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鄭燕萍+孫偉明
摘 要:動力電池是目前電動汽車重要的動力源,電池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動力電池的種類、管理系統、SOC的估算以及電池的均衡等,這些一直都是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本文從動力電池的關鍵技術方面系統的闡述電池的研究現狀,為新能源電池的進一步發(fā)展研究提供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動力電池;關鍵技術;研究現狀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4.041
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汽車保有量一路攀升,無疑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時,也給能源和環(huán)境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1]。大力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加快交通能源轉型是實現汽車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而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重要的動力源,因此對電池關鍵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所以本文系統的闡述了目前對動力電池種類、管理系統、SOC的估算以及電池均衡的研究現狀并進行歸納總結,為新能源電池進一步的發(fā)展研究提供的理論基礎。
1 動力電池的研究現狀
電動汽車運行工況復雜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動力性、續(xù)駛里程和經濟性。因此,動力電池必須具備較高的電壓、比功率、比能量和循環(huán)使用次數。目前研究較多的動力電池包括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如表1為常見動力電池性能參數的對比。為了方便比較,表中數據均取均值。
由表1可知,與其它三種動力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單體額定電壓,能夠減小電池的焦耳能量損失;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和比功率,使得裝有鋰離子的電動汽車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具有更高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使得裝有同質量和體積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續(xù)駛里程;具有較高的循環(huán)使用次數,能彌補由于價格高帶來的成本問題,使得經濟性較好。綜合上述,鋰離子電池更適合作為需要一定動力性、續(xù)駛里程和經濟性的電動汽車的動力源。
2 電池管理系統的研究現狀
為了適應各國政府對新能源產業(yè)的扶持和新能源汽車自身的蓬勃發(fā)展,BMS的發(fā)展一方面適逢機遇,另一方面面臨挑戰(zhàn)。目前對BMS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1)整車廠與其它企業(yè)合作研發(fā);(2)動力電池零部件廠配合整車廠要求研發(fā);(3)第三方企業(yè)為整車廠提供BMS方案;(4)高校在項目支持下獨立或校企合作研發(fā)。不管是哪種模式,最終研發(fā)目標都是應用到實際的電動汽車上。
國外比較早就開始研究電動汽車,且剛開始就比較重視BMS的研究。經過政府和各大企業(yè)幾十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BMS產品。來自美、日、韓、德國家的SK、DENSO、Preh、LG Chem、Toyota、Bosch、Telsa等企業(yè)已經占據了BMS領域的半壁江山。中國開始研究BMS的時間較晚,在市場占有率上比不上美、日、韓、德。但在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的努力推動和企業(yè)的積極進取下,后發(fā)優(yōu)勢非常明顯。通過校企互助,北京交通大學攜手惠州億能電子開發(fā)的BMS成功應用在2008年北京奧運的純電動大巴上;哈爾濱冠拓依靠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己成功將BMS系統應用在眾泰電動車一些車型上;安徽力高新能源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產品己用于深圳市223路混動公交車上。一大批像比亞迪、寧德新能源、億能電子、杰能動力的這樣的優(yōu)質企業(yè)已經在全球嶄露頭角。
