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在社會整個大的供應鏈網絡里,企業如何與供應鏈、客戶、物流商等連接起來,是“互聯”的企業軟件應用的下一站。
新華文軒是中國第一家按照上市公司標準組建的股份制出版發行企業,也是最近幾年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雙11”圖書類日銷售第一名的大企業。
因為圖書電商的迅速普及,國內的出版發行企業在業務流程、業務管理上亟需變革:圖書的生命周期縮短,更趨近于快消品,產品更新速度特別快,這要求出版發行企業的系統運行速度要比較快;圖書的品種數量龐大,庫存量巨大,多渠道銷售且渠道要求各異時,尤其要求出版發行企業有高性能的倉庫管理系統。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新華文軒就開始了信息化建設,到目前為止,新華文軒已經擁有包括財務系統和供應鏈系統等在內的20多套系統。但是在新的競爭環境下,業務量的擴大和系統逐漸落后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原來的系統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需要。新華文軒開始尋找新的更好的產品來替換他們現有的系統,以滿足公司物流戰略的規劃,以及對未來物流平臺的建設需求。
與Infor的合作契機就是這樣產生的。后者是全球第三大企業級應用軟件及服務供應商,細分行業、貼近應用的行業專屬應用軟件產品及套件,是它的競爭優勢,它也是ERP廠商中最早一批開展云化工作的,早在七八年前就已開始相應的研發。在綜合了各方面情況的考慮下,新華文軒最終選擇了Infor 的SCE系統(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應鏈管理系統)。
的確,與傳統的ERP軟件部署模式相比,采用云解決方案能夠減少企業大量一次性的軟硬件投入,從而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業務創新方面。而云帶來的靈活性,也能夠更好地支持企業的業務創新和定制化生產。
從企業“內”走向“外”
“企業上云已是大勢所趨。”Infor公司全球制造執行副總裁 John Flavin 表示,“非常重視制造業”,而正在轉型“智能制造”的中國,是一個讓他們感到“非常激動的市場”,目前正成為Infor在北亞甚至全球的一個增長引擎,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全球的其他地方。
Infor在中國國內的行業用戶“上云”的情況,跟在美國有一些明顯區別,比如私有云的模式更多一些,以企業自建或者托管的形式來做。 Flavin介紹,以Infor在倉儲物流領域的客戶情況來看,這是他們在中國最大的一塊業務,現在很多這種大的倉儲或者是用到物流的企業,他們都在用Infor的軟件,比如華為、中興。
另一方面,Infor相信企業軟件應用的未來是屬于“互聯的公司”的。這種“互聯”,首先是企業內部的設備、管理系統的打通,但光有內部的打通是不夠的,在社會整個的供應鏈網絡里,企業的這個點怎么跟它的供應鏈、客戶、物流商等連接起來,這是“互聯”的企業軟件應用的下一站。
“由一家公司負責產品的所有方面,從采購到生產、運輸直至銷售點的日子一去不返了;現在的商務需要供應商、生產、第三方物流和金融企業參與的擴展網絡,但是,公司所采用的軟件已不適應這種商業模式。”在Infor公司CEO Charles Phillips看來,這是他們收購GT Nexus的原因,通過把GT Nexus商務網絡的核心功能置入到Infor CloudSuite行業套件中,推出Networked CloudSuites,希望改變ERP行業的現狀。
把Infor CloudSuite的功能擴展到企業應用之外,從原來的主要針對企業內部,比如HCM(人力資源管理)、CRM(客戶關系管理)或其他一些邊緣應用程序,拓展到為企業提供一個完整的與業務應用程序緊密相關的套件,包括:物流網絡,現場出貨追蹤、海運訂艙、第三方物流服務和海運集裝箱追蹤;供應商網絡,訂單發布和確認、提前發貨通知(ASN)和發票;金融網絡,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網絡平臺——社區基本原則和協作問題管理。
GT Nexus是一個構建在云端的多企業ERP,2015年Infor宣布以6.75億美元將其收購。這個平臺把企業與供應商、客戶和物流服務提供商,通過云平臺都聯系在了一起。以陶氏化學為例,由于其業務遍布全球,僅物流服務提供商就多達1600個。通過采用物聯網技術,其在產品上添加了GPS標簽,這樣就可以知道每個產品的流向。通過使用GT Nexus,實現對航空、鐵路、海運等各種運輸方式的統一管理,并且實現了供應鏈的持續可視化。
