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張清淼


一向平靜的南澳鋼鐵工業鎮Whyalla近日突然成為澳大利亞各大主流媒體報道的焦點。南澳州長杰伊·韋瑟里爾驅車400公里前來,中國新能源巨頭北控清潔能源集團的執行總裁王野,更是從北京飛行1萬多公里出現在這一有些偏遠的小鎮。他們都是為了同一件事——由追日澳大利亞公司(SSEAustralia)開發建設、中國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投資的南澳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一期工程正式竣工。這是南澳第一個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也是華人新能源公司在澳大利亞開發建設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跟蹤澳大利亞能源市場多年的王野,接受《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采訪,談起布局投資澳洲能源市場的經驗。
王野告訴記者,位于Whyalla的南澳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是北控清潔能源進入澳大利亞的第一個光伏項目。王野最早是研究核電的專家,作為中國第一批赴法國培訓的核電專家,他還參與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談及澳大利亞新能源市場,王野眼中充滿期待。他表示,澳大利亞電力結構一般,基礎建設也是差強人意,該國一直面臨電力短缺難題。
2016年11月,澳大利亞政府正式批準關于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預期,到2030年,澳大利亞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比2005年水平降低26%到28%,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將成為20國集團內減排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王野認為,隨著燃煤電站和燃氣電站的逐漸關停,本就捉襟見肘的澳大利亞能源供給的缺口必然會越來越大,而這些缺口也必然需要由可再生能源予以填補。澳大利亞陽光充沛,土地廣袤,空氣純凈,是光伏發電的理想場所,因此光伏市場在澳大利亞的潛力巨大。根據澳大利亞政府公布的計劃,到2020年,澳大利亞1/4的電力將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此外,王野還對儲能產業給予非常大的厚望。他表示,以風電和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由于天生的發電功率不穩定給電網造成巨大壓力,在調峰調頻方式缺乏的情況下,火電機組就成了最主要的調頻電源。而燃煤電站逐漸關停會讓這種調頻方式能力變弱,光伏或者風電加儲能的方案則是解決問題的大勢所趨。
儲能還可以為新能源帶來更多的利潤回報。王野舉例稱,澳大利亞施行實時電力價格政策,以24小時為周期,以5分鐘為時間節點滾動實現電力供需平衡。王野說,他們已經對澳大利亞的實時電價追蹤了一年多,例如南澳某一天的谷底電價是12澳分每千瓦時,而峰值電價可以達到30多澳分每千瓦時,這中間的差價可以達到20多澳分,而這20多澳分就是儲能所可以帶來的盈利空間。澳大利亞的這種實時電價的政策,對于儲能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市場。
當然,在澳大利亞投資能源,也面臨很強勁的競爭對手,北控清潔能源就迎頭趕上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特斯拉。法新社報道稱,特斯拉計劃在澳大利亞建設全球最大虛擬發電廠。早在2017年11月,特斯拉在南澳投建的儲能電池陣列就開始向電網輸送電力,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電網級儲能項目。2017年12月,位于南澳的一座燃煤發電廠意外跳閘。然而特斯拉這一儲能電池陣列在燃煤發電廠跳閘瞬間,在破紀錄的140毫秒響應時間內向電網輸送了100兆瓦的電力。而如果按照原先傳統發電站的輸送速度的話,需要30分鐘到一個小時才能恢復電力供應。
對于特斯拉這一破紀錄的響應速度,王野表示,目前中國的標準是200毫秒以內,而北控清潔能源已經把這一響應速度做到了100毫秒以內。他認為,特斯拉140毫秒的響應速度其實并不算快。
對于清潔能源及儲能行業在澳大利亞的風險,王野表示,對于短期和中期而言,并沒有看到清潔能源和儲能發展的太大瓶頸。不過在長期看來,澳大利亞的人口基數不大,隨著清潔能源電站的逐漸增多,電力需求會慢慢得到滿足,因此他們也會不斷做評估,屆時投資也會更加謹慎。
當然,投資澳洲也需要為當地帶來回饋。王野表示,除了核心技術團隊外,非核心工程作業、勞工、設備等均會從當地聘請,為當地創造就業,也為當地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王野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新能源企業“走出去”也將更加順風順水。他相信中國企業會在澳大利亞的清潔能源及儲能市場大有作為。▲
環球時報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