目前,國內在BMS的功能和某些性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和國外頂尖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特別是數據采集的可靠性、SOC的估算精度、均衡技術和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BMS仍然是我國電動汽車發(fā)展的一塊短板。
3 電池SOC估算的研究現狀
電池SOC的估算主要分為兩個方向:(1)基于電池內部電化學反應來估算電池的SOC;(2)基于外特性參數來估算電池的SOC。考慮到電池的電化學反應一般比較復雜,而電池的外特性參數較易測定,因此目前對電池SOC估算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特性參數估算電池SOC上。
利用外特性參數估算電池SOC的方法主要有安時法、開路電壓法、內阻法、負載電壓法、神經網絡法和卡爾曼濾波法。安時法比較簡單,但存在積累誤差,適用于恒流工況或與其他估算方法聯合使用;開路電壓法也比較簡單,但需要電池靜置至穩(wěn)定才可使用,適用于簡寫和長時間靜置的工況;內阻法預測極值時精度較高,但內阻和SOC關系不穩(wěn)定,所受影響因素多,很少使用;內載電壓法比較簡單,但僅限用于實驗室,適用于電壓的測量;神經網絡法估算準確,但需要龐大的數據做基礎,主要依賴經驗,適用于變電流工況;卡爾曼濾波法估算準確,對SOC初值要求不高,但對模型依懶性強,適用于電流變化較快的工況。
針對各種估算方法的優(yōu)缺點,許多研究員提出了各自的估算方法。例如蔡信等人在對電池荷電狀態(tài)的影響因素歸納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反向傳播神經網絡的動力電池荷電狀態(tài)的估計方法,且估計值與輸出值之間誤差最大值為4%[2];又如劉艷莉等人以二階RC等效電路模型為基礎,運用有限差分卡爾曼濾波算法對電池荷電狀態(tài)進行估計,結果表明在估算過程中,該方法能很好的保證估算的精度[3]。
在眾多研究員的努力下,SOC的估算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鑒于電池SOC對于BMS和整車策略的重要性,在準確性、實時性和實用性方面對SOC更進一步研究仍然存在必要。
4 電池均衡的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外對電池均衡的研究比較多,主要分為兩個方向:(1)基于電池內部化學反應來實現均衡;(2)基于電池外部電路連接來實現均衡[4]。鑒于電池化學反應復雜,而外部電路連接稍微簡便,所以現階段對外部電路連接的方式研究較多。電路外部連接方式的均衡主要包括能量耗散型(被動均衡)和能量轉移型(主動均衡)。
能耗型均衡是利用電阻直接消耗電池組中的不均衡電量,從而使得電池組均衡的方法。該方法主要用于電池組充電的時候,當檢測到單體電池達到均衡條件時,整體閉合開關組或者根據需要閉合某一個
開關,從而達到充電均衡的目的。由于電阻分流放熱,一般需要散熱,且能量損耗比較大,但成本較低,是目前的主流均衡電路拓撲。而能量轉移型均衡主要是指以非能耗元件作為中轉元器件,通過開關選通使電量在電池之間進行轉移。目前能量轉移型均衡按均衡器件的不同主要分為:電容均衡、電感均衡、變壓器均衡及組合均衡。電容均衡電量的轉移依賴均衡電池與被均衡電池間的電壓差,電壓差較大時,電量轉移較容易,但均衡電池與被均衡電池間的端電壓差值通常較低,電量難以甚至不能通過電容從均衡電池向被均衡電池轉移;電感均衡電量的轉移依賴電感上通過的電流,即使均衡電池與被均衡電池間的端電壓差值較低,也能實現電量轉移,因此與電容均衡相比,其電量轉移能力較強,并且均衡電路控制簡單;變壓器均衡是通過變壓器讓次級繞組的電壓成倍增加,使得均衡電池與被均衡電池之間形成較大電壓差,實現電量的轉移,但變壓器存在漏磁現象,且控制較難,難以實現;組合均衡能同時利用多種元器件同時均衡,均衡速度快,效率高,但控制較難,成本較高。
如表2所示,為各種均衡拓撲方案的對比,電阻耗散型因其控制容易,成本低等優(yōu)點目前被廣泛使用;電感非能耗型因其均衡較快、能量損失相對較少,成本較低,成為研究的重點。
5 總結
我國對動力電池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BMS仍然是我國電動汽車發(fā)展的一塊短板;在電池SOC的估算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特性參數上;在電池均衡的研究方面,現階段仍多采用基于電池外部電路連接來實現均衡。
參考文獻:
[1]龍曦,朱禹等.淺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應用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7(20).
[2]蔡信,李波等.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動力電池SOC估計研究[J]. 機電工程,2015(01):128-132
[3]劉艷莉,戴勝等.基于有限差分擴展卡爾曼濾波的鋰離子電池SOC估計[J].電工技術學報,2014(01):221-228
[4]邱斌斌,王智弘等.電池組用荷電狀態(tài)均衡充電模糊控制策略[J].電源學報,2015,13(02):113-120.
作者簡介: 郭強(1991-),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車電池。endprint