說到企業上云,與國外公有云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現狀不同,中國國內很多企業,尤其是IT資產部署比較重的企業客戶,比如交通、能源、金融等對數據、安全比較敏感的行業客戶,他們更傾向于建設私有云。
這也是從2015年1月在中國推出Infor CloudSuite之后,Infor公司被中國企業客戶和相關行業媒體問到最多的問題:客戶業務上云的動力在哪里?云端部署真的比就地部署(On-Premise)模式成本更低嗎?相較于上云帶來的便捷、便利,公有云的云端模式能將數據安全的顧慮降到足夠低嗎?新的系統如何與企業原有的IT信息化系統融合工作,要知道修改好幾年前的陳舊代碼是件非常困難的事,需要改變底層架構等。
Infor公司高層表示,雖然他們在中國的企業客戶的大量應用還是跑在就地部署模式系統之上,但新客戶和新應用對云的青睞程度則高得多。另外,Infor的產品架構完全支持企業客戶在類似私有云的環境下——自建系統內、自己的數據環境下——開展業務管理。
此外,Infor公司已經在推進中國落地公有云合作合伙,為此已經研究了數年,也已接洽了中國電信這樣的運營商。Flavin介紹,如能促成與中國公有云供應商的合作,屆時接入Infor云端產品的成本將有望“大大降低”。到目前為止,AWS一直是Infor云業務的全球戰略合作伙伴,Infor自己不建數據中心,需要云服務時,其各種應用都跑在AWS平臺上。endprint
Flavin介紹,考慮到倉儲、供應鏈等等這些都是企業“戰略級別”的應用,應該說有半數甚至以上的客戶此前都不是使用Infor系統的,如果新采用Infor的產品,新舊系統之間既可以兼容,也可以由Infor幫助進行遷移。此外,Infor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聯網的ERP系統,即Networked CloudSuites,可以把其他的ERP系統與Infor的系統連接起來,以上三種不同的方案,企業客戶都可以選擇。
探索ERP軟件的未來
“Coleman,ACME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是多少?”“Coleman,這個客戶的下一個最佳報價是什么?”“Coleman,今年西北地區每月的銷售額是多少?”……
像在手機或者Pad上跟Siri聊天一樣,以后在具備語音交互功能的智能硬件上,通過Coleman,公司員工也可以隨時處理自己的企業業務。2017年下半年,Infor發布了企業級行業專用人工智能(AI)平臺——Coleman。
根據Infor的官方介紹,Coleman在Infor CloudSuite中處理海量數據,自動搜索和收集函數,能夠承擔一個用戶每周20%的工作量,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Coleman與用戶的對話界面,可以呈現在社交協作平臺Infor Ming.le上,或者在合成會話用戶界面中。
Infor行業及解決方案戰略副總裁Andrew Kinder介紹,Coleman相當于一個“數字助手”,這個產品是基于亞馬遜的Alexa語音助手的,現在是英語版本,今后必然會支持所有語言。除了語音的交互,用戶也可以用文字和Coleman互動,因為Coleman這個助手是能夠支持“自然對話式的交互”。
在Infor公司的設想里, Coleman是他們對ERP軟件未來的探索,沒有任何的界面,只有最自然的對話式的交流,這是人和軟件(包括企業軟件應用)最自然的交互。
目前Infor展示的Coleman主要能力還是一些簡單信息的查詢,Coleman真正的目標還是通過交互的方式幫助用戶去找到相應的需求信息,背后依賴的是Infor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上的功能。Andrew舉例介紹,用戶可以提問說“Coleman,你幫我找出過去一年來我所有訂單中訂單量最大的前20%”,它會幫用戶把這個數據抓取出來,生成一個很直觀、漂亮的圖表展示給用戶。
Infor公司CEO Charles Phillips表示,Infor花了很多年的時間讓流程遵循明確的規則實現自動化,例如會計和制造流程。他們現在利用機器學習技術,訪問大量的數據,幫助用戶處理好復雜決策、對話和預測等非結構化的流程。Coleman這個數字助手只是他們這些嘗試的一種呈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