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根據《美國汽車新聞》的報道,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回復該媒體的郵件里證實,公司有意收購FCA旗下的Jeep品牌,并“已經與FCA聯系,試圖盡快開啟商談”。消息曝出后,長城股價上漲3%。
8月21日,長城汽車(HK2333)向港交所發布短暫停牌通告,其H股于8月22日9點開始停牌。其目的是為了“以待發出有關澄清新聞媒體報道的公告”。
還是8月21日,有媒體采訪了長城汽車發言人徐輝(他也是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報道稱,徐輝說:“我們對Jeep品牌十分感興趣,并且已經關注該品牌很長時間了。我們的戰略目標是希望成為全球最大的SUV制造商,與僅僅依靠自己的品牌相比,收購Jeep這種全球性SUV品牌,我們將會更快更好地實現目標。”徐輝表示:“長城有著良好的盈利紀錄,我們已在香港和內地上市,不僅可以利用累積的利潤,同樣可以利用我們在資本市場的渠道促成收購交易。”
出人預料的是,就是在8月21日晚上FCA發出了辟謠聲明,明確表示并未與長城汽車公司接洽過收購Jeep以及其他與其業務有關的事項。
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動作,表態,在網友中產生了巨大爭議。一份網絡調查顯示82.5%的被訪網友紛紛表示“看不懂”!
有網友說,很奇怪啊,既然長城汽車還沒有跟FCA談,為什么要自己跳出來表態呢?這不是抬高對方的市值嗎?FCA最近自己炒了一番,股價從8月11日收盤的11.61美元/股,最高沖到過12.78美元/股。但到上周五,已經漸漸跌回了12,57美元/股。本來有可能還會跌下去,結果8月21日的消息又把股價推高到了13.44美元/股,增幅達6.9%。這意味著如果收購真的開談了,那中國企業得白白多拿出近10億美元甚至更多,來應對FCA的市值變化。長城汽車這也太土豪了吧。
有網友評論說,如果長城汽車是真的要收購Jeep的話,這個套路完全不對啊。做買賣就得會討價還價。大家都能看得出FCA此前炒作的用意是要抬高自己身價。長城汽車應該冷處理,把FCA股價壓下來,自己豈不有利?現在倒好,這邊話說出去了,那邊股價又上去了,而且FCA還辟謠了。太尷尬了。
還有網友表示擔憂,被媒體點了名的其他三家——東風、廣汽、吉利都辟謠了。但是,辟謠不代表他們沒有收購FCA的想法。他們的辟謠,可能是一種收購策略,是要打壓FCA被炒起來的股價。長城汽車自己跳出來表態,讓FCA的市值又漲上去,吃虧的最后還是中國企業。這種自相殘殺,結局慘烈的海外并購難道又要在FCA身上重演了7
另外,也有網友在質疑,作為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應該規范。現在雙方都說沒有進行過正式商談,那長城汽車明確表明收購意圖合適嗎?退一步說,既然長城汽車的董秘可以通過媒體爆料,為什么不能事前正式發布公告,讓股民知道呢?這樣披露信息是不是太不規范了,是不是對股民太不負責了?要知道,這么重大的收購決策,是不應該用這種萬式披露的。而且,現在大家聽到的有關信息都是媒體,網友傳來傳去的東西。長城汽車雖然暫時停牌,但到現在一沒發公告,二沒做官萬發言這么任由別人去說,去猜,很不好。
網友們的這些意見其實代表了很多人的疑問。對此,我們不予置評。
不過,8月22日網上流傳了一幅H5長圖讀起來就別有一番味道了——“歡迎Jeep與我們共圓中國SUV夢”。
“這語氣是志在必得,還是已經談妥?或者,僅僅是個美好的想象?長城汽車究竟要釋放什么信號呢?”有網友發問道。
就網友提出的這些質疑,爭議,國泰君安證券汽車行業資深研究員張欣從更專業的角度給予了剖析。
他認為,長城汽車的這次表態,有點像是一種購買策略,不過,這一策略的代價和效果不好說。在并購領域,一些不被賣家看好的買主,通過積極發聲,開出更誘人的條件等來獲取賣家更大的關注,直至獲邀參與并購談判。一旦啟動談判,他們再跟賣家慢慢磨,爭取更好的條件。長城汽車可能就是這么個思路。
張欣表示,8月21日,長城汽車表態的時間很關鍵。證券市場有關于重大事項和并購事宜的公告要求。如果徐輝是在下午3點之前(當天收市)接受采訪,那就是違規。如果是在收市之后,就沒有政策法律上的問題。因為,第二天長城汽車就停牌了。我認為,他們不會犯這個低級錯誤的。但他們選這個時間對外表態,說明這是經過高層討論過,意圖很明顯。
“問題是,不是誰唱高調,FCA就一定會賣給誰。”張欣說。首先,FCA雖然要打包出售一系列品牌,但不是一賣了之。他們的投資人和管理層會非常希望選一個有資金實力,有技術潛力,有國際管理能力的買家他們是想讓這些品牌活起來的。長城汽車有沒有被他們看上,不好說。盡管他們之間可能已經有過接觸和交流,但至少8月21日FCA公告辟謠了。
其次,FCA要賣的不僅僅是Jeep品牌長城汽車的意愿集中在Jeep上,其他品牌怎么辦?雖然并購談判時,買方可以把不想要的品牌拿出去,但那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會是高昂的代價。
第三,收購價格是要參考股價和市值的。如果是整體收購,比市值低肯定不會被FCA的投資者接受。如果是分品牌收購,那么,單個品牌的單獨議價又會比較貴,顯得不值。無論怎么收購,誰收購,當然都會希望市值越低越好。現在這個局面有點尷尬只好等股價慢慢降了。
長城汽車把自己架上去了,下一步會怎么走?
FCA會怎么出牌?
被抬起來的價碼,會進一步漲上去還是會漸漸回落?
還會不會有別的變數?
我們只能拭目以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