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洋

從導演英達之子到VHL(俄羅斯超級冰球聯賽)職業球手,“英如鏑”這個名字如今更多地與“中國冰球”聯系在一起。“我最近一直忙著比賽,沒太關注冬奧會”——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20歲的英如鏑剛參加完2018年國際冰聯男子U20丙級世錦賽。去年在該項賽事上,中國隊員在賽場事故時清唱國歌,引發國人點贊。作為中國U20冰球隊隊長,英如鏑今年又帶領中國隊獲得該項賽事銀牌。雖然中國冰球這次無緣平昌,但以英如鏑為代表的中國冰球新生代正為2022年北京冬奧蓄力。
環球時報:能介紹一下剛結束的U20世錦賽嗎?中國隊表現如何?
英如鏑:這次U20比賽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尤其一開始兩場,球隊配合和團隊精神一上來都有些缺乏。從第三場開始慢慢調整過來,成績也跟著上升,最后取得第二名。
環球時報:去年U20比賽時清唱國歌,很多中國人為此點贊。今年比賽還有類似事件嗎?
英如鏑:今年沒有什么類似的啦(笑),但是去年確實因為唱國歌受到很多關注。我覺得如果能因為這個事讓更多人認識并接觸冰球這項運動,也挺好。
環球時報:這賽季為何選擇從KHL來到更低級別的VHL聯賽?
英如鏑:之前在KHL(大陸冰球聯賽),我作為一個很年輕的球員沒有得到很多上場機會,只練習技術。但這賽季為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征戰VHL,我獲得很多比賽經驗。昆侖鴻星作為新建立的一支隊伍,表現也相當不錯。
環球時報:去年6月中國隊在加拿大選拔華裔球員,可接納歸化球員代表中國隊參加國際比賽。這些華裔球員對中國隊冰球水平提高,作用到底有多大?
英如鏑:北美的華裔球員都成長于專業冰球系統內,受到的教育和培養都很專業。他們來到中國,肯定會提高整個中國冰球的水平。在我看來,本土培養和吸納歸化球員兩者都重要。以后的國家隊中,本土球員和海外球員肯定都會有。
今年KHL聯賽也新加盟不少華裔選手,他們的表現很不錯,畢竟大部分人都是很有經驗的職業球員,都在世界各地打了很多年職業聯賽。很期待未來有一天可以和他們為中國隊并肩出戰。
環球時報:你認為中國冰球發展難在哪?英如鏑:首先在很多中國家長眼中,讓孩子打冰球只是一個愛好,沒有別的用處,因為在中國打冰球的出路太少。很多中國家長在面臨冰球和學業的雙重壓力下,都會選擇放棄冰球。其實現在我們國家打冰球的孩子很多,但大部分都在高考前因學習壓力而放棄。而在北美,很多孩子可以靠冰球水平被大學錄取,甚至得到獎學金。其次,在中國懂冰球的人太少,KHL和VHL的很多比賽都沒有什么觀眾。只有冰球在中國的整體關注度上升,才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環球時報:除了美加及歐洲勁旅,中國冰球似乎在亞洲也處于落后地位——去年2月的札幌亞冬會,中國男子冰球隊均大比分輸給日韓和哈薩克斯坦。在你看來,中國冰球離世界強隊還有多大距離?
英如鏑:說實話還是有一些差距。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我們會努力提高中國冰球的水平,備戰2022年冬奧會。▲
環球時報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