立環保意識,必須要深刻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改掉曾經那些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和影響的行為,比如說亂扔垃圾、圖方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理性消費等,如果我們都能夠主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綠色出行、理智消費、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為霧霾危害的治理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霧霾的治理并非單純的是政府部門的職責,這直接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利益和身體健康。主動樹立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活動,這是每一個公民都必須要履行的責任與義務,對于一名學生來說,我們更應當堅持身體力行,為霧霾的治理付出自己的努力,比如說積極參與學校或者社區組織進行的關于霧霾或環境保護的知識競賽、演講活動等,讓更多的人了解霧霾的危害,了解如何有效防治霧霾,堅持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治霾實踐者”,又比如說可以在時間允許時主動參與各種治理霧霾的宣傳活動和志愿者行動,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的良好習慣,盡可能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用科學地方法為治霾獻計獻策[2]。
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空氣質量狀況有所改善。但近年來持續的霧霾天氣讓我們逐漸意識到,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主動樹立低碳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活動,同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法律規定,真正建設一個綠水青山的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